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龍(青海省民和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810800)
民和縣動物檢疫管理創新問題探討
馬元龍(青海省民和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810800)
動物衛生檢疫監督管理關系著動物疫病的控制、肉食品安全與畜牧業生產效益有著重要作用。自獸醫體制改革以來,民和縣的動物衛生檢疫監督執法水平、執法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各項管理工作逐步趨于規范,但是現行的檢疫監督管理體系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旨在提高該縣檢疫監督管理工作水平。
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問題;探討
近年來民和縣的養殖業發展迅猛,隨著動物產品的大量增加,動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以往發生的“瘦肉精”等事件,表明了該縣在動物檢疫監督執法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做好監督執法工作,是民和縣養殖業發展的保證。在當前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中,理順體制,加強管理是提高動物檢疫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體制、人員、經費等方面的限制,還存在一些亟待于解決的問題。
由于工商、經貿等部門負責畜禽交易市場、畜禽屠宰場的審批,而畜牧部門只負責動物檢疫監督,因此,在屠宰場、交易市場審批數量、規模、選址等方面各部門不通氣、不協商,各行其是,結果導致亂批亂建,許多市場的選址、布局不符合動物防疫條件,使檢疫監督管理工作顯得被動,同時還要承擔衛生安全監管責任。
民和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為同級人民政府畜牧部門所屬,無獨立法人資格,執法主體不符合法律規定,造成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實施行政執法,而以畜牧局的名義實施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因執法主體問題不能產生有效的法律后果,阻礙了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是檢疫操作不到位。實施動物產地檢疫時,部分檢疫員不攜帶體溫計,聽診器等必備器具,僅憑視診判斷結果,對患病初期動物難以檢出;對于檢疫出證的必備條件不作強調,對未配帶免疫標識的動物檢疫出證,有礙動物免疫標識制度的執行;在屠宰檢疫過程中,實施屠宰檢疫時不能快速,準確分離割除三腺。二是對檢疫結果處理不到位。部分檢疫人員對檢出的病害動物或動物產品礙于種種阻力不能及時依法作無害化處理,對檢測出結核、布魯式病陽性的奶牛由于撲殺補償偏低等原因不能及時依法強制淘汰,危害人體健康的疫病隱患不能及時消除。三是檢疫監督執法人員按照事業編制管理,由于基層人員沒有機會從事相關實驗課題或項目實施工作,職稱晉升機會少,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從而影響執法質量。
有些鄉鎮工作人員少,1~2名工作人員要承擔防疫、診療、項目推廣、檢疫執法等工作,既是防疫員又是檢疫員,在開展產地檢疫或屠宰檢疫時很難保證兩人及兩人以上執法。執法程序不合法,執法不嚴肅。部分執法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蓋人情章,收人情費,對一些發現的問題肉及未經檢疫的肉品視而不見,動物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違法行為沒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打擊,有的執法人員甚至與違法經營者一道從事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
在京藏高速公路和109國道經省政府批準設立了省界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安排人員實行24h值班檢查,近幾年公路建設發展迅速,從民和縣進入省內的通道增多,不法販運戶逃檢便利,公路檢查站在人員、經費、交通工具不足,對逃檢行為鞭長莫及。輸入性疫病風險隱患大。
盡快提議政府決策部門,對于畜禽屠宰場、活畜交易市場的建場審批職能歸于畜牧部門管理,從建場審批、防疫條件審核、檢疫監督管理等各環節有畜牧部門管理有利于動物疫病的防控,有利于開展檢疫監督執法,有利于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
檢疫監督執法隊伍,由于人員少、流動性大、職能不明確、平均年齡偏大,導致監督執法水平不高,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及時補充人員、加強人員培訓。一方面實行鄉級檢疫監督人員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派出機制,與基層防疫等服務工作分離,保證工作的專一性、執法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改善待遇、完善基層職稱評定辦法,吸引相關專業大學生應聘檢疫監督崗位。監督執法人員是工作中的中流砥柱,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法律方面的培訓,提高整體素質水平,更好的進行監督執法工作。對于徇私枉法,不作為或亂作為的工作人員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提高行業執法的可靠性、嚴肅性。
在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中,各種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是影響檢疫監督管理質量的重要原因。各公路檢查站應配備固定辦公場所、自動消毒等設施;各鄉鎮配備電子出證、檢疫檢測設備等;縣級疫病檢測化驗室加強應急疫病檢測能力,配備隔離場及無害化處理設施,為保證執法程序合法提供條件。
通過電視、宣傳欄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讓生產經營者知法守法,讓廣大消費者知法、懂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共同擔負起保護畜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廣大消費者生命健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