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香 楊國平
(云南省瑞麗市畜牧獸醫局678600)
動物疫病的主要防治技術
李翠香 楊國平
(云南省瑞麗市畜牧獸醫局678600)
隨著新疫病的不斷出現,病毒的變異,以及多種病菌的混合感染,使得動物疫病變得越來越復雜,發病率和病死率不斷增加。嚴重威脅著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現在僅靠防疫注射已不能控制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因此,只有全方位做好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才能確保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從獸醫衛生防疫制度建設、監測技術、動物衛生監督和科學驅蟲等方面敘述動物疫病防治技術。
在養殖場大門口、生產區入口設置消毒池。大門口的消毒池長為機動車車輪一周半,以上深度超過車輪一周以上,生產區入口的消毒池的深度接近雨鞋的高度。
進入生產區前到消毒室更衣、換鞋后,在紫外線燈下照射10~15min,然后用消毒水洗手。經過全面消毒后,才能進入生產區。
禁止飼喂不清潔、發霉或變質的飼料;對新購的原料要嚴格查驗,對庫存的原料要常看是否變質。另外,不喂外面拉來的泔水和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畜禽副產品。
畜禽舍每天早、晚各一次清糞,沖刷廄舍。另外冬天要防寒保暖,雨季要防暑防潮。
豬舍還必須用火焰噴燈殺菌和寄生蟲卵。廄舍空隔5d后,才能補欄。
也稱預防性消毒,此類消毒一般3d進行一次消毒,每1~2周還要進行一次全面大規模的消毒,采用兩種以上的消毒藥交替使用。畜舍地面、墻壁可用噴射火焰消毒。
在發生傳染病時,為了及時消滅剛從傳染源排出的病原體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在最后一頭患病動物解除隔離、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區解除封鎖之前,為了消滅疫區內可能殘留的病原體而進行的全面徹底的大規模消毒。
每季度科學、系統地開展一次流行病學調查,以及時了解動物疫情動態和做好科學的防控措施。
每年上、下半年各進行一次抽樣監測。通過樣本監測,可及時了解潛在的疫病,從而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樣本的監測結果進行分類統計,綜合分析來評估疫情發生的可能性。
對免疫動物產生抗體后,隨機抽檢抗體水平。如果抗體合格率低于70%,則必須補免,以確保免疫合格率達標。
對免疫抗體不合格的動物,補免后再次抽檢。若仍不合格者,應核查其原因。首先追查冷鏈環節,若該環節正常,則進一步追查免疫接種過程,若一切操作符合規程,則最后就要檢查生物疫苗是否有問題。
對每季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進行科學、系統地分析評估,對可能發生的疫情及時預警預報,采取防控措施;對疑似疫情及時按應急方案進行處置。
對免疫質量要進行客觀評價,對免疫抗體合格率偏低的,要及時進行免疫效果分析,科學查其原因,以確保動物免疫接種在疫病防控工作中的有效性。
大多數致病菌為條件性致病菌,在環境突變、各種應激反應發生時,可誘致病菌的發病。疫病發生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動物相互接觸后發病傳染。因此,要加強飼養動物的日常衛生檢查,嚴格執行動物及其產品的衛生監督工作,以防止引入帶菌(毒)動物及其產品,是有效防控動物疫病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應在當地豬群中寄生蟲病流行狀況調查的基礎上選擇最佳驅蟲藥物,適宜的時間以豬球蟲、蛔蟲等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進行驅蟲,使產下的仔畜不被寄生蟲感染。
在已控制或基本消滅寄生蟲的豬場(或散養戶),當引入豬時,應對外來豬先隔離飼養、進行糞便檢查。若檢出寄生蟲則應驅蟲后5d才能并群飼養。
對驅蟲和驅蟲后的糞便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總之,動物疫病的預防不能僅靠單方面的防治措施,必須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