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向紅(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063600)
雛鵝飼養管理要點
才向紅(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063600)
要想養好雛鵝,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必須選擇那些大小適中,卵黃吸收好,臍部收縮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聲洪亮,活潑,眼睛明亮有神且靈活的健康雛鵝。重量較輕或較重,臍部收縮不良,卵黃吸收欠佳,呈現大肚臍或釘臍或帶有血污,叫聲尖而低沉,毛干燥,眼睛無神,這些小鵝難以飼養,應予淘汰。此外在飼養管理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剛出殼的雛鵝絨毛稀少,自身調節體溫能力差,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所以必須控制好溫度,一般7d以內的雛鵝溫度為26~29℃,以后每周降低2~3℃,21d后可降至自然溫度。溫度適宜則雛鵝均勻散開,安靜、活動自如,吃食和叫聲正常,羽毛光滑整齊。
濕度過高或過低均影響雛鵝的生長發育,育雛室濕度一般1~2周齡為55~60%,2周齡后調至50~55%,同時視溫度高低調整濕度。一旦濕度不適宜,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甚至引起死亡。
雛鵝新陳代謝旺盛,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糞便,產生硫化氫和氨氣等有害產物,需要及時排出,防止雛鵝氨中毒。通風換氣可以保持鵝舍空氣流通,使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降低,保持空氣新鮮和舍內氣味的正常。方法是在晴天中午進行,先提高室溫1~2℃,再慢慢開啟門窗,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到雛鵝身上,以免受涼感冒。
雛鵝飼養要有一定的空間,稀疏適宜有利于雛鵝正常生長發育。合理的飼養密度為:第一周每平方米放25只,以后每周減少5~10只,21日齡后,每平方米以4~5只為宜。要將強弱雛、大小雛、病雛等分開飼養,使雛鵝生長均勻一致。
雛鵝出殼24h后即可開食。開食前先飲水,飲水中加放少量葡萄糖或維生素,以利于清理腸胃,排除胎糞,供給營養。開食可以選擇雛鵝配合飼料或顆粒碎料,加少許切碎的青綠飼料,摻入適量水,以捏得攏、松手后散開為度。雛鵝會采食后,就將飼料撒在竹席或塑料布上,讓鵝自由采食,每日喂6~8次,少喂勤添。開食料要營養全價,避免營養不良的發生。
雛鵝養到2周后就可以放牧了。要選擇晴天無風雨時,在附近草地上放牧,讓雛鵝啄食青草,曬曬太陽,適應外界環境。開始每次放牧1h為宜,隨著月齡的增加,逐漸延長放牧時間。
在飼養雛鵝時,混合感染經常發生,應特別重視防疫工作,嚴格按照雛鵝的免疫程序進行防疫接種,有效防止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1日齡注射小雛鵝瘟高免“三聯”血清或小鵝瘟高免血清,每只肌注均為0.5~1ml。有母源抗體的雛鵝暫不注射。7~10日齡,每只鵝注射小鵝瘟疫苗0.5ml。10~14日齡,每只鵝注射副粘病毒、鵝疫二聯油苗0.3~0.5ml。2月齡時每只鵝注射禽霍亂滅活苗1ml,同時接種H5亞型N28株禽流感滅活疫苗。經過上述方法防疫后,可基本保證鵝至出欄時的健康。有條件的還可注射一次禽出敗菌苗,預防禽出敗,此外還要防治小鵝流感和仔鵝副傷寒等病。
經常打掃場地,更換墊料,保持育雛室清潔干燥。每天清洗飼槽和飲水器,消毒育雛環境。要防止鼠、蛇等敵害動物傷害雛鵝。經常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抗菌素、驅蟲藥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飼喂雛鵝,提高鵝的抗病力,預防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