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芝
非去極化肌松藥羅庫溴銨聯合靜脈全麻控制呼吸在兒童支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研究
韓春芝
目的 探討羅庫溴銨聯合靜脈全身麻醉(全麻)控制呼吸在兒童支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210例行支氣管異物取出術的患兒,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105例,對照組患兒麻醉誘導過程中應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靜脈輸注, 麻醉及手術過程保持自主呼吸, 術畢采取面罩供氧;觀察組在對照組的用藥基礎上應用羅庫溴銨, 術中采取手控通氣, 術畢置入喉罩采取機控呼吸。對兩組患兒置鏡和術中情況、麻醉藥用量、手術和蘇醒時間進行觀察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置鏡時間、術中體動和低氧事件發生率、麻醉藥用量、手術及蘇醒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羅庫溴銨聯合靜脈全麻控制呼吸應用于兒童支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置鏡時間更短、麻醉藥用量少、術中麻醉效果更佳, 且安全性較好。
羅庫溴銨;呼吸控制;支氣管異物;靜脈全身麻醉
氣管支氣管異物在臨床急癥中較為常見, 主要發生于3歲以下的兒童, 目前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取出, 而在手術過程中, 因對患兒喉部和黏膜刺激較大且麻醉深淺控制較差,術中易出現嗆咳、屏氣及氣道痙攣等并發癥, 引起患兒發生缺氧, 并可能因其掙扎引起支氣管損傷, 甚至對患兒生命造成威脅[1]。非去極化肌松藥能夠使手術操作時間縮短, 并降低缺氧發生幾率[2]。本文研究中, 通過對105例支氣管異物患兒手術中采用羅庫溴銨聯合靜脈全麻控制呼吸, 并對麻醉效果進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3~8月進行氣管異物取出術的患兒210例, ASAⅠ~Ⅱ級,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105例, 對照組男41例, 女64例, 年齡0.9~3.0歲, 平均年齡(1.7±0.4)歲, 體重9.8~17.0 kg, 平均體重(13.6±0.6)kg;觀察組男38例, 女67例, 年齡0.8~2.9歲, 平均年齡(1.6±0.3)歲, 體重9.6~16.8 kg, 平均體重(13.2±0.5)kg;兩組患兒均無先天性心臟病, 無肝腎功能障礙, 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體重及其他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10例患兒均在術前6 h禁食禁飲, 術前應用0.02 mg/kg鹽酸戊乙奎醚靜脈注射, 入室后對患兒的心率、血壓及二氧化碳分壓等指標進行監測, 麻醉誘導過程:對照組患兒應用3 μg/kg芬太尼和2 mg/kg丙泊酚靜脈輸注, 并采取面罩供氧, 麻醉起效后應用2%利多卡因對口咽部進行表面麻醉, 1 min后置入支氣管鏡, 術中采用支氣管鏡旁端連接麻醉呼吸回路對呼吸進行控制, 麻醉及手術過程患兒均保持自主呼吸, 術畢予以面罩供氧。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麻醉誘導用藥的基礎上應用0.6 mg/kg羅庫溴銨靜脈注射, 術中采取手控通氣, 術畢置入喉罩采取機控呼吸。兩組患兒術中均根據情況加用丙泊酚及芬太尼。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的置鏡和麻醉情況、麻醉藥用量、手術時間及蘇醒時間進行記錄, 并對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患兒置鏡時間為(58±5)s, 術中體動發生55例,約占52.4%, 低氧事件87例, 約占82.9%;觀察組患兒置鏡時間為(29±6)s, 術中體動發生3例, 約占2.9%, 低氧事件7例, 約占6.7%;觀察組患兒的置鏡時間、術中體動和低氧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照組患兒丙泊酚、芬太尼用量、手術時間和蘇醒時間分別為(87±9)mg、(57±8)μg、(19±6)min、(26±7)min;觀察組患兒分別為(58±7)mg、(35±9)μg、(5±4)min、(9±4)min;觀察組的麻醉藥用量、手術及蘇醒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10例患兒術中及術后均未出現明顯的惡心嘔吐癥狀及蘇醒期寒戰、躁動等不良反應。
氣管支氣管異物在3歲以下的兒童急重癥中較為常見。兒童因氣道狹窄, 氣道一旦出現異物可出現肺部感染及肺不張, 因此, 患兒均存在程度不一的缺氧癥狀和氣道高反應性[3]。有研究認為, 支氣管異物取出術麻醉中應遵循靜脈全麻保留自主呼吸原則, 但術中因多采用金屬硬支氣管鏡, 并經支氣管鏡旁端供氧, 對患兒喉部和黏膜刺激較強, 且麻醉深度控制較差, 患兒易出現咳嗽、屏氣, 嚴重者可能發生心搏驟停[4]。因術中患兒的氣道為手術操作和麻醉通道共用, 因此, 保證患兒良好的通氣, 維持適合的麻醉深度, 減少患兒術中的體動是減少手術時間和手術成功的關鍵。
弓勝凱等[2]稱, 非去極化肌松藥應用于手術中能夠使手術操作時間顯著縮短, 并能使術中因麻醉操作引起的缺氧發生率降低。而目前在臨床應用上, 羅庫溴銨為起效最快的一種非去極化肌松藥。羅庫溴銨屬于一種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滯劑, 其主要作用機制為能夠對運動神經末梢突觸上的膽堿能受體競爭性結合, 從而對乙酰膽堿產生拮抗作用。而在非去極化肌松藥中, 羅庫溴銨起效最快, 對循環系統作用不明顯,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5]。有文獻報道稱, 非去極化肌松藥羅庫溴銨的起效時間最快, 羅庫溴銨較等效劑量的維庫溴銨約縮短40%的起效時間[6]。也有研究稱, 0.5 mg/kg羅庫溴銨能夠使拇內收肌及喉肌阻滯起效時間低于1 min, 且因羅庫溴銨時效短, 恢復較快, 比較適用于20 min左右的小手術[7]。本文研究中, 通過本文研究中觀察組通過采用羅庫溴銨聯合靜脈全麻控制呼吸應用于兒童支氣管異物取出術中,觀察組患兒的置鏡時間、術中體動發生率和低氧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且觀察組的麻醉藥用量、手術及蘇醒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說明羅庫溴銨聯合靜脈全麻控制呼吸應用于兒童支氣管異物取出術較單純保留自主呼吸靜脈全麻方法效果更佳。且兩組患兒在術中及術后均未出現明顯的惡心嘔吐癥狀及寒戰躁動等情況, 說明麻醉用藥和方法安全性較好。
總之, 羅庫溴銨聯合靜脈全麻控制呼吸應用于兒童支氣管異物取出術較單純保留自主呼吸靜脈全麻方法置鏡時間更短、麻醉藥用量少、術中麻醉效果更佳, 且安全性較好。
[1] 雷文斌,文衛平,柴麗萍, 等.經氣管內插管靜脈全身麻醉兒童支氣管異物取出.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2, 33(1): 107-110.
[2] 弓勝凱,張衛,張燕, 等.羅庫溴銨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快速順序誘導插管的安全性.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2, 29(6): 1179-1180.
[3] 王國恩,馬琪,呂建瑞, 等.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不同麻醉方法的臨床分析.中國醫刊, 2014(11):46-47.
[4] 伍淑韞,黃俊偉,曾彩紅.丙泊酚與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復合麻醉在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河北醫學, 2012, 18(3): 294-296.
[5] 王穎林,羅琳,董盛龍, 等.不同預注間期對縮短羅庫溴銨起效時間的影響.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4, 30(9):851-854.
[6] 陳壯源,黃煥森,歐陽葆怡, 等.全麻期間靶控輸注羅庫溴銨效應室靶濃度分析.廣東醫學, 2013, 34(24):3795-3797.
[7] 陳鵬,梁楓,李龍云, 等.不同濃度梯度羅庫溴銨麻醉誘導對甲狀腺手術患者術中喉返神經監測的影響.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4, 18(9):1460-14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82
2015-01-26]
475000 河南省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