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軍(江蘇聯合職業(yè)技術學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 223200)
農區(qū)養(yǎng)羊快速育肥關鍵點控制
徐長軍(江蘇聯合職業(yè)技術學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 223200)
牧區(qū)養(yǎng)羊時間已久,而且技術成熟,但在農區(qū)養(yǎng)羊發(fā)展較慢,主要采用舍飼精料飼喂的方法進行育肥,二者有很多差別。為了提高農區(qū)養(yǎng)羊效益,要抓好羊育肥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羔羊期和育肥期的飼養(yǎng)管理。
農區(qū);養(yǎng)羊;快速育肥;飼養(yǎng)管理;措施
農區(qū)養(yǎng)羊業(yè)的發(fā)展為發(fā)展養(yǎng)羊業(yè)注入新的活力,對增加農民的收入起著積極推動作用,近年來農區(qū)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優(yōu)勢的基礎上,嘗試用較短的時間較低的成本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就此介紹羊的快速育肥關鍵技術。育肥羊生產主要有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即羔羊期和育肥期。
哺乳期一般為90~130d,哺乳前期(產后2月),母乳是羔羊重要的營養(yǎng)來源,尤其在出生15~20d內幾乎是唯一營養(yǎng)來源,此時應保證供應母羊全價飼料,否則母羊泌乳力下降,直接影響羔羊生長發(fā)育。產雙羔的母羊和高產母羊,每天補給(參考量)精料0.6~0.8kg,優(yōu)質干草1kg,胡蘿卜0.5kg;產單羔的母羊,每天補給(參考量)精料0.4~0.5kg,優(yōu)質干草0.5kg,胡蘿卜0.5kg。到哺乳后期,母羊泌乳力下降,羔羊有采食能力,母羊可酌情補給精料。
羔羊是指斷奶以前的羊。羔羊出生后,應盡早吃初乳,一般在15min以內,主要目的是盡早獲得抗體并提高吸收率。另外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對增加羔羊體質、調高抗病能力和排出胎糞具有重要作用。
羔羊生后30d,母羊的泌乳量遠遠不能滿足羔羊的需要,因此,羔羊必須早期開食。選擇適宜的時間訓練。一般羔羊10~15日齡可以訓練,以刺激消化器官的發(fā)育,促進心臟和肺臟功能的健全。訓練吃一些營養(yǎng)豐富、品質好易消化的優(yōu)質飼料,如胡蘿卜、青綠多汁飼料等為好。羔羊出生后7~ 20d,晚上母、仔在一起飼養(yǎng),白天羔羊留在羊舍,母羊可放牧,中午回圈喂奶。羔羊20日齡后可隨母羊放牧。25日齡后補喂玉米、豆粕、糠麩等混合料,以促進消化器官的發(fā)育。每只羔羊日補精料60g、食鹽5g。
保證每只羔羊都能吃到、吃飽、吃足乳汁。對缺奶羔羊和多胎羔羊應找好保姆羊或人工哺乳,可用牛奶、山羊奶、綿羊奶和代乳品等。人工哺乳務必做到清潔衛(wèi)生,做到定時、定量、定溫(30~35℃)。1個月后,羔羊逐漸轉變?yōu)橐圆墒碁橹鳎溉橥猓裳a給一定量的飼料。1~2月齡每天喂2次,補精料150~200g,3~4月齡每天補3次,補精料250~300g。飼料要多樣化,最好用豆餅、玉米、麥麩等三種以上的混合飼料和優(yōu)質干草。胡蘿卜切碎與精料混合,羔羊愛吃。也可在精料中混入2%的食鹽和2.5~3%的礦物質。
母羊的泌乳期較長,應合理安排斷奶時間。有的國家對羔羊采用早期斷奶,在生后1周左右斷奶,然后用代乳品人工哺乳。有的生后45~50d斷奶,斷奶后飼喂植物性飼料。目前,我國羔羊多在3~4月齡斷奶。羔羊斷奶多采用一次性斷奶,即將母、仔分開后不再合群。
羔羊4月齡斷奶前應進行驅蟲和健胃。用阿維菌片驅蟲,每只羔羊劑量為5mm(1片)間隔7d后再服1次;健胃用人工鹽1次內服5~15g。
羔羊斷奶后育肥是羊肉生產主要方式。一般對體重小或體況差的羔羊進行適度育肥,對體重大或體況好的進行強度育肥,均可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此種技術靈活多樣,可視當地牧草狀況和羔羊型選擇育肥方式,有強度育肥和一般育肥、放牧育肥和舍飼育肥等。通常在入圈育肥前,先利用一個時期的較好的牧草,使羔羊逐步適應飼料轉換過程,同時也可降低生產成本。
預飼期是指羔羊入育肥圈后的一個適應性過渡期,也是正式育肥前的準備時間。一般10~15d,若羔羊整齊,膘情中等,預飼期可縮短7d。
剛入舍羊只應保持安靜,供足飲水,并喂給易消化的青干草。按羔羊體格大小分組,分出瘦弱羔,再按組配合日糧。體格大的羔羊優(yōu)先供給精料型日糧,通過短期強度育肥,提前出欄上市;而對體格小的羔羊先喂給粗料比例較大的日糧,干草比例可占日糧的60~70%,待復原后再進入育肥期。
經過2~3d的初步環(huán)境適應,羔羊可開始使用預飼日糧每天喂料兩次,每次投料量以30~45min內吃凈為佳,不夠再添,量多則要清掃。料槽位置要充足,飲水不間斷。加大喂料量或變換飼料配方都應至少有3d的適應期。
預飼期結束后即轉入正式育肥期。此期應根據育肥計劃、當地條件和增重要求,選擇日糧類型——全精料型、粗飼料型和青貯飼料型,并在飼養(yǎng)管理上分別對待。
此法只適用于體大健壯羔羊育肥,通過強度育肥。50d達到上市體重。
飼養(yǎng)技術要點:應保證羔羊每天每只食入粗飼草45~90g,可以單獨喂給少量秸稈當墊草來滿足,但墊草需每天更換。進圈羊只活重應較大,一般山羊20kg左右,羊只進圈后休息3~5d后注射疫苗,重點預防腸毒血癥,再隔14~15d注射一次。保證充足水飲水,對從外地購進的羊只在水中加抗菌素,連服5d;如懷疑或發(fā)現有內寄生蟲,及時驅蟲。
此法按投料方式分為普通飼槽和自動飼槽用兩種,前者是把精料和粗料分開喂給,后者則是把精粗料混合在一起的全日糧飼料。為了減少飼料浪費,建議大中型規(guī)模的集約化肉羊飼養(yǎng)場采用自動飼槽。
飼養(yǎng)技術要點:日糧用干草應以豆科牧草為主,其粗蛋白質含不低于14%;配制出的日糧在成色上要一致,尤其是帶穗玉米必須碾碎,以羔羊難以從中挑出玉米粒為準,常用的篩孔為0.65cm。按照漸加、慢換的原則,讓羔羊逐步轉入育肥日糧的全喂量,每只羔羊日喂量按1.5kg計。利用自動飼槽省力省工的特點,每天投料一次即在自動飼槽內裝足一定的用量。要注意飼槽的數量要適宜。
此法以玉米青貯飼料為主,可占到日糧的67~87%。一般青貯方法難以適用育肥初期羔羊和短期強度育肥羔羊;但若選擇豆科牧、全株玉米、甜菜渣等原料青貯,并適當降低其在日糧中的比例,也可用于強度育肥,羔羊育肥期將大為縮短,育肥期日增重能達到160g以上。
飼養(yǎng)技術要點:羔羊應先喂10d左右預飼期日糧,再轉入青貯飼料型育肥日糧。開始時,適當控制喂量,逐日增加,7d左右達到全喂量。應嚴格按日糧配方配合操作,混合必須均勻,尤其是石灰石粉不可缺少。羔羊日進食量應在2.5kg以上,飼料要稱重,不能估計重量。
利用國外肉羊公羊與我國地方品種母羊雜交,或選擇我國地方優(yōu)秀品種羊雜交,使后代在生長速度、體重、飼料轉化率等性能得到提高。選用雜交一代羊育肥效果更佳。
育肥前要驅蟲,做好日常清潔衛(wèi)生和防疫工作,減少疾病和寄生蟲對育肥羊的損害。采用全進全出飼養(yǎng)制度,每出一批羊,都要對羊舍徹底消毒,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切斷不同批次羊的疾病傳播,同時控制寄生蟲孳生。保持育肥環(huán)境安靜,通風良好,適宜的場地,減少育肥羊的活動,以提高日增重。創(chuàng)造舒適的條件,氣溫低于0℃時,要注意防寒,氣溫高于27℃時,做好防暑工作,炎熱的夏天一般不宜進行強度育肥。
肉羊的生長發(fā)育一般規(guī)律是:第一年增重最好,第二年增重僅為第一年的70~75%,第三年增重又只有第二年的50%。另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每年秋末是羊只膘情最好的時候,而且此時是羊肉消費旺季,當年屠宰會獲得最大的增重速度和最佳的經濟效益。
飼料組成多樣化,營養(yǎng)成分要互補。在冬、春季節(jié)育肥時,為了保證羊群健康,提高育肥效果,飼料中應加入適量的胡蘿卜等多汁飼料,羔羊育肥時,料中加入適量的礦物質添加劑。育肥中精料比例以不超60%為宜,否則長期飼喂,會因瘤胃內異常發(fā)酵而致胃內酸度偏高,發(fā)生慢性中毒,影響生長發(fā)育。為此,用精料育肥時最好不用青貯料,以防瘤胃酸度過高。精飼料不能加工過細,過細的飼料在瘤胃內降解的比例高,飼料轉化率降低,羊增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