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玲(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123005)
肉雞腹水癥的綜合防治
韓艷玲(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123005)
肉雞腹水綜合癥,又名“心衰竭綜合癥”或“高海拔”病。以腹部膨大,剖檢腹腔內有大量淡黃色液體,心臟衰竭,心包積液以及肝臟、腎臟的病變為特征,主要發生于肉用仔雞。由于它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理復雜,一旦發病,很難控制,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只能針對病因,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減少腹水癥的發生和帶來的損失。
引起的原因有:日糧中能量水平過高或高蛋白低能量;維生素C、A、B6、E等缺乏,飼料中納的含量過高,硒的含量不足;呼吸系統和肝腎等疾病;雞舍中氨、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長期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長期使用二氯聯苯化合物,呋喃唑酮等損害的藥物。另外,雞的品種和年齡也有關系。
最急性型患雞多突然拍翅倒地死亡,急性型腹水癥,肉雞精神不振步樣異常,肉冠發紺,腹部膨大,腰部凹陷,蹲地不愿走動呈企鵝狀。觸診腹部有波動,腹上側松弛,下側緊張,聽診有擊水聲,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叩診腹側下部水平濁音,上部膨音,雞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羽毛蓬亂,生長停滯,便秘下痢交替出現,可視粘膜發紺,抓雞時突然抽搐死亡。
剖檢肺部有不同程度損傷,鄰近部位有白色血凝塊,心肺擴張,以右心室最為明顯,肝臟損傷、硬化,肝葉邊緣變厚,脾萎縮,腹腔積有大量液體,呈稻草色或淡紅色,全身各器官均伴有淤血。
出現典型癥狀的雞多以死亡告終,癥狀較輕的即使能耐過,也因屠宰等級降低而失去飼養價值。因此,對此病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只有針對病因,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該病。
由于肉仔雞早期階段生長速度快,腹水癥敏感性高,因此,采用早期限制飼料,能減緩肉仔雞的某個特定生長階段的生長速度,其依據原理是維持肉雞肌組織(需氧者)和心臟能力(供氧者)兩者間均衡生長的速度,從而減少腹水癥的發生。
隨著規模化養雞業的蓬勃發展,顆粒飼料飼喂肉雞日益增多,但顆粒飼料能加速肉雞生長,一些促生長因子又能增加氧的需要量,從而導致腹水癥。
在冬、春季節由于天寒取暖(特別在用煤爐供暖雞舍),容易造成雞舍通風不良,并積聚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氣以及塵埃,使肉雞長期處于缺氧,導致心、肺功能障礙并繼發腹水。
飼養在室溫13℃以下的肉雞,57日齡時發生右心衰竭,腹水癥的死亡率42.4%,而室溫升到23℃以下時,肉雞死亡率降至29.6%。由于低溫能提高代謝率,從而增加氧的消耗和血流量,導致心臟負擔加重而引起腹水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