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政李兵
(1,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27000;2,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紅土農技推廣站 727000;3,陜西省漢中市勉縣黑河豬種豬場 724200)
高致病禽流感流行特征與應對措施分析
朱軍政1,2李兵3
(1,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27000;2,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紅土農技推廣站 727000;3,陜西省漢中市勉縣黑河豬種豬場 724200)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種人獸共患的烈性傳染病,在禽類感染此種疫病后發病急、傳播快、發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高致病性禽流感除直接影響養禽業的發展,還影響禽類產品的安全和影響國際、國內貿易,另外還會引起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文章就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應對措施進行闡述,以便更好的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
禽;人獸;高致病;禽流感;流行特征;應對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流行性的A型禽流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傳染病。禽流感病毒還可以通過禽類的消化道、呼吸道、唾液等方式傳染給人群,不僅可致易感禽類極高的死亡率,甚至還可引起人的感染,感染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患者死亡,對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威脅。我國將高致病性禽流感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強制要求政府對疫點或疫區內的所有禽類進行強制行撲殺,這樣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并撲滅疫情,確保養殖戶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安全,這一措施雖然有效地阻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進一步蔓延,但也給養殖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下面就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應對措施進行闡述。
從1959年以來,全世界范圍內共計爆發了39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到了90年代以后,國外高致病力禽流感的疫情的頻頻爆發,疫情范圍不斷擴大,不斷侵襲著整個世界養禽業,尤其2004年亞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發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我們除了應該關注那行已經導致禽流感大范圍爆發的H5、H7亞型病毒外,還應該關注其他具有高致病力特征的亞型禽流感病毒。如在1979年英國的火雞、1993年在新加坡的鴨中分離得到的H10禽流感病毒株和1998年在中國分離到的H3N8毒株,它們均屬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
我國爆發禽流感疫情比較晚,而且疫情的情況遠較歐美等地區嚴重,我國香港在1997年爆發了禽流感疫情,在這次疫情中,大約有150萬只雞、鴨和鵝等家禽被補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000萬港元,特區政府用于對養禽戶的經濟補貼達到了10億港元,而且這次疫情開創了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并引起感染患者死亡的先例。2004年1月我國的廣西省隆安縣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而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我國就有16個省市自治區,超過40個縣、市(區)也爆發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這次疫情的病毒株經鑒定為H5N1AIV。到2004年3月16日所有49起疫情的疫區全部解除封鎖。這次禽流感的爆發共有143084只家禽受感染,政府強制捕殺了疫區內9016316只家禽,并對14015884只雞進行免疫,給疫區的養殖戶造成了無法估計的經濟損失。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的家禽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病或死亡,體溫驟升,精神萎靡,呼吸不暢,家禽的頭部會發生明顯水腫,家禽的腳爪或鱗片出現血絲,受感染家禽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超過90%,某些易感禽類如雞鴨的病死率甚至為100%。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在1~7d之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通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體溫升高到39℃以上,同時伴有感冒發燒的特有癥狀,全身無力,有一部分的患者還會有惡心、肚子疼、拉稀等消化道癥狀,病情嚴重者如果醫療不及時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被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家禽的分泌物或其排泄物污染的飼料、墊草、飼養器具等均可成為病毒株的傳播媒介,一旦健康家禽接觸或者使用這些被污染材料,會導致禽流感病毒進一步擴散;健康人群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帶有病毒株的家禽肉制品也可能會增加禽流感病毒感染傳播的幾率。
HPAIV主要是通過被感染家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空氣通過家禽的呼吸道而間接擴散。
禽流感病毒也可以通過水禽或者候鳥的遷徙運動,從一個區域傳播到另一個區域,從而導致其跨區域傳播。
采用生物安全模式,用“養-防-檢-殺”4個字來概括。實行規范化的管理,要求企業必須制定一系列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即有效控制疫病進入養殖場最可能的途徑,控制養殖過程中可能造成危害的各個環節:引進禽類時加強入境檢疫,不能從疫區引進禽類;防止飼料和飲水成為某些感染的來源,選用無污染的顆粒飼料,對飲水進行水質檢查,確保無污染;養殖場的布局、設施合理,做好糞便、污水的清除工作,定期進行消毒,并實行全進全出制;加強獸醫衛生管理和檢疫,定期檢測;盡量避免外來人員的參觀;疫苗接種作為防控重要措施共同進行。
養殖場應嚴格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要求,采用H5亞型的禽流感疫苗,及時對家禽場的家禽進行免疫接種。要求對不滿2個月出欄的家禽要至少進行一次禽流感的疫苗免疫,對2~4個月齡出欄的家禽要至少進行2次禽流感的疫苗免疫,對于養殖時間超過4個月家禽應該進行3次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目前,國內禽流感疫苗的生產廠家比較多,生產廠家要嚴格控制疫苗的質量,對某些心存僥幸心里的養禽戶,需要我們政府相關機構加強對養殖戶的免疫操作培訓、加大禽流感免疫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從事養殖人員的規范化防疫意識。
因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毒源都在動物身上,尤其是常見的家豬和雞,要求養殖場必須建立全面的家禽疫病防控體系,尤其是加強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建立動物疫病防控體系主要是針對農村散養的家禽及交易市場的活禽。相關人員必須定期對轄區內的家禽動態和疾病進行全面的檢查,一旦發現患病的動物就要第一時間進行治療,病情嚴重的話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病死的禽類進入市場;同時關注那些與患病家禽接觸密切的人員動態,看他們是否有感冒癥狀出現,體溫是否上升,是否需要就醫等。
養殖戶要定期對家禽開展免疫檢測,同時轄區政府要加強動物疫病監測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增購疫病監測相關設備;建設動物疫病防控的“三支”隊伍:動物流行病學的調查隊伍、動物疫病監測的采樣隊伍、動物疫情的巡視隊伍;同時建立疫情的預警機制。必須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發要做到有預示的宣傳;如果轄區內發現疫情相關人員要加強檢測力度,確定其檢測范圍和檢測方法的正確性,力爭消滅病毒源,如果發現陽性家禽必須第一時間進行無害化處理,并發文停止活禽的市場交易。
如果養禽場發現或懷疑養殖的家禽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相似臨床癥狀發生時,應該積極主動向當地的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進行疫情的報告,養殖場或個人不能自行私下處理,要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處理,各部門一起盡力把病禽控制在最小的數量,控制最小的疫區范圍,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嚴令禁止養禽戶或不法的商販瞞報疫情或者倒賣病死的禽類,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一旦報告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得到確認,疫區內部門必須按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 《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的規定對疑似受感染的病禽進行隔離和封鎖,當確診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主管部門要馬上劃定疫區。我國政策是將疫點周圍半徑3千米的范圍劃定為疫區,在疫區內家禽必須全部撲殺,而且撲殺后的家禽要先焚燒后再進行掩埋,養禽戶要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采取的有力措施。
監管部門要對疫區內被污染的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同時,第一時間建立免疫隔離帶,對疫區周圍5千米內所有的易感禽類進行禽流感疫苗的緊急免疫接種;對于疫區內所有病死家禽、被撲殺家禽、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器具、飼料和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的處理。對疫區內所有用具、家禽舍所、員工的宿舍、疫區內道路等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程序。對于清洗消毒所產生的污水要進一步做無害化處理。
朱軍政(1967.3-),男,大專,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防疫、檢疫、動物衛生監督、動物疫病防控、農技推廣等工作,特別致力于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應用和推廣、動物疫病監測等工作。近幾年重點在豬病混合感染、動物疫病漸進式控制路徑在牛羊布魯氏菌病防控中的應用項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