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寧夏同心縣草原工作站751300)
草原生態保護補獎對牧民的影響及措施
金花
(寧夏同心縣草原工作站751300)
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是我國建國以來對于草原生態保護的一項重要措施,對于該政策來說,其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而實施時間卻較短,在實際運行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本文中將就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對牧民的影響進行一些研究與分析。
草原;牧民;政策;影響;生態保護;補獎機制;對策措施
草原退化是我國目前所面臨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如何對我國的草原進行保護性的利用以及合理的開發則成為了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對此,我國提出了草原生態保護的補獎機制,其具有覆蓋面廣、資金規模大的特點,受到了牧民的廣泛擁護。但是,由于我國草原原住民一直是以游牧經營的方式生活,在補獎機制出臺之后是否對其日常生活產生了影響,則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一項內容。
在補獎機制中,其以草畜平衡以及禁牧等方式來起到保護草原生態的作用,而這種規定則意味著牧民必須轉變以往的生產方式,并從以往的放牧方式轉變為飼養的形式。而這種情況的存在,則對牧民的圈養草料問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對于草原畜牧業來說,飼料的購置對于草原牧民僅僅具有補充性的作用,并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牧民的放牧草料問題,這就會使牧民所飼養的牲畜數量一旦超過一個值,就會使其所具有的邊際效應下降,對于牧民畜牧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1]。
我國草原的牧民就是以放牧為生,其總收入中有80%以上是來自畜牧業,可以說是草原牧民保證生產生活穩定的重要基礎。而隨著補獎機制的出現,使得牧民現今的收入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在牧民總收入中,其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以及勞動報酬收入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對居民總收入依然處于一個補充的地位。
目前來說,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依然為畜牧產品,如果牲畜的數量減少,就會直接使牧民的總收入減少。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物價水平的不斷上漲,也使得牧民自身的生活以及生產成本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雖然在我國現今的補獎機制中無論是規模還是力度都高于以往其他保護項目的水平,但是依然不能夠滿足牧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需求。對此,就需要我國的有關部門在密切聯系牧民實際的基礎上適當的提升原有補償標準,并以隨著當地人均收入逐漸提升的動態補助方式對草原原住民提供基本經濟保障,以此來更好的滿足牧民的生產生活需求[2]。
近年來,我國一系列補償政策的出臺對于牧民收入的增加、草原畜牧業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出現了牧民對于相關補貼產生依賴性心理的情況。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國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當地牧民實際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主動性,沒能對其所開展的生態以及生產活動進行良好的引導。對此,就需要我國能夠在以往機制方式的基礎上采取國家資金支持和地方財政投入等方式,對不同類型的草原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明確生態補償責任,延長補償期限,并在政策制定時能夠充分的發揮牧民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為維護草原生態良性發展、解決草原生態安全奠定基礎。
在上文中,我們對于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對牧民的影響以及解決措施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我們能夠充分聯系當地牧民實際情況,在滿足牧民生活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補獎機制,為更好地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1]烏云,娜仁高娃,田瑞芳.呼倫貝爾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4-16.
[2]我區有關部門赴內蒙、寧夏進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工作考察[J].新疆畜牧業,2010(12):58-58.
金花(1973.1-),女,回族,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人,畜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