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杰 田啟運 盛家峰 徐文靜
藥師在促進兒童合理用藥中的作用
夏紅杰 田啟運 盛家峰 徐文靜
通過兒童常見的藥物使用情況, 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干預, 促進兒童合理用藥。 結合兒童生理特點及用藥需求, 從窗口發藥情況分析兒童用藥容易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 指導兒童合理用藥。藥師開展兒科藥學特色服務, 指導患兒正確合理用藥, 可最大限度的發揮藥效, 減少不良反應, 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兒童;藥師;合理用藥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 身體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的生理機能尚未發育成熟, 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與成人存在顯著差異, 且比成人更易發生藥品不良反應[1]。目前兒童用藥中存在很多誤區, 研究表明, 在兒科臨床用藥中,不合理用藥的比例可達30%以上, 存在著多方面的不合理使用現象, 主要包括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解熱鎮痛藥﹑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 影響了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 發揮藥師在兒童用藥中的積極作用, 促進兒童合理用藥。
1.1 兒童用藥成人化 現階段我國兒童用藥的現狀是專門用于兒童的藥物品種少﹑規格少﹑劑型少, 兒童用藥成人化。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兒童制劑主要有顆粒劑﹑口服液及片劑等,其中以顆粒劑為主, 許多藥物沒有專門的兒童劑型。患兒服用片劑及膠囊時存在一定困難, 需將片劑掰開研磨﹑膠囊內容物倒出服用。近年來, 隨著醫藥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口服型兒童用藥逐漸增多, 但是兒童型針劑和注射劑幾乎沒有。
1.2 兒童用藥的用量不精準 藥品說明書中關于兒童用藥的用量大都是“兒童酌減”或“遵醫囑”。兒童用藥的用量一般按照體重計算, 缺乏精準的計量。
1.3 兒童用藥缺乏臨床試驗 盡管目前兒科臨床試驗仍存在較大困難, 但隨著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監管和執行力度的不斷增強, 兒科臨床試驗將日趨完善, 最終實現基于兒科臨床試驗證據為兒童提供最佳治療方案的目的[2]。
1.4 兒童用藥不良反應較多 由于兒科用藥缺乏相關的臨床試驗, 不良反應的信息較少以及兒童對不良反應的表達有限, 有時會掩蓋不良反應, 甚至產生藥源性疾病。據2010年來自國家藥物不良反應檢測機構的一份報告顯示, 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達到12.9%, 其中新生兒為24%, 而成人是6.9%。我國每年約有7000例兒童死于用藥錯誤, 多涉及年齡最小﹑病情危重復雜的患兒。
1.5 兒童用藥存在重復用藥現象 患兒有時同時患上幾種疾病, 在不同科室就診, 由不同科室的醫生開具藥品時, 醫生有時會開具同一種或同一類藥品。
1.6 使用兒童禁用或忌用的藥品 在臨床診療過程中, 部分醫生對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用藥特點及用藥禁忌了解較少, 如喹諾酮類藥物在兒童中可引起關節痛及腫脹, 故18歲以下兒童禁用。
2.1 認真審核處方, 規范操作規程 藥師在審核兒科處方時, 應比成人更加認真仔細, 嚴格執行“四查十對”, 發現處方中存在用藥錯誤﹑用藥不適宜現象及超藥品說明書使用時,應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及處方調劑操作規程, 及時與處方醫生取得聯系, 待確認后方可發藥。
2.2 加強對患兒家長的用藥指導 在患兒家長取藥時應加強對家長的用藥指導, 能提高患兒的用藥依從性, 從而增強藥效, 加快患兒的疾病好轉。如在服用多種藥物時, 應逐個服用, 不宜混合服用;嗎丁啉混懸液應放置在兒童不易觸及處, 避免兒童因喜食藥品的甜味兒而過量用藥;若藥品說明上無特別說明, 藥物不應與牛奶果汁等同服;腸溶片應整片服用, 不能掰開或碾碎;泡騰顆粒或泡騰片應加水溶解完全后服用;應提高兒童用藥依從性, 不能捏鼻子, 以免發生意外,退燒藥應間隔4~6 h方可重復使用等。
2.3 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 由于兒童體內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 致使游離的藥物濃度較高, 易產生不良反應。所以應結合患兒年齡﹑體重等特點, 制定個體化的用藥劑量,保證患兒安全有效的用藥。
2.4 醫院開展多種形式的藥學咨詢服務 醫院可在門診藥房開設窗口咨詢和電話咨詢, 由高年資的藥師加以專業培訓,承擔藥物咨詢, 提供合理用藥指導, 使患兒家長多方面獲得合理用藥的常識, 糾正常見的藥物不合理應用, 以提高藥物療效, 減少不良反應。
2.5 發揮臨床藥師的作用 臨床藥師在平時的工作中, 應積極搜集門診及住院患兒用藥方面的不良反應資料, 整理分析并上報, 為兒童合理用藥積累寶貴的資料。臨床藥師可通過查房參與臨床藥物治療, 開展藥物咨詢, 提高患兒用藥依從性, 促進合理用藥, 防止藥源性疾病的發生。
2.6 加強處方點評及抗菌藥物的使用分析 藥劑科應組織人員進行處方點評及病區醫囑分析, 并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加以分析, 對于不合理的處方要在醫院信息中予以通報,作為對醫生考核的依據之一, 目的在于減少不合理用藥, 使患兒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分析, 減少細菌耐藥性, 促進患兒安全合理用藥。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 關注兒童安全合理用藥, 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2004年3月30日,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曼谷召開“全球合理用藥大會”指出, 全球有1/2藥物被不合理使用, 死亡患者中有1/3是源于不合理用藥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國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12%~32%, 而兒童的發生率則更高[3], 促進患兒安全合理用藥迫在眉睫。藥師作為醫患間溝通的紐帶, 應轉變傳統觀念, 提高服務意識, 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做好兒童用藥的指導, 提高患兒用藥依從性, 減少藥物不良反應, 促進患兒安全合理用藥。
[1]韋波.論兒童合理用藥.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3, 7(2):129-130.
[2]曾力楠, 張伶俐.兒科藥物臨床試驗的發展歷史及研究現狀.兒科藥學雜志, 2010, 16(2):4-6.
[3]Wang L. The safety in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for children. J pediatr pharm, 2009, 15(5):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98
2015-07-16]
462000 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