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62例慢性心力衰竭應用參麥注射液治療體會
王秀娟
目的 探討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方法 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62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對癥治療, 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6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均無明顯改變, 無明顯毒副不良反應。結論 應用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 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心功能指標, 是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藥物, 值得臨床推廣。
慢性心力衰竭;參麥注射液;治療體會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 多由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所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其主要表現是全身器官和組織血流灌注不足, 而出現肺循環或體循環淤血[1]。慢性心力衰竭多數為臨床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歸宿也是患者死亡的常見主要原因[2-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趨勢, 嚴重影響著中老年人生活質量與健康[5-6]。為此, 本文回顧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間經臨床診治的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 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治療62例, 療效確切,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62例。治療組中男34例, 女28例;年齡58~76歲, 平均年齡(61.52±8.45)歲;平均病程(24.6±6.0)個月;伴冠心病26例, 高血壓心臟病28例, 擴張型心臟病8例;心功能分級[7]:Ⅱ級18例, Ⅲ級32例, Ⅳ級12例。對照組中男32例, 女30例;年齡59~78歲, 平均年齡(62.42±6.26)歲;平均病程(26.8±4.6)個月;伴冠心病24例, 高血壓心臟病32例, 擴張型心肌病6例;心功能分級:Ⅱ級16例, Ⅲ級30例, Ⅳ級1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基礎心臟病及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本文124例患者均給予常規病因及對癥治療, 并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療常規給予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房顫時給予洋地黃、硝酸酯來糾正。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50 m l加入5%葡萄糖250 m l或生理鹽水250 m l中靜脈點滴, 1次/d, 15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8]顯效:心功能達到I級或改善Ⅱ級及以上, 水腫完全消失, 肝臟縮小3 cm, 肝頸靜脈回流征陰性,雙肺濕啰音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I級, 水腫減輕, 肝臟縮小1.5 cm, 肝頸靜脈回流征可疑, 雙肺濕啰音減少。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中顯效32例(51.61%),有效26例(41.94%), 無效4例(6.45%), 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中顯效24例(38.71%), 有效26例(41.94%), 無效12例(19.35%), 總有效率為80.65%。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均無明顯改變, 無明顯毒副不良反應。
臨床很多呼吸系統疾病和循環系統疾病最終都會發展為慢性心力衰竭, 而臨床表現就是體循環淤血和肺循環淤血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綜合征[9]。隨著對慢性心力衰竭發病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而逐漸認識到, 慢性心力衰竭發生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主要是由于心室重構和心室內負荷過大導致, 而引發心室重構和負荷增加的根本因素主要是神經內分泌變化及心功能進一步惡化。因此, 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關鍵在于阻斷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和形成的惡性循環[10]。
本文中參麥注射液主要由紅參、麥冬提純制備而成, 由古代名方生脈散演變而來[11]。臨床上參麥注射液具有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強化、調節免疫、抗炎和擴張腎血管的作用來增加腎血流量、利尿減輕心臟容量負荷[12]。本文在基礎治療上加用參麥注射液, 結果表明,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6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參麥注射液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基礎藥物上合用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 能明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心功能指標, 是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藥物,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雷寒.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113-124.
[2]詹炎銘.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1, 10(9):824.
[3]梁國欽.腦鈉尿肽對心力衰竭的診斷價值.現代醫院, 2011,11(6):41-42.
[4]倪永梅,李新,周立仁.卡維地洛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衰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外醫療, 2009, 28(21):91.
[5]何權瀛,馬艷良.腦鈉尿肽測定對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難的鑒別診斷.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7, 30(8):610-611.
[6]勵偉芬,欒軍,柳菌,等.生脈注射液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型鈉尿肽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 24(7):620-621.
[7]戴閨柱,顧復生,戚文航,等.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 30(1):7-21.
[8]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 35(12):1076-1095.
[9]王敬民,金煒,孫秀箋.參麥注射液對充血性心衰患者血ET及TNF-α的影響.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 14(1):425.
[10]陳海燕,吳煥林.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 13(1):31.
[11]劉菊.參麥注射液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療效觀察.中國中醫急癥, 2008, 17(11):1547-1549.
[12]侯雅竹,毛靜遠,王賢良,等.參麥注射液治療心力衰竭療效及安全性的系統評價.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0, 10(8):939-9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04
131100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醫院心內呼吸一科
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