婁素艷
分析15例老年肺結核患者誤診的原因
婁素艷
目的分析老年肺結核患者誤診的原因, 提高臨床醫生對老年肺結核病的認識, 盡量減少誤診。方法15例結核病防治所誤診的老年肺結核患者, 對其誤診的原因進行分析。結果15例誤診的老年肺結核患者中, 有8例誤診為細菌性肺炎, 有2例誤診為陳舊性肺結核, 5例誤診為肺癌, 這15例患者均首次就診于非結核專科醫院, 均進行了胸部X線胸片檢查, 7例未做結核菌素實驗檢查, 占46.7%, 8例未做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 占53.3%, 15例均未做結核病的相關輔助檢查如血沉﹑結核抗體,聚合酶鏈反應﹑腺苷脫氨酶等。結論由于老年肺結核病臨床癥狀不典型, 加上輔助檢查不全, 非常容易誤診, 臨床醫生應充分認識老年肺結核這一疾病, 對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誤診不容忽視。
老年人;肺結核;誤診
我國屬于肺結核高疫情的國家 , 據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檢測報告估算, 全國約有500萬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每年死于結核病者達20萬人[1]。我國肺結核發病率較高,以青壯年為主, 兒童和老年次之, 但是近幾年來老年肺結核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這主要由于老年人細胞免疫功能低下, 有糖尿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合并癥, 易并發肺結核[2], 由于老年肺結核患者缺乏肺結核的典型臨床表現,輔助檢查易出現假陰性, 導致誤診, 作者通過對本文15例老年肺結核患者誤診的原因進行分析, 希望對臨床醫師有所幫助, 減少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誤診率, 對老年肺結核患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提高治愈率。
1.1 一般資料 2009~2014年本所共收治肺結核患者1503例, 其中老年肺結核患者306例, 就診的老年肺結核患者中誤診的老年肺結核患者, 共計15例, 其中男8例, 占53.3%,女7例, 占46.7%, 年齡均>60歲, 這15例患者依據臨床癥狀及肺結核相關檢查, 確診為肺結核, 并通過規范化抗結核治療, 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復查X線胸片病灶吸收, 符合肺結核的診斷。
1.1.1 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 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有7例, 占46.7%, 咯血或血痰2例, 占13.3%, 發熱1例, 占6.7%,胸痛3例, 占20.0%, 乏力4例, 占26.7%, 盜汗1例, 占6.7%。白細胞增高或正常值上線1例, 痰抗酸桿菌陽性4例, 結核菌素實驗陽性5例, 其中強陽性1例。
1.1.2 影像學特征 15例均攝胸正位片, 9例行胸部CT檢查。病灶位于右肺上葉3例, 右肺中葉4例, 位于雙肺的5例,位于左肺中下葉的3例, 它們的主要影像學表現分別是:8例表現為肺炎型﹑5例表現為團塊型, 2例表現為結節型。
1.2 方法 15例結核病防治所誤診的老年肺結核患者, 對其誤診的原因進行分析。
1.3 判斷標準
1.3.1 確診判斷標準 肺結核診斷的金標準是痰中查到結核桿菌。
1.3.2 誤診判斷標準 就診延遲: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癥狀到就診時間超過3周。確診延遲:患者就診到確診為結核病時間超過2周。
15例誤診的老年肺結核患者中, 有8例誤診為細菌性肺炎, 有2例誤診為陳舊性肺結核, 5例誤診為肺癌, 這15例患者均首次就診于非結核專科醫院, 均進行了胸部X線胸片檢查, 7例未做結核菌素實驗檢查, 占46.7%, 8例未做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 占53.3%, 15例均未做結核病的相關輔助檢查如血沉﹑結核抗體, 聚合酶鏈反應﹑腺苷脫氨酶等。就診延遲患者共6例, 占40%。確診延遲患者共9例占60%。見表1, 表2。
老年患者誤診率較高, 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 身體內部的細胞﹑組織和器官以及各功能系統都發生自然老化, 新陳代謝變得緩慢, 免疫功能逐漸下降, 各種疾病明顯增多, 部分患者存在一種或多種基礎疾病, 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血管疾病等, 直接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 很多患者只關注于這些常見原發疾病的治療, 忽視了結核病的就診, 因此導致誤診誤治[3]。就診延遲和確診延遲是老年肺結核患者誤診的兩大主要原因, 就診延遲的主要原因是自認為病情輕和經濟困難, 確診延遲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主訴表達不準確, 臨床癥狀不典型, 結核菌素反應多為陰性, X線胸片表現不典型, 痰質量不達標, 不配合做相關輔助檢查等。
15例患者均就診于非結核專科醫院, 鄉鎮級醫院誤診率較高, 鄉村醫生缺乏結核病知識, 不能將可疑肺結核患者及時轉診到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 對結核病的發現不夠重視。綜合醫院對于有呼吸系統癥狀的患者往往僅行胸部X線檢查, 忽視痰涂片找抗酸桿菌及其他相關檢查, 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 思路相對狹隘, 醫療條件有限, 常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經驗性診斷疾病, 忽視X線等輔助檢查, 容易診斷為呼吸系統常見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減少誤診提高診斷水平的幾點體會如下。
3.1 高度重視:加強對綜合醫院醫務人員的結核病相關知識培訓, 綜合醫院是發現結核病患者的重要來源, 當患者有咳嗽咳痰>2周或咳血﹑血痰或低熱﹑乏力﹑胸痛等肺結核可疑癥狀, 白細胞(WBC)正常范圍, 應常規性做胸部X線檢查, 痰涂片找抗酸桿菌, 結核抗體, 結核菌素(PPD)試驗, 血沉等輔助檢查, 要提高這部分患者的定診和規范化管理, 還需要各級醫療機構醫生對患者做好宣傳教育, 及時轉診, 對肺結核可疑癥狀者轉往結核病專科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治, 最大限度地減少肺結核患者的誤診。
3.2 結核病科普知識宣傳不到位, 基本常識缺乏也是患者誤診的主要原因, 由于患者缺乏對肺結核病的認識, 患者出現長期咳嗽﹑咳痰癥狀時, 首先考慮患了呼吸系統常見病,就診于綜合醫院﹑私人診所或社區醫院, 而不去就診于結核防治機構。大力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 可大大提高可疑肺結核患者的就診率, 減少肺結核患者的就診延遲情況。防癆宣傳是結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對不同人群對象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 通過各種方式對不同人群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 提高群眾自我防護意識[4]。
[1]馬嶼.重視老年人肺結核問題.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1998, 17(6): 323-324.
[2]張敦熔. 現代結核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0:122-123.
[3]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1, 24(2):70-74.
[4]李偉, 王立, 高文慧, 等. 北京市朝陽區外來人口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分析.中國防癆雜志, 2010, 32(2):85-8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063
2015-08-25]
125000 遼寧省葫蘆島市結核病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