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萍(吉林省梅河口市一座營鎮畜牧獸醫站 135014)
略談奶牛日常的飼養管理技術
周鳳萍(吉林省梅河口市一座營鎮畜牧獸醫站 135014)
對于不同用途的牛,要求有不同的飼養管理技術。雖然奶牛、肉牛、役牛的生產任務目的各不同,但生產力的大小,卻直接受飼養管理技術的影響。俗話說: “牛要三分喂,七分管,”就是說生活環境可以決定個體的表現,飼養管理合乎要求,就能保持牛的健康體質和高度的生產力。現在根據奶牛的特點,探討其較為適宜的日常飼養管理方法供參考。
奶牛是一種高產動物,對飼養的要求比較嚴格,泌乳期間其日糧組成必須是多樣化和適宜的適口性。喂給奶牛的飼料應以多汁飼料和優質的干草為主,粗料不少于2~3種,混合精料的組成不少于3~5種,為補充其營養不足,須增喂礦物質元素和多種維生素。按干物質來說,青綠多汁飼料占50%,粗飼料占30%,精飼料占20%。
奶牛每天飼喂次數一般與擠奶次數一致,多實行3次擠奶3次飼喂方法。高產奶牛采食粗飼料時間較長,有的奶牛飼養者除定時飼喂外,還在運動場設置補飼槽,供奶牛自由采食。
奶牛的飼喂順序多采用 “先粗后精”、 “先干后濕”、“先喂后飲”的飼養原則。先喂粗料可使牛盡量多采食粗飼料,保證奶牛正常的反芻和消化,當粗飼料采食差不多時再上精料。這樣可以在整個飼喂過程中,能保持良好的食欲,但也有先喂精料后喂粗料,最后飲水的做法。采用哪種飼喂順序,可根據具體條件靈活運用。
在奶牛飼喂過程中,要做到 “定時定量”、 “少給勤添”的原則。這樣飼喂能使奶牛建立良好的條件反射,使奶牛的消化腺分泌機能在采食飼料之前就開始活動,保持旺盛的食欲。
當更換飼料種類,要采用逐漸過渡的辦法。可采用交叉式的過渡方法,經10d以上的過渡變換飼料才比較安全。飼料要清潔新鮮,不能喂霉爛冰凍的飼料,否則易引起胃腸疾病或發生流產的事故。飼料要過篩,除去泥土、玻璃碎片,特別是鐵器異物防止混入。
奶牛的生長發育及產奶需要大量水,水對于維持奶牛健康和泌乳比飼料更重要,水又是牛奶的主要成分,約占牛奶的85%以上,如果飲水不足,就會直接影響產奶量。
為了保證奶牛每天有足夠的飲水,最好在牛舍內安裝自動飲水器,如無自動飲水器則要定時飲水3~4次,夏季天熱時應增加飲水次數。在運動場設置水池,讓奶牛自由飲水。飲用水必須保持清潔,另外,水溫對奶牛有很大的影響,水溫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奶牛的飲水量。飲用水溫度的高低因季節的不同而不同,夏季溫度稍微低點有利于奶牛散熱,冬季飲用水不應低于14℃。
奶牛在舍飼期每天要有適當運動,奶牛運動不足容易使牛過肥胖,降低產奶力,因此奶牛每天不得少于5~6h自由活動,有條件可每天堅持2~3h的放牧運動,增強牛的體質和健康。
刷拭牛體不僅保持牛體清凈,消除牛體外的寄生蟲,還能加強胃腸的蠕動,促進消化,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產奶能力。如果每天按時刷拭牛體,產奶可提高8~10%。每天要刷拭1~2次,最好在每次擠奶前都進行刷拭。
牛舍內的空氣、溫度、濕度、牛床上墊草、糞便及全身上的衛生狀況,都與奶牛的健康有直接的關系。
冬季要保持牛舍內的空氣清潔與干燥。牛舍內的通氣孔必須保證通風良好。換氣不良的牛舍,空氣的塵埃較多,氨及其他有害氣體、有毒微生物也增多,此時奶牛食欲不振,適應性下降。要保持每天牛最低的換氣量。可用換氣孔(自然換氣)或換氣扇(強制換氣)來調節。
奶牛最適宜溫度8~16℃,在這個溫度內,奶牛飼料消耗少,發病少,高于或低于這個范圍,奶牛在生理上將發生一系列反應,以適應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如果牛舍內的溫度超過25℃則阻礙牛體散熱,奶牛往往精神不佳,食欲不振,造成新陳代謝的障礙,產奶量下降,因此,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在運動場上搭建陰涼棚,設遮陰網,水池要經常貯滿涼水。反之,牛舍內溫度在5℃以下,特別是在0℃以下時,就會使牛體內放散大量的熱,從而使牛感到寒冷,奶牛在低溫潮濕環境中散失熱量大,易患病,產奶量下降。因此,牛舍內濕度不能過高,最高不超過85%。
牛躺在溫暖而柔軟干燥的墊草上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對牛的產奶量和健康都有影響。冬季不要用水沖洗地面和牛欄,牛排泄的糞尿及污濕的墊草要及時清出。
奶牛的蹄殼、蹄叉、蹄底必須經常保持清潔,若不定時修剪會長得太長而變形。奶牛易患肢蹄病,輕者會行走困難,影響采食量和飲水量,重者會使奶牛無法站立而被迫淘汰。因此,必須對奶牛進行肢蹄的護理,以保持蹄型的端正,肢勢良好。修蹄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每年兩次。
飼料中的礦物質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含量變異很大,因此,奶牛經常出現異食,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可在飼料中添加各種礦物質元素鐵、鋅、錳、鈷和各種VA、VD、VB、VE,特別是每天更要補充食鹽,奶牛每天需要20~50g,食鹽能促進食欲和飲水量,更能提高產奶量。
首先,要保持乳房的清潔衛生,注意清除損失乳房的隱患,其次要經常按摩乳房,以促進乳腺細胞的發育。
在有以下的幾種情況可以使用乳房罩保護乳房。泌乳初期使用乳房罩吊起乳房,可以有效的避免損傷;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乳房使用外置的熱水袋,可以減少疼痛,緩解炎癥;高產奶牛使用乳罩可以減少乳房負擔;嚴寒的冬季使用乳房罩可以避免乳頭的凍傷,增強乳腺的活力;炎熱的夏季使用紗布乳罩外涂去蚊蠅藥,可以避免蚊蟲叮咬,減少乳房炎的發生。停奶前10d監測隱性乳房炎,陽性和臨床乳房炎必須治療,停奶前3d再監測一次,陰性方可停奶。
保持合理的牛群結構有助于維持生產的穩定、效益的提升和高效的管理。各階段牛群的比例為犢牛(0~6月齡)10%,后備牛(7月齡~分娩)25%,泌乳牛60%,干奶牛5%。
對于一個奶牛飼養者來說,疾病控制目標是:全年總淘汰率在15%,全年死亡率在3%,乳房炎發病率不應超過產奶牛的10%,八周齡以內的犢牛死亡率低于5%,育成牛死亡率淘汰率低于5%,全年妊娠母牛流產率不超過8%。這是每個奶牛飼養者共同期望達到的最終目標。
年總受胎率達到95%,一次情期受胎率達55%,產后第一次配種時間為45~60d,青年牛初配年齡為16~18個月,年繁殖率達90%以上。
周鳳萍(1978.1-),女,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大學本科,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