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華
小兒哮喘健康教育的實踐及效果分析
陳衛華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對哮喘患兒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72例哮喘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36例。對照組給予哮喘常規治療,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兒疾病及預防知識、自我監測知識、用藥依從性、急救處理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兒出院后1年內發作次數、急診就診次數和住院次數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哮喘患兒對疾病的認知水平、用藥依從性和臨床療效, 減少復發, 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
兒童;健康教育;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 起病較急, 病情較重, 易反復發作, 因而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1]。本研究對2014年6月~ 2015年1月本院醫治的72例哮喘患兒實施健康教育, 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 2015年1月本院醫治的72例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36例。治療組男22例, 女14例;平均年齡(7.0±2.8)歲;平均病程(3.0±1.5)年。對照組男20例, 女16例;平均年齡(7.2±2.6)歲;平均病程(3.1±1.6)年。納入標準: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此前均未接受過支氣管哮喘方面的健康教育;無智力認知障礙和神經系統疾病;知情同意。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醫護人員對患兒和家長掌握的病情知識進行評估, 具體內容是:哮喘發作癥狀;如何避免過敏源;吸入治療哮喘的氣霧劑應注意哪些問題等。遵醫行為有:吸入激素是否按醫囑吸入;能否使用峰流速儀監測肺功能的變化和能否定期專科門診治療和檢查等。與此同時患兒需要采用支氣管哮喘生存質量評估表進行評估, 出院6個月后進行遵醫行為和生存質量的評估。
1.2.1 指導患兒和家長如何避免誘發因素, 對家長進行重點宣傳。
1.2.2 心理指導 對患兒進行心理輔導, 如果患兒年齡較小者可以通過家長對知識的學習認識哮喘和支氣管疾病病發后的反應。保證患兒和家長有一個應對病魔的積極心態, 對患兒樹立自信心。對患兒和家長傳輸正確的日常健康行為, 對容易發作的兒童, 家長要教他們身體放松盡量減少發作次數。
1.2.3 飲食指導 指導家長對患兒的飲食習慣有一個合理的調整和把握, 多吃營養餐和易消化食物, 多喝水和多吃水果蔬菜。避免接觸誘發哮喘的食物。
1.2.4 規范治療 對患兒進行健康教育時要給患兒傳遞一種信息, 就是哮喘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患, 讓患兒和家長明白日常用藥的重要性, 家長要明白由于該病是突發性的,氣道炎會持續存在, 不能停藥。目前由于技術的發展, 哮喘藥物首選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抗炎, 還可以選擇支氣管擴張劑。家長要明白吸入法只使用于局部, 使用后的不良反應很小。
1.2.5 體育鍛煉 家長需要對患兒的身體鍛煉進行指導,主要是對患兒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 比如肺功能的鍛煉, 但是一定要避免劇烈的運動。
1.3 診斷指標 通過6個月的健康教育, 比較下列指標:哮喘知識掌握情況:疾病及預防知識、自我監測知識、急救處理知識的掌握4個項目, 每個項目完全了解(4分), 比較了解(3分), 一般了解(2分), 不了解(1分)。依從性評價:完全依從為、部分依從、完全不依從醫囑。有效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疾病及預防知識、自我監測知識、用藥知識、急救處理知識評分分別為(3.7±0.6)、(3.8±0.5)、(3.7±0.8)、(3.5±0.7)分均高于對照組的(2.5±0.7)、(2.7±0.6)、(2.6±0.6)、(2.5±0.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用藥依從性有效率52.94%高于對照組28.5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患兒出院后1年內發作次數、急診就診次數和住院次數分別為(1.7±0.2)、(1.2±0.4)、(0.7±0.2)次均低于對照組(3.4±0.3)、(2.6±0.5)、(1.7±0.4)次,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支氣管哮喘是小兒常見病, 臨床上常表現為喘息、咳嗽等癥狀, 影響患兒的健康成長[2]。目前認為, 哮喘的治療重在預防, 特別對于小兒哮喘, 堅持積極規范有效的治療, 可以有效控制病情[3]。提高其依從性是兒童哮喘治療的重點。哮喘患兒在發病時大多到醫院進行就診, 在其病情穩定或好轉后往往會轉到社區進行診治[4]。通過健康教育, 家長和患兒能夠更加明確哮喘可以防控, 可以防止發病。通過健康教育, 這些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增加患兒治療的依從性,避免接觸過敏源, 降低復發率。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組的疾病及預防知識、自我監測知識、用藥依從性、急救處理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1年內發作次數、急診就診次數和住院次數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綜合健康教育能夠很好的提高哮喘患兒病情和自我保健意識, 在治療過程中有良好的遵醫行為, 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見, 健康教育對兒童哮喘患兒病情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 起到了積極作用。
[1] 李威, 江國虹, 楊溢, 等.健康教育對哮喘兒童及其家長認知和行為干預效果評價.中國學校衛生, 2014 , 35(4): 13.
[2] 趙瑞蘭, 李玉堂, 陳育智, 等.健康教育防治兒童哮喘的效果評價.中國學校衛生, 2011, 32(6): 687-688.
[3] 高苗苗, 鮑一笑.教育和管理在兒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臨床兒科雜志, 2011, 29(6): 592-595.
[4] 覃花桃, 王婉.多元化健康教育對兒童哮喘有效控制的研究.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3, 21(2): 215-2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85
2015-03-06]
51143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第二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