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忠 賈恩澤(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畜牧獸醫站 226521)
非典型性雞新城疫的特點和防治措施
陳建忠 賈恩澤(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畜牧獸醫站 226521)
非典型雞新城疫是養雞業中常見的疫病,由于癥狀不明顯,與其它疫病有很多相似之處,往往被忽視和誤診。本文從臨床表現和病理剖檢方面分析了非典型雞新城疫的發生特點,并在免疫接種、飼養管理、加強免疫監測和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等方面提出防治對策。
非典型雞新城疫;特點;防治措施
雞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疫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給養雞業造成危害很大。臨床上表現為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蛋雞產蛋量下降等。養雞場對該病都很重視,每年按照免疫程序開展免疫接種,基本上能有效預防該病發生,出現明顯典型癥狀的雞群不多。但是,由于免疫接種失敗,野毒感染等原因,雞群發生臨床癥狀不明顯的非典型雞新城疫病的現象比較普遍,盡管發病率和死亡率不高,但是,蛋雞淘汰率很高,產蛋量下降,增加了飼養成本,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所以,非典型雞新城疫的發生不容忽視。本文從臨床表現和病理剖檢方面分析了非典型雞新城疫的發生特點,并在免疫接種、飼養管理、加強免疫監測和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等方面提出防治對策。
雞發生非典型新城疫不分日齡、品種和性別,四季均可發生。發病時間多在4周齡左右,發病率和死亡率一般在10~35%,主要發生在二免接種雞新城疫疫苗后的雞群和受母源抗體干擾免疫產生免疫抗體的雛雞群。其中20~35日齡和40~60日齡發病最為嚴重,抗體效價小于3log2的成年雞群最易感染。病雞主要表現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蜷縮不動;呼吸困難,發出 “呼嚕聲”,咳嗽,口中有大量的黏液;部分病雞有扭頭、轉圈、仰頭、行走不穩、角功反張等神經癥狀;排綠色或黃色、水樣糞便,氣味酸臭;產蛋雞的產蛋量下降明顯,畸形蛋、軟殼蛋較多,蛋品質差。
剖檢病死雞可見剖檢變化不典型而且輕微。呼吸困難的病死雞的支氣管、喉頭粘膜大量充血、出血和水腫,壁薄,氣囊混濁;表現神經癥狀的病死雞的硬腦膜下呈樹枝狀出血、充血;拉稀明顯的病死雞的腺胃病變不明顯,乳頭有少量出血點,盲腸扁桃體腫脹充血,回盲瓣出血和潰瘍,肌胃角質層下有大量的出血斑。產蛋雞的卵巢功能障礙,輸卵管發炎,充血,紅腫,無彈性,松弛,卵泡膜極易破裂。
免疫接種失敗和受強野毒的攻擊是引起非典型雞新城疫的兩大原因。免疫接種失敗主要有疫苗質量差、免疫程序不科學、母源抗體干擾、疫苗接種的操作方法不按照說明書進行以及雞感染了免疫抑制性疫病不能產生抗體等。野毒的嚴重污染又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雞新城疫的傳播媒介很多,散毒范圍很廣。飛禽通常帶有野毒,會傳染給免疫力低的雞群。如果雞感染了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雞傳染性貧血、傳染性法氏囊病、馬立克氏病、雞痘、雞白痢等,損害雞的免疫器官,對疫苗應答降低,引起免疫麻痹的現象。
實踐證明,如果對雞群進行新城疫抗體監測,凡是出現抗體均勻度不齊,或有10%以上的雞出現10(log2)以上抗體效價,并且臨床癥狀與非典型雞新城疫相吻合,雞群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的可能性很大,可以認為該雞群感染新城疫病毒。
由于癥狀不明顯,與其它疫病有很多相似之處,往往被忽視,僅憑臨床特點和病理癥狀難以確診。臨床上要與呼吸道疫病臨床癥狀明顯的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鑒別診斷。實驗室血清學檢查,主要利用血凝試驗(HA) 和血凝抑制試驗(HI)。
加強免疫監測,根據抗體監測結果,結合流行病學制定適合于本場實際情況的免疫程序。及時掌握雞群的免疫狀態,選擇適宜的免疫時機、檢查免疫效果、制定和調整免疫程序和發現疫情動態的有效方法,不斷提高雞群的整體防治水平。
在免疫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免疫途徑和免疫方式,認真做好免疫接種工作,要特別注意上述有關引發原因,確保免疫效果。一般情況下,非典型新城疫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低,采用疫苗緊急免疫接種,以延緩疫病的發展和擴展,保護雞群耐過感染,利于本病的治療。
應保證雞群合理的營養需要,保持飼料、飲水的清潔衛生,消除有害物質污染,消除應激因素。應注意對雞群采食、飲水、排糞等情況的觀察,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同時認真踏實做好消毒工作。
確診發生本病時,應立即將病死雞作無害化處理,挑出病雞隔離,對發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雞群應當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可用IV系或C-30凍干苗4~5倍量飲水緊急接種。對未出現癥狀的雞群及時采用抗病毒中西藥(如速效囊病寧、抗病韋靈等)治療,但由于本病往往會混發和激發大腸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細菌性疾病,因此要在治療過程中配用一些抗細菌藥物(如頭孢腸桿清、速服康/聯磺殺菌王等),同時補充一些多維電解質,以提高病雞機體的抗病能力,有效地緩解病情,減低死亡率,使雞群迅速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