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立(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25300)
雞壞死性腸炎的診治
馬成立(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25300)
2013年6月建昌縣一養雞場4月齡蛋雞突然發生了以排暗黑色稀便、間或混有血液的疾病。該病病雞發病急、精神萎頓、羽毛蓬松、食欲減退或廢絕、病程短,病雞1~2d即死亡。經過臨床觀察,初步診斷為雞壞死性腸炎。
為了進一步診斷,立即對病雞進行病理剖檢,可見病雞皮下濕潤,嗉囊中有較多液體,僅有少量食物,剖開剛剛病死雞的腹腔后,即可聞到一般疾病少有的腐臭味。腸道病變明顯,尤以中后段腸道嚴重,只見腸道表面呈灰黑色或烏黑綠色,腸腔擴張,充滿氣體,腸壁粘膜充血,增厚,有的有少量出血點。腸內容物有泡沫,呈液狀。病程稍長的,剖開后,腸內容物呈淡黃色或污紅色,腸壁散在有大小不等的土黃色壞死灶,有的腸內容物呈絮狀團塊。嚴重病例腸壁增厚,內容物水樣,有泡沫,粘膜成彌漫性土黃色,表現為深層壞死的炎癥變化。
剖檢后,采集腸內容物做樣本,在實驗室中涂片、染色、鏡檢,鏡下可見革蘭氏染色陽性、粗大有芽孢桿菌,芽胞體呈梭狀,有莢膜,無鞭毛。在培養基中培養時,對營養條件要求不苛刻,厭氧生長,菌落整齊,生長快,在牛乳培養基中可形成洶涌發酵。在血平板上行成雙層溶血環,內環完全溶血,外環不完全溶血。其它梭菌有周身鞭毛而不形成莢膜。至此,可斷定病原菌為產氣莢膜梭菌,即魏氏梭菌。
(1)雞壞死性腸炎是由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雞對本病易感,本病病原菌在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主要在糞便、土壤、灰塵、污染的飼料及腸道內容物中。主要經消化道感染。經過詳細詢問,原來是因為突然改換飼料,飼料中混有變質的魚粉,加之飼養密度過大,環境衛生差,使該病原菌進入腸道大量繁殖,引起了本病的發生。
(2)確診后,立即停喂變質飼料,并對全群雞投藥進行治療,采用青霉素飲水,連用4~5d,同時改善飼養環境,降低飼養密度,并對雞舍進行了徹底的消毒后,控制了本病的發展,死亡率僅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