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彪(貴州省石阡縣畜牧獸醫局 555100)吳高奇 李華磊(貴州省銅仁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554300)
雜交犢肉牛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樊彪(貴州省石阡縣畜牧獸醫局 555100)吳高奇 李華磊(貴州省銅仁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554300)
為了提高雜交犢牛成活率,確保其健康生長發育,促進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筆者結合實際,總結了雜交犢牛 “四早、四定、四查、四凈”飼養管理技術要點,現介紹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雜交犢牛出生后及時清除口內及鼻部粘液,保障呼吸通暢;然后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清潔柔軟的干草上并將它放在母牛前面,讓母牛舔干犢牛身上的羊水,這有利于子宮收縮復原,便于排出胎衣。用消毒過的剪刀在距腹部6~7cm處剪斷臍帶,盡量排除臍帶中的血液。用5%的碘酒消毒斷面以防感染或患破傷風。環境溫度較低時,要生火給牛犢取暖,避免賊風的侵襲,以免受涼感冒。
初乳能提高新生雜交犢牛對疾病的抵抗力,能促進胃腸機能活動,初乳有輕瀉作用,有利于胎糞排泄;初乳中各種營養成分含量極為豐富,新生犢牛消化道內壁腸絨膜對初乳中營養物質在生后4~6h吸收能力強,而這種機能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弱,出生后8h犢牛幾乎不再吸收母源抗體,因此,應盡早哺喂初乳。犢牛生后要洗凈母牛乳頭,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在15~30min內讓犢牛吸吮到1L左右初乳,至少在生后8h內保證犢牛吸吮到1~6L初乳。對不吸吮的犢牛用喂管灌入,對體大而強壯者喂3~4d,體小而弱者喂5~7d,每天3次,每次喂足。
為促進犢牛消化器官尤其瘤胃早期發育,防止因舔食臟物、污草而患病、死亡,在犢牛生后5d訓練吃稀粥料,7~10d優質牧草,20~25d喂混合精料,生后一周訓練飲水。飲水保持清潔衛生、充足、新鮮、無異味,冬季飲溫水,水池定期清洗。同時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和冬季的防寒保暖。犢牛應盡早放牧,可使犢牛采食到新鮮可口、營養豐富的牧草。又可得到充足的運動和光照,從而促進生長發育。無放牧條件下,要適當補飼青綠多汁飼料,并驅趕犢牛在運動場運動。
新生犢牛瘤胃不發達,對營養要求與單胃動物基本相同,必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要由飼料中供給。而早期斷乳,充公利用植物性飼料,促進瘤胃發育,有利于犢牛生長發育。雜交犢牛的哺乳期一般為2個月。為了減少對犢牛的不良影響,應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具體方法為:在預定斷奶前15d,要逐漸增加開食精飼料和粗飼料的喂量,逐漸減少哺乳量。日哺乳次數由3次改為2次,2次再減為1次,然后再到隔日1次。此期應關注犢牛精料采食量,犢牛連續3天采食量達到1.5~2.0kg/d時開始斷奶。斷奶后,繼續喂開食料到4月齡,日喂精料1.80~2.50kg,以減少斷奶應激。4月齡后方可換成育成?;蚯嗄昱>稀_@時犢牛已完全轉入吃草階段,堅持少喂勤添,易消化,營養豐富,適當添加青綠多汁飼料。每天保持精料的新鮮,注意不能飼喂不合格的精料。病牛不得進行斷奶,犢牛病治愈后根據日增重和采食量情況斷奶。犢牛斷奶同時還要考慮犢牛斷奶前的體重、身高、健康狀況等。
每天上、中、下午3次飲喂的時間固定不變,使犢牛產生良好的條件反射,有利于各種消化酶的分泌。不能忽早忽晚。
犢牛飼料采食量要相對恒定,不能突然增減,防止引起消化機能紊亂。生后要讓其吸吮足夠初乳,以后要每天保證吸吮到3~4kg,一月齡增保證5kg,1.5個月后保證7kg,隨后逐月減少,若犢牛消化不好時,多給飲水;每天飼料的喂量,特別是精料量待犢牛習慣稀粥飼料后,逐步加入混合飼料,20日齡以后可在犢牛補飼槽中放人混合飼料,任其自由采食。1月齡后,每天補飼混合飼料的量一般為0.2~0.3kg,視其采食量減。
犢牛舍冬天要保溫,舍溫要達到18~22℃。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當溫度低于13℃時新生小牛就會出現冷應激反應,夏天通風良好,冬夏都要保持清潔干燥、空氣新鮮。
每天上、下午定時給牛體刷拭,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
“四看”就要 “看精神狀態、看采食和飲水、看反芻、看糞尿”,做到隨時隨地,細心觀察犢牛個體變化,掌握不同季節天氣變化,觀察犢牛生活習性和異常規律,發現犢牛精神狀態不佳、食欲和飲水下降、反芻異常、糞便異常,要及時查找原因,進行治療和護理。雨天要圈入舍內,冬季要防止感冒。
飼草、料不含砂石、泥土、鐵釘、鐵絲、塑料布等異物,不發霉不變質,沒有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注意飲水衛生,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飲水。
牛下槽后及時清掃飼槽,防止草料殘渣在槽內發霉變質。
經常刷拭牛體,保持體表衛生,防止體外寄生蟲的發生。
圈舍要勤打掃、勤除糞,牛床要干燥,保持舍內空氣清潔、冬暖夏涼;要保持犢牛舍清潔、通風、干燥,牛床、牛欄應定期用2~3%氫氧化鈉水溶液噴灑消毒,褥草應勤換。
樊彪,男,畜牧師,長期在基層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
吳高奇,男,高級畜牧師,長期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