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忠 唐炳紅(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畜牧獸醫站 226521)
疫病防治在農村豬場的問題和對策分析
陳建忠 唐炳紅(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畜牧獸醫站 226521)
當前,農村豬場在疫病防治中面臨不少問題,直接制約了養豬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分析農村養豬場在疫病防治中存在的濫用抗生素、免疫程序制定不科學、技術人員水平不高、疫病診斷條件不完備等主要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辦法和對策。
豬疫病;農村豬場;問題;對策
目前,在農村養豬生產中,大部分是中小規模和散養方式。無論何種方式,由于生產管理粗放,經營理念定位偏差,基礎設施建設檔次低,技術管理水平差等很多因素,疫病防治依然是很重要的工作,存在著不少值得探究的問題,威脅著養豬場的發展。本文重點分析了農村養豬場在疫病防治中存在的濫用抗生素、免疫程序制定不科學、技術人員水平不高、疫病診斷條件不完備等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對策。
抗生素濫用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獸藥生產企業業務技術人員大量推銷獸藥產品,一些養豬場戶為了經濟利益,購進便宜、質量難以保證的產品。目前,幾乎所有豬場無論是在預防或者治療豬病中,都經常在飼料中添加保健藥物,導致細菌對抗生素藥物產生耐藥性。例如,豬病混合感染比較嚴重,也很普遍。由于很難確診疫病,僅僅通過臨床癥狀和以往發病特點,隨意加大獸藥劑量,延長用藥時間。有些豬場為了增加治療效果,還非法使用人用藥。比如,豬場發生豬瘟、豬圓環病毒病、豬大腸桿菌、豬附紅細胞體等疫病混合感染,由于診斷受條件限制,不進行實驗室診斷和藥敏試驗,就采用磺胺類、阿莫西林、青霉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等抗菌素,長期或者超劑量使用。
免疫接種是養豬場預防豬病的有效手段。科學制定免疫程序,需要考慮母源抗體干擾、摸清抗體消長規律、豬場發病史、弄清豬的生長階段、弄清疫苗的性質、用途、使用方法等。然而,由于養豬場戶缺乏基本的免疫監測設備和技術水平不高,農村養豬場戶在制定免疫程序中缺乏科學根據,而是根據經驗和其它養豬場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對豬病流行特點,抗體消長規律不了解,盲目、主觀地免疫防治。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便是同一種病,同一個豬場,免疫程序也會隨著豬病的流行特點和抗體規律而制定。很多養豬場戶的免疫程序幾乎每年是一個模式,每年的什么季節打什么疫苗,不對免疫效果進行評估和分析。同時,在免疫接種中,存在疫苗稀釋、儲存、注射途徑等免疫操作不規范,影響免疫效果,對豬病防治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農村養豬場戶大多是家庭經營,規模較小,管理粗放。加上近年來養豬效益不高,甚至虧本,不少養豬場沒有聘請專業的獸醫技術人員,豬場老板既是全場的管理人員,又是技術負責人,全面負責豬場經營管理。這些老板學歷較低,文化知識能力有限,不少是小學、初中文化,年齡偏大,沒有接受過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對獸藥知識、疫病防治等基本知識缺乏認識,這也制約了豬場豬病防治成效。
沒有建立完善的、基本的疫病診斷儀器和專門的獸醫診斷室是農村養豬場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混合感染疫病不能依據實驗室診斷確診,大多是憑臨床癥狀、流行特點等防治經驗開展防疫,盡管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控豬疫病,但是由于不能準確知道疫病是由何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發病因素不明朗,造成疫病防治延誤,增加獸藥防治經費。大多數養豬場沒有聘請專門的獸醫技術人員,而是附近村鎮的鄉村獸醫。多數這些鄉村獸醫開設獸藥門市經營獸藥。養豬場戶有豬病發生,場戶主就到獸藥門診咨詢,鄉村獸醫僅僅根據口述判斷疫病,不到現場檢查。有的豬場有獸醫室,但是設施不全,儀器簡單,堆放雜物,亂七八糟,簡陋陳舊,無法開展疫病診斷和免疫監測。
養豬場不論規模大小,免疫接種前都要根據本地區、本豬場近年來疫病流行情況、發病規律和豬場的病史,母源抗體水平和飼養管理條件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符合本場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在生產實踐中可根據疫情變化、疫病流行特點、豬群動態等情況,再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同時,規模養豬場在每次免疫之前,要做好抗體監測,以抗體水平高低為依據,確定免疫程序和免疫時間。
嚴格落實疫病防控制度,防止疫病傳播養殖場沒有病源,疫病是不可能發生。而養殖場的疫病主要是人員等進出養殖場帶來的,通過調研,發現許多養殖場疫病發生,與疫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高度關聯。因此,嚴格落實疫病防控制度,是保證養殖場安全最關鍵的環節。
畜牧獸醫部門應大力開展以規模養豬場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和畜牧獸醫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加強對規模養豬場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的指導和咨詢服務,使其對豬群的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專業技術知識了解并掌握,提高規模養豬場業主和飼養管理人員的先進實用技術的吸納和應用能力。同時,在規模養豬場建立畜牧獸醫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駐場制度,有條件的豬場可聘請有資質的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駐場指導,落實防疫責任人和監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