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友(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下雷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32300)
一例牛胎衣不下的診治體會
陳志友(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下雷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32300)
牛胎衣不下是養牛業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通過實施手術剝離胎衣、對癥藥物治療、提高病牛免疫力等措施,讓患病母?;謴徒】?,保全犢牛的生命活力,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牛;胎衣不下;診治體會;病例
母牛產后胎衣不下主要是因為胎膜停滯,分娩后胎膜不能在正常的時間內排出,包括部分胎衣外掛于陰門之外或胎衣完全不隱藏于子宮內,是養牛業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尤其是在當下農村養牛業中時有發生。當發現母牛產后胎衣不下時應盡早求助于有資質的獸醫工作人員,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胎衣腐爛的程度較快,母牛抵抗力下降,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系數增加,為防止出現意外應盡早手術治療。筆者從事獸醫工作多年,對牛胎衣不下的診治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此總結供同行參考。
2014年7月中旬,一養殖戶給筆者來電告知,說其母牛已經產仔2d了,奶水較少,也不吃食,沒精神,而且胎衣一直外露于陰門之外,用手一扯,胎衣斷了一截,并發出難聞的氣味,上面布滿了蒼蠅、蚊子,希望筆者前去處理。
筆者來到養殖戶處,遠遠就已經聞到一股腐敗的惡臭味,到處是蒼蠅亂飛,發病的母牛被栓在三輪車旁毫無精神,外露的胎衣已成紅褐色,粘滿了牛糞并開始腐化分解,沒奶喝的犢牛有氣無力,只能哀叫。
筆者建議畜主先去購買牛羊代乳品來喂養沒有母乳吃的犢牛,以防止犢牛因營養不良造成夭折或變成僵牛。
對母牛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首先利用栓牛的農用三輪車靠墻,擺成V字形,把牛栓在車與墻中間,讓牛無法動彈,用一根繩子連著車子拴住牛的一只腳,手術時站在被栓腳的一側,以防止牛后踢,保護手術者。牛保定好之后,手術者要戴上雙層的長袖塑料手套,戴好口罩,用10%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的聚維酮碘溶液清洗牛的外陰。接著沿著胎衣慢慢將一只手伸到牛的子宮內最里面,這樣容易剝離,胎衣殘留較少,病牛恢復較快。另一只手輕拉擰成繩狀裸露的外在胎衣,子宮內的手要輕輕剝離胎衣,動作要輕微,不可蠻干,當母牛出現因疼痛出現努責或不安時要停止剝離,待母牛安靜下來時再行剝離手術。當剝離胎衣手術完成后應對子宮進行復位,并檢查有無殘留的胎衣碎片。在整個手術剝離過程中畜主必須不離不棄,全程陪伴,主要是為了安撫病牛,為順利手術創造有利條件。
手術過后要進行藥物治療,以達徹底根除病原,恢復健康的功效。首先是用高錳酸鉀溶液或聚維酮碘溶液清洗牛的外陰及胯部以下,然后用潔凈水再沖洗干凈,最后用干凈的毛巾或紙巾擦干凈。接著用50ml的針筒配200~300ml的青鏈霉素(800~1000萬單位)溶液,利用輸精管緩緩注入子宮內,達到消炎的效果,連用2d,效果最好。最后在用30%的鹽酸林可霉素按0.1ml/kg牛進行頸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3~4d,另一側頸部肌肉注射魚腥草注射液,按0.1~0.2ml/kg牛肌肉注射,連用3~4d,主要是起到消炎,消除子宮各種炎癥及催乳的效果。
母牛在病情恢復期最好多投喂精飼料,如玉米粉、麥皮、黃豆漿等,同時提供新鮮的草料及充足的飲水,在飲水中投入含有多種營養元素的牛羊甜磚以及益母草粉劑,最好是連用7d以上,幫助病牛盡快恢復健康。
通過上述的治療后,病牛第二天開始進食飲水,體溫稍有偏高,第四天體溫開始正常,進食飲水也趨于正?;诹扉_始正常泌乳,犢牛健康良好。
對于農村單個養殖戶來說,預防牛胎衣不下最好是多放牧,讓妊娠母牛多運動,在配種前先行驅蟲,懷孕后可以適當補鈣及其他微量元素等。妊娠母牛不能長時間進行耕作,以防過度勞役造成流產。養殖環境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安靜,在夏秋季要滅蚊蟲,防止妊娠母牛貧血、營養不良造成胎衣不下。母牛分娩后最好進行魚腥草注射液的肌肉注射,起到排毒、消炎、催乳的效果,胎衣在產后12h內未脫出的應立即求助于獸醫工作人員到點處理,不能盲目的拉扯胎衣,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給獸醫人員的診治帶來不便。
陳志友(1971.2-),男,中專,助理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