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鼻腔沖洗在急、慢性鼻竇炎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楊蕾
目的觀察鼻腔沖洗在急﹑慢性鼻竇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36例急﹑慢性鼻竇炎患者給予鼻腔沖洗治療, 對治療前后的效果進行評估。結果急性鼻竇炎患者治療后CT診斷數據與治療前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慢性鼻竇炎患者在治療后CT診斷的各項數據與治療前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鼻腔沖洗, 能夠有效治療急﹑慢性鼻竇炎患者, 緩解患者的痛苦, 而且簡單便捷,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鼻腔沖洗;急﹑慢性鼻竇炎;療效
在臨床上, 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是兩種常見的多發病, 特別是中國北方地區, 由于氣候過于干燥﹑寒冷, 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所以急﹑慢性鼻竇炎患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治療,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十分有必要的。選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36例急﹑慢性鼻竇炎患者, 作為探討鼻腔沖洗在急﹑慢性鼻竇炎治療中的療效的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36例急﹑慢性鼻竇炎患者, 男154例, 女82例, 年齡16~68歲, 平均年齡(36.86±10.34)歲。其中急性鼻竇炎患者146例, 慢性鼻竇炎90例。
1.2 治療方法 急性鼻竇炎患者的治療方法為用沖洗液沖洗鼻腔, 2次/d, 持續沖洗10~14 d, 同時全身應用抗菌素, 連續使用5 d, 其中沖洗液的成分為500 ml的0.9%氯化鈉溶液﹑16萬U硫酸慶大霉素﹑100 mg地塞米松[2]。慢性鼻竇炎的沖洗液成分與治療急性鼻竇炎的相同, 沖洗2次/d, 連續沖洗14~30 d, 同時全身使用抗菌素, 連續使用1周[3]。在所有患者治療前實施1次CT診斷, 結束治療后2周對所有患者再次進行CT診斷。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急性鼻竇炎患者, 治療前39例(26.7%)患者出現發熱﹑鼻塞癥狀, 30例(20.5%)患者出現頭痛﹑流涕癥狀, 48例(32.9%)患者出現流涕﹑眼痛癥狀, 29例(19.9%)患者出現嗅覺減退﹑鼻塞癥狀;治療后, 146例患者出現發熱﹑鼻塞, 頭痛﹑流涕, 流涕﹑眼痛, 嗅覺減退﹑鼻塞的例數分別為0例﹑1例(0.7%)﹑2例(1.4%)﹑0例。總有效率為97.95%(143/146)。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鼻竇炎患者, 治療前有20(22.2%)例患者出現發熱﹑鼻塞癥狀, 24例(26.7%)例患者出現頭痛﹑流涕癥狀, 14例(15.6%)患者出現流涕﹑眼痛癥狀, 32例(35.6%)患者出現嗅覺減退﹑鼻塞癥狀;治療后, 出現發熱﹑鼻塞, 頭痛﹑流涕, 流涕﹑眼痛, 嗅覺減退﹑鼻塞的患者分別為3例(3.3%)﹑2例(2.2%)﹑1例(1.1%)﹑6例(6.7%)。總有效率為86.67%(78/90)。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鼻腔沖洗能夠將鼻道內的分泌物清除干凈, 而且沖洗液中含有的地塞米松及慶大霉素都能夠緩解患者鼻竇自然竇口﹑鼻腔黏膜出現的水腫及炎癥, 促進鼻竇排出分泌物, 加快患者病情康復。
結合鼻腔沖洗的臨床效果來看, 可以發現治療急性鼻竇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95%, 高于慢性鼻竇炎患者的86.67%, 究其原因, 可能有以下幾點:①急性鼻竇炎患者一般都是驟然發病, 發病時間較短, 能夠及時察覺, 病變不會發展到不可逆的程度;②慢性鼻竇炎患者由于發病時間較長,竇口及鼻腔黏膜在炎癥長期刺激下, 會不斷增生, 變得肥厚,進而造成引流通道堵塞, 導致治療效果不顯著。如果患者經鼻腔沖洗后治療無效, 就應該立刻進行手術治療。在歐洲鼻-鼻竇炎鼻息肉診療意見書中, 相關診斷策略明確提出, 不論是慢性鼻竇炎患者還是急性鼻竇炎患者, 起初都應該采用保守治療, 其中保守治療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鼻腔沖洗, 如果治療無效, 就應該采取手術治療。
目前在急性鼻竇炎臨床治療上, 主要采用的是局部及全身藥物治療;針對慢性鼻竇炎患者, 臨床上大都采用手術治療, 完全忽視了鼻腔沖洗治療法。而鼻腔治療不但經濟實惠,而且能夠緩解患者的痛苦, 簡單易行, 特別是針對急性鼻竇炎患者, 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1]王露.鼻竇炎沖洗液鼻腔沖洗在鼻竇炎圍手術期的療效觀察.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2.
[2]范宇琴, 阿依恒·曲庫爾汗, 張華, 等. 3種鼻腔沖洗方法對慢性鼻竇炎患者鼻內鏡術后療效的影響觀察.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15(6):675-678.
[3]趙娜, 張學東.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成人慢性鼻竇炎療效觀察. 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 2013(11):1279-12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10
2015-08-13]
114011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鞍山醫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