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英(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45006)
動物產品中獸藥殘留的原因及控制對策
張紅英(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45006)
獸藥在畜牧業生產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廣泛用于動物疾病的防控中,給畜禽生產帶來巨大的收益,但由于不規范使用獸藥,致使很多畜禽產品中獸藥殘留超過國家限量標準,對畜產品質量安全形成嚴重的影響,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存在重大的危害,對畜禽養殖業健康可持續性發展構成嚴重的制約,因此必須對其發生原因做一研究并探索有效的控制措施。
獸藥殘留;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獸藥是畜牧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生產物資,被廣泛應用于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生產中,大大推動了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但隨著獸藥被廣泛使用,隨之而來的獸藥殘留問題,引發國內外普遍關注,成為食品安全熱點關注問題,不僅獸藥殘留直接對動物性食品安全質量造成巨大影響,還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巨大的危害,嚴重制約著養殖業可持續性發展。本文將對目前獸藥殘留的現狀、危害以及影響動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做一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監控措施。
在對動物進行疾病治療或預防的過程中不能規范的使用獸藥,不能正確的遵守休藥期和棄乳期,部分養殖戶單純的追求利益,不嚴格按照要求執行休藥期、休藥期過短、錯誤用藥等,從而導致藥物殘留。有意用藥掩飾臨床癥狀逃避檢查、濫用獸藥使用劣質獸藥也是造成獸藥殘留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部分不法養殖戶為提高畜禽飼料的轉化率和瘦肉率,在飼料中違規添加違禁藥物,造成畜禽體內藥物殘留超標,還有部分養殖戶在治療畜禽疾病時不能按照要求進行用藥,致使部分藥物吸收、代謝不完全,部分藥物通過糞尿排泄體外,造成飼料和飲水等污染,該污染源又通過食物鏈富集于動物體內,造成獸藥殘留。
不少動物性食品在加工和貯存過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現象,部分加工經營者,為使畜禽產品外觀鮮麗,非法使用香精、芒硝、漂白粉、堿粉或色素等添加劑,還有甚者非法添加抗生素來保鮮,導致畜禽產品在加工環節再次遭受污染,嚴重危害肉品質量安全。
在診療過程中錯誤診斷用藥將一些與治療疾病無關的獸藥用于所飼養的動物,或者在不了解情況、不知情時對統一群體動物重復使用同類藥物造成畜禽體內藥物殘留超標。
部分養殖戶為提升畜禽或魚類的生長速度,提高經濟效益,在飼養過程中過量添加激素類,以促進動物生長,還有甚者在銷售或屠宰前夕對病畜禽大量使用藥物,以緩解和消除疾病臨床癥狀,這些現象直接導致獸藥殘留超標,嚴重威脅著消費者的健康。
藥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和廢水均含有一定的藥物成分,如不加處理用該廢水和廢渣飼喂畜禽或排入魚池,可造成畜禽和魚類體內藥物殘留超標,容易發生動物性食品安全污染事件。
在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中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建立科學的免疫程序、消毒流程、用藥流程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規范,確保疾病防控工作合理規范開展。搞好消毒和驅蟲工作,有效消除病原傳播途徑。做好傳染病的早期預防工作,有計劃、有目的適時使用疫苗接種免疫,并按流程進行免疫接種,做好疫情監測工作。通過前期預防工作有效防止動物發生疾病,盡量少用藥,用好藥,是確保畜禽產品中無獸藥殘留,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及時淘汰和處理患病動物,發現畜禽患病應按照要求根據情況及時進行治療或淘汰,對必須用藥治療的,應使用作用效果好、代謝快、毒副作用小、藥物殘留低的獸藥、添加劑或生物制劑。如發生重大的傳染病疫情時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快速隔離、撲殺等措施、嚴防疫情擴散傳播。在對畜禽疾病治療時應規范合理使用獸藥,不得私自用藥,用藥時應有獸醫處方,并注意藥物的休藥期,同時做好飼養過程中的用藥詳細記錄。
動物性食品獸藥殘留監控體系建立與完善是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的保障,該體系可有效的對獸藥和動物性食品產量與質量狀況進行有效的掌控,并對社會提供當前或一段過程的獸藥產品質量狀況和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變化情況,提升畜禽產品質量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在現有的獸藥殘留監測體系的基礎上應積極學習與借鑒國外成功的、先進的經驗,尤其是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技術和經驗,繼續完善和修繕現有的法律法規。繼續加強對各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機構、獸藥殘留檢測機構的建設。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合理的獸藥殘留監控體系。
宣傳教育是提升廣大群眾和飼養者對畜禽產品重要性的重要手段,各級主管部門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刊、互聯網等新聞傳播媒介,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從業者和消費者充分認識到獸藥殘留的危害性,使人們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成為自覺行動,通過教育宣傳,使飼養者提高食品安全生產意識,自覺遵守 《獸藥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嚴格執行獸藥休藥期,嚴禁非法使用添加違禁藥物或未經批準使用的藥物。
加大對新獸藥和獸藥新制劑研究力度,逐漸用高效、殘留量少的獸藥替代殘留量大、易產生抗藥性的要求,減少藥物殘留帶來的危害。加大對開發研究新型獸藥的扶持力度,適當的進行政策傾斜,開發研制新獸藥和獸藥新制劑,用高效、殘留量少的獸藥替代殘留量大、易產生抗藥性的藥物,減輕藥物殘留的危害。重視獸藥、微生態制劑和酶制劑等高效、低毒、無公害的獸藥或藥物添加劑的研制、開發和應用。組織力量進一步開展獸藥殘留檢測新方法的研究,盡快研制快速、準確、簡便的檢測新方法,提高獸藥殘留監測水平,以適應新形勢下監測工作的開展。
食品企業應嚴格按照CMP、HACCP等管理體系,建立良好的動物性食品供應基地,把好質量關。有關部門進行不定期的抽檢,對不合格即獸藥超標產品沒收處理,對嚴重超標企業進行停產整頓。目前飼料中添加藥物極為普遍,經常添加多種成分,而目前能檢測飼料中的少數幾種獸藥,應抓緊研究其他有效的獸藥檢測方法,真正從源頭控制藥物殘留。養殖過程要堅持以 “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需要治療時,要在獸醫指導下規范使用,不得私自用藥,用藥必須有獸醫的處方,處方上的每種藥必須標明休藥期,飼養過程的用藥必須有詳細記錄。
(1)如長期食用獸藥殘留超標的肉食品,這些藥物殘留在人體內富集當達到一定量時會出現中毒現象,國內外已經發生多起食用鹽酸克倫特羅超標的豬肺臟的典型報道。許多藥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如丁苯咪唑、丙硫咪唑和苯硫苯胺酯具有致畸作用;雌激素、克球酚、砷制劑、喹嗯啉類、硝基呋喃類等已被證明具有致癌作用:喹諾酮類藥物的個別品種已在真核細胞內發現有致突變作用:磺胺二甲嘧啶等磺胺類藥物在連續給藥中能夠誘發嚙齒動物甲狀腺增生,并具有致腫瘤傾向;鏈霉素具有潛在的致畸作用。這些藥物的殘留量超標無疑會對人類產生潛在的危害。
(2)動物用藥后,一些性質穩定的藥物隨糞便、尿液被排泄到環境中后仍能穩定存在,從而造成了環境中的藥物殘留。如高銅、高鋅等添加劑的應用,有機砷的大量使用,可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如砷對土壤固氮細菌、解磷細菌、纖維分解菌、真菌和放線菌均有抑制作用。喹乙醇對甲殼細水蚤的急性毒性最強,對水環境有潛在的不良作用。阿維菌素、伊維菌素和美倍霉素在動物糞便中能保持8周左右的活性,對草原中的多種昆蟲都有很強的抑制或殺滅作用。另外,已烯雌酚、氯羥吡啶在環境中降解很慢,能在食物鏈中高度富集而造成殘留超標。
(3)長期濫用藥物嚴重制約著畜牧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如長期使用抗生素易造成畜禽機體免疫力下降,影響疫苗的接種效果;還可引起畜禽內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使以往較少發生的細菌性疾病轉變成為家禽的主要感染病。此外,耐藥菌株的增加,使有效控制細菌性疫病變得越來越困難。
(4)獸藥殘留控制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必須建立行為主體責任制度,健全和筑牢防火墻。發揮社會和輿論的監督作用,多方共同推動才能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張紅英(1961-),女,廣西來賓市人,獸醫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畜禽疾病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