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白
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質量控制淺探
潘曉白
目的探討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質量控制的策略和意義。方法選取2010年11月~2012年10月, 進行質量控制前, 在本院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 進行質量控制后, 在本院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兩組檢驗結果, 并將其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 統計其符合率。結果觀察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患者的符合率是99.00%, 高于對照組的符合率87.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骨髓涂片常規檢驗實施質量控制, 能夠顯著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骨髓涂片;常規檢驗;質量控制;病理診斷;符合率
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是實驗室檢查當中的一項, 其能夠為臨床治療血液疾病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1]。本文研究旨在探討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質量控制的策略和意義, 以供臨床參考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1月~2012年10月, 進行質量控制前, 在本院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 進行質量控制后, 在本院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中男64例, 女36例, 年齡15~76歲, 平均年齡(49.76±10.16)歲。對照組中男66例, 女34例, 年齡16~75歲,平均年齡(49.46±10.83)歲。兩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因此可以進行研究對比。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對照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患者的相關資料, 其中包括骨髓檢查的取樣、涂片、染色等方面,針對其中存在的弊端進行總結和研究, 制定出相應的質量控制策略, 并于2012年11月開始實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患者的結果, 并將其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2]:完全符合;部分符合(表示患者存在白血病亞型錯誤);不符合(表示患者的疾病類型錯誤)。符合率=(完全符合+部分符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患者的結果, 并將其和病理檢查結果對比后, 觀察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患者中完全符合82例, 部分符合17例, 不符合1例, 符合率為99.00%。對照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患者中完全符合75例, 部分符合12例, 不符合13例。符合率為87.00%。觀察組的符合率高于對照組, 兩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患者診斷的符合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骨髓涂片檢驗的過程中, 為保證其準確性和有效性,需要做到及時送檢, 提高質量控制的水平。因此, 正確處理好檢驗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3]。在實施骨髓涂片檢驗中, 質量控制的注意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給患者制血骨髓涂片時, 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狀況來進行, 若患者存在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情況, 需將涂片涂厚, 且涂片需做到頭部、中部、尾部清晰分明, 能夠看見脂肪滴, 具有豐富的髓小體。②染色保證pH值穩定, 不能偏堿或偏酸;染色時間要根據室內溫度進行調整;染液需做到沖洗干凈, 不能留在涂片上。③在觀察涂片時, 要在高倍鏡或低倍鏡下進行仔細全面的觀察, 確保準確性。④同一份標本需觀察2~3張骨髓涂片, 最后取平均值作為結果, 將誤差范圍盡可能的縮小。⑤在辨別患者的細胞時, 要做到全面分析, 針對分類不明顯的細胞, 要多觀察幾張涂片, 并結合其他手段進行輔助檢測。⑥在出報告時, 要秉著客觀的態度, 對患者的臨床病情癥狀、相關檢測報告、外周血檢查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后,再給出報告結果。
本次研究當中, 針對以往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弊端, 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策略并予以實施, 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在骨髓取材方面:要詳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嚴重的出血傾向、血友病等情況;確保穿刺器械能夠正常使用;所抽取的患者骨髓當中, 必須具備骨髓脂肪組織或小粒。②骨髓涂片方面:對骨髓標本需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強化抗凝處理;以染色涂片的背景清晰、標本在保質期內、染色效果佳、抗凝效果佳作為質量標準。③染色方面: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染色固定;保證染液和緩沖液比例適當;染色時間的長短要根據骨髓膜有核細胞及其厚度而定[4,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患者, 在采取質量控制后, 其診斷的符合率高達99.00%, 而對照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患者, 在采取質量控制前, 其診斷的符合率僅有87.00%。由此可見, 兩組實施骨髓涂片常規檢驗的患者的診斷的符合率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骨髓涂片常規檢驗實施質量控制, 能夠顯著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1]孫嘉峰, 黃艷, 楊佳, 等.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檢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診斷中的意義.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1, 42(11):912-914.
[2]劉占術, 羅章琴, 謝波, 等.地塞米松對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涂片中巨核細胞形態學的影響.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2, 22(8):55-57.
[3]李芳, 白潔, 樸文花, 等.骨髓涂片聯合骨髓活檢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診斷價值探討.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1, 15(3): 508-510.
[4]邱曼, 何書典, 王富, 等.骨髓活檢聯合骨髓涂片檢查對血液病診斷的意義.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2, 16(7):1256-1257.
[5]彭賢貴, 張曦, 孔佩艷, 等.聯合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檢診斷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1, 32(11): 1195-11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41
2015-07-07]
118000 遼寧省丹東市人民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