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丙亮(云南省瑞麗市畜牧獸醫局 678600)
加快瑞麗市養牛業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戴丙亮(云南省瑞麗市畜牧獸醫局 678600)
發展養牛業已成為當前瑞麗市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和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通過分析加快養牛業發展的意義與有利條件及存在的制約因素,提出對策與措施。
發展;養牛業;制約因素;對策措施
瑞麗市地處祖國西南邊境,隸屬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是中國對緬貿易的最大陸路口岸,是通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屬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6℃,平均無霜期345d,平均降雨量1445.9mm,年均日照時數2326.1h海拔740~2019m;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花開四季、果結終年。發展養牛業在瑞麗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條件優勢,養牛歷史優久,曾有“傣家有錢一群牛”之說。隨著瑞麗市不斷加大對養牛業的發展扶持力度,全市養牛業取得了明顯成效,過去“養豬為過年,養牛為耕田”的傳統觀念也改變為“鐵牛能耕田,養牛為賺錢”的新思想、新觀念。養牛業在瑞麗市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4年,人均畜牧業純收入達到2080元,占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已成為繼糧食、甘蔗之后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產業。
養牛業是瑞麗市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解決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是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而現實的舉措。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牛肉的市場需求量逐年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到本州、本市購買活牛及牛肉制品的客商越來越多,使瑞麗市活牛及牛肉價格居高不下;牛肉價格在今后將呈上漲趨勢,加快肉牛發展將會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由于市場的拉動和利益的驅動,將進一步調動養牛生產者積極性,從而促進肉牛的快速發展。
據原德宏州“中-歐水牛開發項目辦”統計測算數據:雜交水牛生長快,3歲以內生長速度高于本地牛50%左右;犢牛成活率96%,高于本地20個百分點;無論是受胎率、初生重、犢牛成活率均明顯好于德宏水牛。如曾測定的30頭雜交牛來看,在自然放牧條件下(沒有飼喂任何精料和添加劑),每頭雜交牛平均每個月的產值在100元以上;從擠奶的21頭雜交母水牛的產奶量和售價來看經濟效益更顯得十分可觀,一般每頭每天產奶5kg(最高日產奶可達11kg),每千克批發價5元,零售價6~7元,1個泌乳期按305d計,1頭雜交母水牛1個泌乳期可產好1525kg,產值可達7625元,扣除飼料,人工工資,1頭母水牛1年可為農戶增收4000元,所以長期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
瑞麗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發展養牛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條件。一是草料資源豐富,全市天然草場豐富;此外,每年還有甘蔗稍、稻草、玉米稈等農作物秸稈飼料資源10多萬噸,可充分合理利用。二是氣候適宜,水熱光充足;屬南亞熱帶氣候,適宜牧草和牲畜的生長繁殖,可為轉變傳統的放牧養畜方式,實施種草養畜提供較好的基礎條件。三是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瑞麗市具有優久的養牛歷史傳統,在長期的飼養管理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四是政策機遇好,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退耕還草戰略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將畜牧業發展成為云南省的支柱產業,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扶持政策,為發展養牛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五是地理位置特殊,肉牛資源充沛,開展肉牛短期育肥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瑞麗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加大畜牧業扶持資金投入力度,特別是2007年以來,市政府將畜牧業發展扶持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250萬元,主要用于扶持實施貸款貼息、畜禽圈舍改造、飼料青貯窖建設、購買鍘草機、牛品種改良獎勵補助等內容。通過加大扶持力度,全市畜牧業得到了穩步快速發展。2014年,全市畜牧業產值達5.093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208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6%;肉牛存欄26155頭,比2006年增2.2倍;肉牛出欄33550頭,比2006年增4.1倍。畜牧業已發展成為繼糧食、甘蔗之后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產業。
由于民族傳統風俗習慣,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養牛只為耕田的落后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和長期沿襲傳統粗放經營方式嚴重,部分領導干部對發展養牛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科學宏觀規劃和市場觀念,競爭意識淡薄,扶持發展政策措施和科技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養牛業的快速發展。
長期以來忽視了牛的引種改良和科學選育選配,造成牛種退化,生長緩慢,個體小,抗病力低,從而導致經濟效益差等不良后果。
一是瑞麗市豐富的自然草場資源未能得到合理規劃和科學開發利用。二是豐富的農作物秸稈未有充分利用,大部分被焚燒還田,利用率不到50%。三是熱區資源條件未能開發利用,在養牛生產中還存在營養不能全年均衡供給,仍靠自然草場放牧為主,牛生長出現“夏飽、秋肥、冬春瘦”等問題。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專項生產資金缺乏,適應不了畜牧業產業化生產發展的需要。
目前,瑞麗市還未有上檔次、成規模、有勢力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仍處于自發的個體家庭式養殖和分散經營狀況,規模小,經營層次低,缺乏市場競爭力。
各級領導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增強發展畜牧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真抓實干。要發展畜牧,政策是前提、科技是根本、投入是保障,政府要把畜牧業發展列入政府議事日程,制定持續的扶持發展政策,加大對畜牧業投入,確保畜牧業發展后勁。
加強牛良種推廣體系建設,加大改良推廣力度,提高牛生產性能。重點完善牛凍精改良網點建設,積極開展凍精改良配種,提高凍精改良雜交牛的覆蓋面。同時,結合實情,選擇較封閉的村寨扶持建立一定的本地良種群,抓好科學選育選配知識宣傳,以防止近親繁殖,遏制本地牛種退化,提高其生產性能。重點扶持一批養殖示范戶,突出重點,狠抓示范,以點帶面,使生產逐步走向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
市、鄉各級政府部門制定采取相應措施,禁止隨意宰殺能繁母牛,對確有特殊情況需要出售、宰殺能繁母牛的,必須由所在地畜牧獸醫部門批準,保護基礎母牛群的擴大。
科學開發利用草料資源,提高飼料轉化率,確保草料營養均衡供給。
對草場的改良和保護刻不容緩,必須采取一系列行政和技術措施,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強化管理,規劃本著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
我們應借西部大開發和退耕還草之機,充分利用冬閑田地和熱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草養畜,引入優質牧草加快農田地季節性種草技術推廣,重點推廣高產優質的皇竹草、象草、黑麥草和背形草等,以解決季節性草料不足之憂,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農作物秸稈的開發利用是改變傳統畜牧業,緩解飼糧供需矛盾,建立“節糧型”畜牧業的重要措施之一。瑞麗市具有水稻、玉米、甘蔗等農作物秸稈飼料資源10多萬噸,要充分合理開發利用,提高其利用率,通過養畜,變廢為寶,實現增值,同時要大力推廣青貯、微貯技術的應用,以提高農作物秸稈營養價值和消化利用率。
目前,瑞麗市仍停留在分散飼養和傳統自由放牧方式養牛,既耗勞力、效益又低。為此,必須更新觀念,要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從靠天養畜向種草養畜轉變,從自給型向商品型轉變。重點抓好牛廄的改造,積極宣傳推廣以廄養舍飼為主、放牧舍飼相結合的飼養方式,搞好犢牛培育、育成牛和奶水牛飼養管理等配套技術的推廣、示范,提高養牛效益。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肉的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責任重大,所以,必須嚴格執行《動物防疫法》、《云南省動物防疫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和疫病監測預報網絡,完善服務設施,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狠抓動物強制免疫,嚴格開展“免、檢、監、驅、治”等綜合防治措施,做到防疫、檢疫、驅蟲、監測等工作廣泛化、經常化、制度化,提高防疫質量,降低死亡率,提高養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
戴丙亮(1973-),男,云南省人,高級獸醫師,在基層從事畜牧獸醫推廣工作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