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藝(吉林省東豐縣畜牧總站136300)
王秀香(吉林省東豐縣那丹伯畜牧獸醫站136324)
李海博(吉林省東豐縣楊木林畜牧獸醫站136304)
東北冬季出生仔豬環境控制要點
高偉藝(吉林省東豐縣畜牧總站136300)
王秀香(吉林省東豐縣那丹伯畜牧獸醫站136324)
李海博(吉林省東豐縣楊木林畜牧獸醫站136304)
東北冬季氣溫變化無常,且晝夜溫差變化較大,通風不好,舍內濕度大,各種細菌病毒活躍滋生快。再加上剛出生的仔豬機體器官發育不完善,皮下脂肪層薄,被毛稀少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抗寒力弱免疫力低下等。在東北冬季(-20℃~-30℃)仔豬很容易被凍死或引起感冒、下痢等多種疾病。因此,抓好東北冬季初生仔豬的飼養管理尤為重要。筆者經多年實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以供同行們參考。
老豬舍要做外墻保溫,門要有門簾,窗外要有防寒塑料布。舍內棚要有防寒保溫棉墊做內襯,密閉封嚴防止熱量散失。
標準化豬舍的建設是養好生豬,提高養豬效益的重要條件之一。場址要選擇地勢高、窩風向陽遠離村屯,且排水順暢便于做無害化處理的地方建場。建豬舍時要做好外墻保溫,同時重點考慮采光、取暖,在每棟豬舍的房頂陽面加采光板,采光板的面積占豬舍面積的20%左右。每棟豬舍的間距要在8~10m左右。有利于防疫和防火。隔離舍要在場區的下風頭,距生產區要保持50m以上。
產圈和保育舍要有取暖鍋爐,每5m2加一片暖氣片。特別是產圈要保證舍溫在20℃左右。母豬產仔前1~2小時將保溫箱內的電熱板、遠紅外線燈打開,使保溫箱內溫度達到30~33℃。
東北冬季豬舍排濕和保溫是一對矛盾的關系,一定要處理好,使舍內即保溫又干燥。豬舍內豬只每天排糞、排尿,且密封嚴實,排濕尤為困難。在豬舍的屋頂設有直徑30~40cm的排氣管,排氣管底部探入豬舍內且設有排氣風門。舍內設有溫濕度表。當濕度高于65%,在天氣較為暖和的中午12點左右,開始供熱,保證舍溫。同時打開排氣風門排濕,時刻觀察舍內溫濕度變化,達到要求之后就立即關掉排氣風門。
豬舍密封有利于保溫,但不利于通風和不良氣體的排除。這要添加制動換氣扇,室內設有氨氣報警系統,氨氣濃度高時或人進豬舍感覺氨氣嗆眼睛、刺鼻子時,打開豬舍排風系統,同時結合鍋爐供暖升溫。防止由于排濕造成舍內溫度下降。
根據豬舍實際氨氣的濃度,結合人入豬舍的感覺確定排風時間的長短,以人舒適的程度和溫度為標準,一般結合排濕一起進行為好。
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為了避免排濕、排氨和通風換氣時,造成舍內溫度下降,應及時供暖,最好選擇中午室外溫度較高時進行。
(1)母豬進入產圈、產仔及接產要有專人看管,同時做好仔豬的日常管理、登記和防疫工作。
(2)堅持做好生活區、生產區及進出車輛的消毒工作,特別是外來車輛的消毒尤為重要。豬舍內每周消毒一次,場區每2周消毒一次。豬病多發季節,要有針對性的消毒。
(3)及時對病死豬進行無害處理。病死豬是豬場的主要疫病傳染來源,對豬群危害最大。因此,病死豬要嚴格按照無害化處理要求,采取焚燒等方式進行處理。中小養殖規模場,建議采取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池的方式進行處理,嚴格控制、消滅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