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杰 李紅國 王亞楠
食管支架置入治療中晚期食管癌36例臨床觀察
王亞杰 李紅國 王亞楠
目的觀察食管支架置入術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36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由于進行性吞咽困難, 最終導致患者不能進食、水, 給予食管支架治療。結果36例患者共植入39枚支架, 植入1枚支架33例, 植入2枚支架 3例, 均 1 次置入成功, 技術成功率100%。術后患者吞咽困難程度由術前的Ⅱ~Ⅲ級改善為0級, 飲食情況及生活質量明顯改善。術后3個月內隨訪發現36例患者中2例因合并肝、肺轉移死亡, 3個月存活率94.4%(34/36);6個月存活率63.9%(23/36), 1年存活率27.8%(10/36)。結論食管支架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療效顯著, 術后狹窄管腔明顯擴大,明顯改善患者的進食困難情況, 改善生存質量, 提高生存率, 延長了生存期, 是治療食管癌有效的姑息性療法。
食管狹窄;自膨式覆膜支架;置入治療
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國家[1], 由于多方面因素, 70%~80%患者就診時已屬中晚期, 出現吞咽食物梗噎、異物感、嚴重者進食困難, 體質下降, 全身營養不良, 以致出現惡液質, 使患者生存質量明顯下降, 對治療和生存失去信心。本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采用食管支架置入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6例, 均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3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其中男31例, 女5例, 年齡59~84歲,平均年齡71.5歲。患者均為中晚期腫瘤未經手術治療, 置入術前行X線鋇餐造影及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或經胃鏡取組織活檢明確診斷。本組患者入院時均為中晚期, 失去手術時機, 治療上選擇食管支架置入手術治療;均采用我國南京微創生產的支架置入器、覆膜支架, 長度在60~120 mm, 直徑在18~20 mm。
1.2 儀器設備、器材 ①DSA:飛利浦公司DSA數字造影機。②造影劑:碘海醇。③開口器、0.035inch 超滑泥鰍導絲、260 cm加強交換導絲、多功能導管, 南京微創公司生產的鎳鈦記憶合金覆膜金屬支架及支架置入器。
1.3 操作方法
1.3.1 術前準備 患者術前常規行各項化驗、心電圖及胸片檢查, 并行食管吞鋇造影檢查, 以明確狹窄的具體部位、程度及長度。根據造影所示選擇合適長度及直徑的支架。術前1~2 d禁食, 利于減輕食管水腫;肌內注射鹽酸阿托品1 mg或鹽酸消旋山莨菪堿10 mg, 減少胃腸腺體分泌, 避免術中咳嗽及降低吸入性肺炎發生率。
1.3.2 方法 患者咽黏膜表面麻醉后(1%利多卡因60 ml分3次麻醉), 患者仰臥于手術床上, 口銜開口器, 在飛利浦DSA透視機下經口置入導管、導絲經過狹窄段于胃內, 然后邊退導管邊注入碘海醇, 以明確狹窄部位及長度范圍(依據術前影像檢查及術中造影選擇合適的覆膜支架), 支架遠近端應超出病變各2 cm左右。將導引加強導絲置入胃內, 退出導管, 循導絲將支架置入器(南京微創產不同規格的自膨式覆膜支架)置入食管癌狹窄處;透視確定支架位置良好后釋放支架, 退出置入器。 位于主動脈弓附近的食管癌患者支架釋放時支架開口避開主動脈弓, 以防主動脈弓搏動致食管、主動脈等處大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2]。支架置入術后1周后復查支架均完全膨開且位置良好, 無移位。術后給予止血、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補液治療。術后2~3 d進全流食,逐漸改為半流食過渡到普食;術后5~7 d如果無明顯副作用和并發癥可以出院。
1.4 療效判定標準 食管支架置入治療術后吞咽困難改善程度采用4級評定法[3,4], 0級:無吞咽困難;Ⅰ級:固體食物吞咽困難;Ⅱ級:有吞咽困難, 但仍能進半流質食物;Ⅲ級;有吞咽困難, 但仍能進流質飲食;Ⅳ級:無法進任何食物。
2.1 療效 所有患者支架置入操作均一次成功, 技術成功率100%。36例患者共置入39枚支架, 置入1枚支架33例,置入2枚支架3例, 其中有2例患者因病變較長一次置入2枚支架, 1例患者因支架置入后6個月再次出現梗阻給予二次支架置。平均住院8 d, 均好轉出院。術后患者吞咽困難、飲食情況及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2.2 不良反應
2.2.1 胸骨后疼痛及異物感 在支架置入后即有31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不適, 未經任何治療 ;3例疼痛明顯較劇烈者給予口服氨酚待因對癥治療, 3~7 d癥狀緩解。12例出現刺激癥狀及食管異物感, 2周左右癥狀消失。
2.2.2 出血 2例患者術中出現吐血, 考慮病灶質硬, 支架置入過程中損傷所致, 術后給予靜脈注射血凝酶止血及對癥治療, 1~2 d基本緩解。
2.2.3 再狹窄 1例患者術后6個月左右出現再狹窄, 再狹窄的發生主要由于腫瘤組織生長超過支架上下口而引起。經再狹窄段再置入1枚支架, 上下兩支架間壓接在2 cm左右。
2.3 隨訪結果 36例患者經支架置入術后吞咽困難程度由術前的Ⅱ~Ⅲ級改善為0級。隨訪3~12個月支架無移位、脫落或嚴重并發癥出現。術后3個月內隨訪發現36例患者中2例因合并肝、肺轉移死亡, 3個月存活率94.4%(34/36);6個月存活率63.9%(23/36), 1年存活率27.8%(10/36)。
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 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各種惡性腫瘤首位[5];食管癌患者就診時大多數已屬中晚期, 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最終導致患者不能進食水;或體質較差, 不能耐受外科手術,失去手術機會。食管癌的置入治療適用于中晚期食管癌不宜手術或不愿手術, 或全身情況較差, 不適于放化療者。本組36例自膨性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及對梗阻的緩解作用與文獻報道大致相仿[6]。食管支架置入治療食管癌所致的狹窄可明顯改善患者進食困難、提高生活質量, 并為放療及化療提供治療時機。個別患者在支架置入后4~7個月, 由于腫瘤過度生長超過支架上下口或因食管黏膜受刺激過度增生引起再次狹窄, 國內外文獻也有類似的報道[7,8]。
本院利用南京微創自膨式金屬覆膜內支架置入治療中晚期食管惡性狹窄能快速解決吞咽困難, 改善生存質量, 延長了生存期, 且簡單、快速、安全、有效, 并為進一步治療創造了條件, 成為臨床治療食管癌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劉寶善.消化器官腫瘤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210-279.
[2]Sasahara H, Sueyoshi S, Tanaka T, et al. Evaluation of an aortic stent graft for use in surgery on esophageal cancer involving the thoracic aorta: experimental study. Jpn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4, 52(5):231-239.
[3]謝宗貴.食管支架植入后大出血的危險因素與對策.介入放射學雜志, 2003, 12(2):12.
[4]張方信, 于曉輝, 趙麗, 等. 內鏡下支架介入治療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臨床療效評價.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08, 17(5): 372-374.
[5]劉璋, 陸志鋒, 周運紅.介入法動脈灌注化療結合放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03, 19(4):227-229.
[6]Xinopoulos D, Dimitroulopoulos D, Moschandrea I, et al. Natural course of in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treated with metallic expandable st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05, 19(12):1397-1402.
[7]楊海山, 張林波, 趙永生, 等.自膨式金屬內支架在惡性食管梗阻中的臨床應用.中國腫瘤臨床, 2003, 30(1):10-13.
[8]Szegedi L, Gal I, Kosa I.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with self-expanding plastic stents: a report on 69 cases.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6, 18(11):1197-12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23
2015-05-29]
137000 吉林省白城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