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保芬(云南省建水縣盤江鄉畜牧業獸醫站 654319)普連英(云南省建水縣利民鄉畜牧獸醫站 654307)
魏登華(云南省建水縣李浩寨鄉畜牧獸醫工作站 654304)趙玉武(云南省建水縣青龍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654317)
楊春(云南省建水縣曲工鎮畜牧獸醫站 654303)張春喜(云南省建水縣畜牧技術推廣站 654399)
建水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倪保芬(云南省建水縣盤江鄉畜牧業獸醫站 654319)普連英(云南省建水縣利民鄉畜牧獸醫站 654307)
魏登華(云南省建水縣李浩寨鄉畜牧獸醫工作站 654304)趙玉武(云南省建水縣青龍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654317)
楊春(云南省建水縣曲工鎮畜牧獸醫站 654303)張春喜(云南省建水縣畜牧技術推廣站 654399)
在深入調查中發現當前建水縣動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通過分析原因,提出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措施和對策,以確保動物防疫工作有效開展。
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問題分析;措施對策;建水縣
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畜牧業健康發展的根基,關系公共衛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制定并組織實施動物疫病防控規劃,是政府領導及動物防疫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十二五”以來,建水縣規模養殖場迅猛發展,據統計,到2014年11月全縣實現了畜禽規模養殖場2351個,飼養畜禽921多萬頭(匹、只、羽),占飼養總量的50.8%。由于養殖密度在不斷增大,加上部分養殖戶(場)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不注意動物防疫工作,不重視動物養殖環境的維護;建水縣動物防疫體系還不夠完善和健全,建水縣地處紅河中游,交通四通八達,畜產品如禽蛋等常常運往河口出境越南、老撾等國外銷售,又把國外的玉米、木薯等飼料原料購入用于飼料生產。故面臨國外動物疫病的侵入和國內動物疫病的復雜化,嚴重地制約著建水縣畜禽養殖產業化的發展。加之這些年來,城鄉居民對無公害、安全動物產品需求的呼聲越來越高,突現了抓好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建水縣是云南省商品豬基地縣之一,是國家級養豬大縣和肉肥豬外調大縣,是云南和紅河州的畜牧業生產大縣。全縣共有14個鄉鎮,規模養殖鄉鎮7個,規模養殖場2101個,其中飼養年出欄20~1000頭肥豬和100~10000頭以上豬苗的豬場231個;年出欄50頭以上的肉肥牛場有23個;5~28頭以上乳牛場2個,共養乳牛33頭;飼養年出欄10~500只以上乳肉兼用的黑山羊場有1223個;飼養年出籠20~1000羽肉鵝的場(戶)11個;年出籠50~30000羽肉鴨和出30萬羽鴨苗的場(戶)199個(戶);年飼養出籠500~20萬羽肉雞和山地土雜雞場151個;1000~10萬羽蛋雞場205個(家或戶)。2013年建水縣出欄畜禽:肉豬113.27萬頭、大牲畜4.84萬頭、肉羊8.83萬只、家禽882.95萬羽,其中規模養場戶的飼養和出欄分別占到51.8%以上,較“十一五”期間分別增長170.65%、505.05%、13.4倍、9.43倍。近幾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畜牧業發展“123”工程,堅決貫徹動物疫病防控方針和“預防為主、綜合防控、防重于治”的原則,加大了動物疫病防控力度,疫情形勢總體平穩,沒有發生重大疫病。但是,畜禽在高密度養殖的條件下,動物防疫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建水縣動物疫病防控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十分艱巨。
在對學習和宣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 《動物防疫法》)方面,雖然畜牧獸醫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學習、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群眾對 《動物防疫法》的內容了解還不多,特別是邊遠地區和山區,群眾依法做好動物防疫的觀念還比較淡薄,學法、懂法、守法的意識還不夠,強制免疫難度大,逃避檢疫的情況時有發生。
由于各種重大動物疫病的肆虐,動物防疫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從中央到地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對重大動物疫病進行防控。建水縣各級黨委、政府對動物工作的重視程度也顯著提高。但是,一些鄉鎮的領導尤其是山區鄉的領導,沒有重視動物防疫工作。一些養殖戶的認識也不高,有重養輕防或輕防重治的思想。再者,依法治疫難度大,在一些鄉村,病死動物尸體隨意丟棄甚至出賣,傳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動物防疫工作的難度。
尤其基層畜牧獸醫站較為嚴重,難以適應現代畜牧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具體表現在:
據統計全縣有縣鄉(鎮)村261名畜牧獸醫技術工作人員,其中在編內職工(含縣、鄉鎮兩級畜牧獸醫站)103人,不在編158人;大專以上學歷35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34.95%;中專、高中學歷52人,占50.49%;初中及以下人員16人,占15.53%。
編內職工從事動物防疫、檢疫及技術推廣崗位的職工103人,有70人具備本專業學歷,占在崗人數68%。以總人數261人計算,取得專業技術職稱98人,僅占職工總人數37.55%,其中副高級職稱18人,占6.89%,中級職稱60人,占22.98%,初級職稱20人占7.66%。
近幾年來,全縣僅舉辦過一些農業行政執法方面的培訓班,很少舉辦專業技術方面的培訓。相當一部分在崗職工對當前新流行的動物疫病防控知識了解甚少,在遇到問題時束手無策。
基層畜牧獸醫部門工作條件較差,設備陳舊簡陋。目前,全縣、鄉鎮村基層畜牧獸醫站(室)只有少數畜牧獸醫站擁有簡單常規化驗儀器設備,大多數畜牧獸醫站基本沒有任何化驗檢測設備,僅憑感觀、經驗和僅有的體溫計診斷疾病,最基本的工作條件無法保障。
由于工作難度大,待遇低,特別是村級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人員目前每月每人才得40元,有兩個人的大村只得20元。由于工作報酬偏低,致使隊伍不穩定,工作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動物防疫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全縣對動物防疫工作經費雖然列入了財政預算,并逐年有所增加,但防疫基礎設施建設,防疫物資的配備,疫苗運輸保管、免疫注射補助和防疫宣傳等經費未能給予及時配套和妥善解決,特別是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補助過少極大地影響了基層動物防疫的工作效果。
免疫接種不可避免地有不良反應發生,有時可導致動物死亡,免疫反應損失補償不能及時到位,給防疫工作帶來負面影響。一些農戶的防疫意識本來就很淺薄,如果因免疫注射反應造成動物死亡,而不能及時給予賠償或得不到補償,就會嚴重挫傷養殖者的防疫積極性,給以后的防疫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并可能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假耳標的沖擊,獸用生物制品的泛濫,嚴重影響動物防疫工作的有序開展。耳標和獸用生物制品是國家控制的重要物資,實行定點生產、逐級供應和許可證制度,但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圖,采取極其隱蔽的手段銷售獸用生物制品及假耳標,嚴重擾亂防疫秩序。
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 《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的普及教育和宣傳活動,努力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促進廣大人民群眾增強貫徹實施 《動物防疫法》的參與意識和守法意識。
建議高度重視動物防疫工作,加大領導力度和工作力度,把免疫接種和疫病防控工作抓實抓牢,特別是對邊遠山區的防疫、檢疫、監督工作要高度重視,不留死角,不留后患,對病死畜禽要嚴格按GB16548-2006規程作無害化處理。
針對動物防疫隊伍人員多、年齡偏大、正規教育偏少、知識老化現狀,定期舉辦動物疫病防控技能培訓班,組織參加技能鑒定考試,以獲取 《動物防疫員證》和 《動物檢疫員證》為標準,擇優錄用人才。另外,對取得高級職稱的人員要加以重用,鼓勵他們發揮所長,實行帶班制。以此,加快人才與知識的更新,提高整體素質,以適應新形勢動物防疫工作要求。
切實加強基層動物防疫設施建設。為適應目前養殖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多渠道集資金,積極爭取上級專項經費的投入,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動物防疫辦公和診療用房、冷庫存、冷藏設施及儀器等問題,改善設施,添置辦公及防疫設備,提高基層防疫能力,抗擊防疫風險;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問題上,每個行政村配足1名以上村級防疫員,落實村級防疫員的人員及經費,政府部門應切實負起政府職責,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檢疫和監督管理及村級防疫員補貼等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以刺激村防疫員的積極性,提高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
建水縣基本上完成了獸醫體制改革,對系統內的屬自收自支還未完全納入財政供養的人員實行公開考聘,2008~2011年每年均有80人經過考試合格后得到聘用。上級有關領導應進一步加快獸醫體制改革的各項后續工作,逐年將全部人員納入財政供養,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確保隊伍的隱定。
統籌合理安排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資,對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撲滅過程中,政府應當依法給予當事人補償;采取有效措施,對從事動物疫病預防、檢疫、監督檢查、現場處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觸動物疫病病原體的人員,給予應有的衛生防護;建立動物免疫反應損失賠償制度,國家可實行中央、地方財政分級負擔或者動物防疫部門在疫苗招標中與生產廠家鑒訂免疫反應損失賠償合同的辦法,對養殖者因免疫接種反應造成動物癱瘓、死亡等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助,并及時到位,以化解動物免疫注射的風險,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發揮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職能,加強防疫監督檢查、違法處罰力度。從源頭抓起,采取嚴格督查與常抓不懈等手段,采取明察暗訪相結合的辦法,堅決鏟除非法經營獸用生物制品和倒賣假冒耳標的窩點,依法合理使用生物制品和耳標,維護動物防疫部門和動物飼養者的利益。
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與鄉鎮政府部門及鄉鎮畜牧獸醫站的主要負責人鑒訂 《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狀》,把動物防疫工作列入日常的議事日程,進一步強化政府及部門領導的責任意識,強化防疫負責人的思想意識,增強防疫責任心,主動地抓好防疫工作。認真落實 《動物防疫法》各項保障措施,將動物防疫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計劃內容,實行動物防疫不合格,堅決撤換有關責任人的一票否決制。切實幫助基層畜牧獸醫站解決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充分調動和發揮基層防疫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動物防疫工作的基礎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