釧志萍
(云南省永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672600)
永平縣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現狀與建議
釧志萍
(云南省永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672600)
近年來,動物檢疫工作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拄,這不僅是—項法定技術工作,而且是一項強制性的行政措施,更重要的是帶有典型公益性職能。結合永平縣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實際,對該縣當前檢疫監督工作的基本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簡要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今后規范檢疫監督工作提供參考。
目前永平縣畜禽養殖戶規模小,養殖分散,鄉鎮畜牧檢疫執法人員無法對其實施集中檢疫。縣城相對好一點,有一個生豬定點屠宰場,但屠宰場年屠宰量只有12718頭左右,也無法滿足屠宰檢疫的需求,加之該縣檢疫人員不足,檢疫工作危險性高,使動物檢疫監督工作難度加大。
作為一個山區縣,交通和信息閉塞,消費者觀念落后,因此對于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動物產品禁止銷售、食用很不理解,認為祖祖輩輩都吃過來了,也沒見死過幾個人,造成了檢疫和不檢疫一個樣,檢疫不合格的肉食品對人體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導致私屠濫宰現象時有發生。
(1)檢疫的設施設備不健全,以眼看和經驗為主,只要是“看得過眼的”,最后的程序就是收費。形成“不檢只收費”,給其留下“膽大妄為”的發展空間,逃避檢疫、少交費或抵制不交費已經司空見慣。助長不正之風,給市場造成不安定因素,留下隱患。
(2)滋生違法違規現象,屠戶有空可鉆,不正渠道來的、不健康肉品等堂而皇之上市銷售,接受檢疫執法人員的“眼看”補檢。
(3)部分個體屠戶在屠宰點上宰殺1頭豬肉,再將自己在家中殺的豬肉(病死豬肉)摻在其中一起銷售,以帶檢疫印記標記的肉做幌子,蒙騙消費者,逃避檢疫和國家稅費。
有些動物檢疫員、監督員法制觀念淡薄,法律知識膚淺,不按程序執法,違法行政,對當事人的疑問不解釋,只是命令式地要求經營者履行交費或停止經營、接受處理等義務。隨著畜牧業較快發展,生豬存欄量大幅增加,調運動物及動物產品十分頻繁。檢疫員在實施產地和屠宰檢疫工作中,貨主或畜主時常因交費問題與檢疫員有抵觸情緒,使逃檢、漏檢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檢疫費收取較困難。
對經營未經檢疫的動物或動物產品者,只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對未售出部分進行補檢,而無其他更嚴厲的處罰規定,在某種程度上甚至縱容了違法的發生。現實工作中逃避檢疫,拒絕檢疫,違法者軟磨硬抗,或不予理會,甚或大打出手,辱罵、毆打執法人員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隨著獸醫管理體制的逐步理順,要加大投入力度,構建必要的畜禽檢疫執法專用設施設備:配備專用執法車輛、檢疫箱等專用設備;爭取如“畜產品安全體系”等項目的建設,完善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監測,強化監督職能。
鄉鎮畜牧獸醫站進行相應改革,把畜牧獸醫站的綜合職能細化,分離出獨立的動物檢疫執法機構。
在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所的依托下,整合現有畜牧行政執法人員,按照“統一、高效、方便操作”的原則,結合鄉鎮機構改革,組建鄉鎮級畜牧行政執法機構。結合實際,每一機構負責一個或幾個鄉鎮的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由縣政府統一定編定員,納入財政全額預算,實行縣級垂直管理。
落實監督責任制,認真開展監督考核評議,對違法執法的人員進行過錯追究,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建立執法人員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對在執法過程中因公殉職、因公受傷、受打擊報復的人員,做出明確的處理規定,使執法人員敢于放心依法執法。
(1)對已建設的逐步完善管理方式,按照“企業不能自行檢疫”的規定,現有定點屠宰場無論變為何種性質,都必須在檢疫部門的嚴格監控檢疫之下。
(2)對未建屠宰場的鄉鎮,結合實際,按照標準,采取招商引資等辦法建立和逐步完善定點屠宰場(點)。
(3)對私屠亂宰、逃避檢疫的,由畜牧行政執法人員嚴格監督檢查,進行嚴肅處理;對自食畜禽和被淘汰老母豬要制定合理化的處理方案。
(4)理順、建設轄區內活畜禽交易市場,統一上市交易、集中檢疫、規范收費。
通過電視、報刊、雜志、宣傳欄(畫、標語)、建設“基層畜牧網”、舉辦培訓班等方式,擴大宣傳面,樹立“基層畜牧”形象,宣傳基層畜牧執法。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把貫徹 《動物防疫法》,加強檢疫監督執法工作,確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當作一件事關老百姓身體健康的大事,進一步完善產地檢疫制度,加強報檢制度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