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紅(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672600) 李華(云南省大理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671000)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與質檢隊伍建設的思考
李根紅(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672600) 李華(云南省大理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671000)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與質檢體系隊伍建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和技術支撐,是政府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擔著為政府提供技術決策,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的重要職能,在提高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方面發揮著關鍵和核心作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質檢體系隊伍建設,對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與國際接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增強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在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省、州農業行政執法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縣級農業行政主管和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全縣農業科技人員的培訓,讓他們進一步認識、領會、理解、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充分利用鄉村、村組會議,集市貿易等時間進行宣傳講解,讓廣大農產品消費者充分了解認識《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并利用法律法規來保障自己的消費權益;讓廣大農產品生產者自覺遵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確保不再被污染不符合生產標準的環境中生產農產品,在生產農產品生產環節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正確使用農藥、獸藥、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同時禁止銷售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的農產品。
省、州農業行政執法主管部門要經常定時不定時下基層一線指導、督促、檢查縣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嚴正處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h鄉農業行政執法主管和職能部門應加強對轄區內農產品生產企業、團體、個人加強管理,實行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負責制,把責任分解到每一個監管人員身上,讓人人負責,齊抓共管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同時要求農產品生產企業、團體、個人自覺不自覺詳細記錄生產、銷售臺帳等工作;監管人員要嚴格按照工作要求,仔細檢查,并認真做好現場勘驗記錄和監管記錄,對發現問題要嚴格查處,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確保問題農產品可溯源。
為嚴厲打擊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個人)在生產和銷售農產品過程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各縣市要立即成立或完善“農產品”安全督查隊,對轄區內存在可疑或問題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個人)進行隨機即時的“飛行”督查,讓不法分子遠處藏身,確保一方農產品安全。
對生產經營問題農產品的企業(個人),一經查實,嚴格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對態度惡劣、屢教不改的或構成犯罪上交司法機關處理。
省、州農業行政執法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縣鄉鎮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監管,對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濫用職權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偽造檢測結果,出具檢測結果不實等的相關責任機構(個人),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處理,決不手軟。
檢測技術人員要嚴格依法履行工作的職能職責,嚴禁濫用職權,檢測中嚴格按照國標進行檢測,對檢測結果負責,嚴禁偽造檢測結果,出據假證,嚴禁向產品產地排放或傾倒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對違反規定不按國標檢測或出假證或污染環境的按相關規定處理。
為解決“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問題,到目前大理州十二縣市已基本上建立了農產品安全檢測站,但很多縣(市)由于缺乏技術人員,缺乏工作經費,無法開展工作,有待進一步解決。而州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科、檢測室的部分儀器老化無法使用,工作經費不足,任務重,少數人員知識陳舊等。
鄉鎮農產品質檢隊伍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本轄區內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個人)的平時監管,法律法規宣傳,業務工作上報和協助上級業務部門檢測樣品的抽取等。針對其本職工作職責,鄉鎮級要設立4~6名專門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人員,人員要求熱愛本職工作,工作責任心強,身體健康,中專以上學歷。
縣級農產品質檢隊伍的主要職責本轄區內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個人)的法律法規宣傳,平時監管,“飛行”檢查,檢測樣品的抽取,農產品質量初檢,指導和督促鄉鎮工作,業務工作上報和協助上級業務部門工作等。針對其本職工作職責,縣級要設立15~20名專門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人員,人員要求熱愛本職工作,工作責任心強,誠實可信,身體健康,??埔陨蠈W歷。
州級農產品質檢隊伍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本轄區內農產品質量檢測,承擔著為政府提供技術決策,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的重要職能等。針對其本職工作職責,州級要設立30~40名專門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人員,人員要求熱愛本職工作,工作責任心強,誠實可信,業務精湛,上進心強,身體健康,本科以上學歷。
農產品質量檢測是一項新技術含量高,技術不斷更新,且責任大,任務重,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社會秩序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員要不斷加強自學和參加培訓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提供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可依性和權威性。因此建議州級農產品檢測機構每年派每位職工到國家級、省級單位參加兩次以上業務技術培訓,縣、鄉鎮負責農產品監管的單位每年要選派本單位職工2名以上參加省州舉辦的業務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