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靜
淺析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效果
陳明靜
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壓患者臨床中采取中醫辨證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9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92例使用安慰劑治療, 觀察組98例使用中醫辨證治療, 根據兩組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情況來進行探討分析。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高血壓分級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要優于對照組, 表明中醫辨證治療對患者的癥候、療效均要好一些。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出現, 患者的肝、腎功能、尿、血常規結果和治療前無差異性, 說明安全性都比較好。結論 臨床中采取中醫辨證的方式來進行高血壓治療具有比較好的效果, 患者的臨床治療安全可靠, 療效穩定, 是較好的治療方法。
高血壓;中醫;辨證治療
高血壓是一種體循環動脈壓上升的心血管綜合疾病, 超過95%的患者都是原發型的高血壓疾病, 該疾病會造成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產生[1]。以往治療高血壓疾病時, 使用西藥居多, 患者需長期的用藥, 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而且治療依從性差, 患者滿意度不高。目前中藥治療高血壓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因為中藥具有多靶點、多途徑的特點, 對高血壓控制效果明顯, 患者癥狀改善良好, 避免了西藥的副作用,高血壓越來越普遍的今天, 使用中藥治療效果確實突出[2]。此次本院就高血壓患者接受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2013年本院共接收了190例高血壓患者, 患者均符合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3], 患者在沒有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進行血壓測量, 在不同的日期進行測量,共計3次, 患者的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張壓>90 mm Hg, 血壓高于140/90 mm Hg, 這幾個標準之一就符合高血壓癥狀, 患者存在高血壓病史, 目前正在服用降壓藥物。患者年齡最小18歲, 最大75歲, 對此次的研究知情且同意參與。排除無繼發性高血壓、初診血壓正常、資料不全等情況的患者。共有男52例, 女138例, 根據高血壓分級情況, 1級146例, 2級44例。根據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92例, 觀察組9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中醫辨證治療, 陰虛陽亢證(Ⅰ型):以頭痛眩暈、五心煩熱、腰酸膝軟為主癥, 治以復方牛膝湯加減, 方中組成以淮牛膝30 g、鉤藤20 g、丹參20 g、生地黃15 g等為主;肝陽上亢證(Ⅱ型):以頭痛眩暈、急躁易怒為主癥, 治以復方黃苓湯加減, 方中組成以黃苓15 g、茯苓皮20 g、鉤藤20 g、珍珠母20 g、地龍30 g等為主;沖任失調證(Ⅲ型):以頭痛眩暈、煩躁心悸、烘熱汗出為主癥,治以復方仙麥湯加減, 方中組成以淮小麥30 g、仙靈脾12 g、黃柏10 g、知母10 g、香附5 g等為主。對照組患者使用1/10的中藥劑量。兩組均進行4周的治療, 3次/d, 于飯后口服。如果患者已經在使用西藥, 可以按照之前的治療方案進行。如果其治療內容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相違背, 需要進行調整。
1.3 療效標準 此次的療效評價是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為主。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舒張壓降低幅度>10 mm Hg, 回復到正常水平, 或其并沒有回復到正常水平, 但是降低幅度>20 mm Hg;有效:患者的舒張壓降低<10 mm Hg,進入正常狀態, 或者降低幅度>30 mm Hg;無效:患者的舒張壓變化沒有在以上兩項標準內。有效患者癥候改善明顯, 癥候積分降低>30%, 無效化作無變化, 癥候積分降低<1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高血壓分級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 觀察組顯效45例, 有效46例, 無效7例, 總有效率92.86%;對照組顯效26例,有效49例, 無效17例, 總有效率81.52%,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出現, 患者的肝、腎功能、尿、血常規結果和治療前無差異性, 說明安全性都比較好。
我國中醫典籍中尚沒有發現對于高血壓的記載, 根據高血壓的臨床癥狀來進行中醫研究, 認為該疾病是“眩暈”、“頭痛”、“肝風”的病癥范疇, 中醫認為該疾病的產生是因患者自身的飲食失節、情志失調所致, 引起了體內的陰陽失衡。一般臨床中多發的癥型有肝陽上亢、陰虛陽亢, 女性進入更年期后, 沖任二脈有所變化, 導致了其發病率比較高[5]。此次研究中針對患者的肝火上炎、心肝兩虛等癥狀進行了針對性的治療, 使用滋陰潛陽、清肝降火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經過4周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改善情況明顯, 臨床中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均無不良反應出現, 患者的肝腎功能不受到影響, 中醫辨證治療兼顧安全性和有效性, 是非常好的方法。
復方牛膝湯, 方中組分葛根、決明子、生龍骨, 可平肝陽, 以改善頭痛、眩暈等癥狀, 也可降壓;淮牛膝、菟絲子、女貞子, 可滋腎陰, 以改善腰膝酸軟等癥狀;丹參可養心安神。復方黃苓湯, 方中組分黃苓、地龍、生山楂、珍珠母等,具有降壓作用, 也可改善頭痛、眩暈等癥狀;夏枯草可改善急躁易怒等癥狀;茯苓皮可經其有效成分茯苓素, 產生利尿作用, 間接發揮降壓作用。復方仙麥湯中的仙靈脾具有滋心養肝的效果, 生龍骨、女貞子具有降壓的效果, 知母清熱,均能夠針對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表現起到針對性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 高血壓使用中醫辨證治療效果非常好, 臨床降壓效果顯著, 應用價值高。但此次研究時間比較短, 病例數量比較少, 因此研究的結果還存在局限性, 需要以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來提供更加可靠的結論支持, 為臨床治療高血壓提供參考和指導。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8):701-743.
[2] 黃妤, 江德壽.高血壓中醫辯證治療效果觀察.健康必讀, 2012, 11(9):70.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3.
[4]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4.
[5] 羅芳.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相關因素臨床研究.上海中醫藥雜志, 2009, 43(6):23-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66
2014-12-22]
163000 大慶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