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全(安徽省蒙城縣畜牧獸醫局 233500)
規范科學養豬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張永全(安徽省蒙城縣畜牧獸醫局 233500)
豬肉是我們 “菜籃子”中不可缺少的農副產品,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需要的營養和能量。豬的全身都是寶,豬皮可以做成美麗的工藝品、皮草衣物、裝飾品;豬油可以加工制成工業用料和食用油;豬糞可以發酵制成沼氣,用于熱源、照明,還可以制成優質的有機肥,用于農作物的基肥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餐桌上食品質量安全非常關注,特別是近年來, “瘦肉精”、飼料添加劑過量使用等事件時有發生,對社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科學規范養豬的呼聲非常強烈。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蒙城縣一些養豬戶和企業。
蒙城縣有56家養豬合作社,蒙城京徽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蒙城縣的養豬龍頭企業,養殖母豬百頭以上大型企業有15家,養殖母豬50~100頭中型企業戶60多家,養殖母豬50頭以下小型養殖戶70多家,養殖母豬10頭以下,散養的有兩千多戶,種類主要有杜洛克豬、大白豬、長白豬。正常情況下每1頭母豬年產仔豬將近20頭左右,養殖100頭母豬年產仔豬可達2000頭左右。
該公司規模較大的綜合型養豬業,是全國基層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示范縣生豬養殖基地,國家農業部授予 “生豬標準化示范場”。京徽蒙法人代表慕兆總經理,于2007年在楚村鎮陳仙橋村成立了京徽蒙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總投資6千萬元,有員工160多人,從事畜牧養殖、蔬菜種植;設置有種豬場、種公豬站、沼氣工程、蔬菜示范園等。該公司年銷售額為2000萬元,年向社會提供種豬3000頭,育肥豬6000頭,仔豬3000頭。
蒙城縣有養殖母豬50~100中型企業戶60多家。對楚村鎮薛集村養殖戶唐某進行了調研:養豬場占地8畝,豬舍60間,年投入70多萬元,年借貸38萬元左右,月利息1.2~1.5%;現有母豬50多頭,年產豬仔900多頭,喂養5個月后,約800多頭成豬銷售到六安、淮南等地,平均每頭賣1450元左右,1年可賣豬116萬元。
唐某養豬的飼料主要是玉米、麩皮、豆餅、紅薯干、玉米秸等,每頭育肥成豬要吃600多斤飼料,每年要投入飼料54萬斤,每斤按1.6元計算,1年飼料開支要86.4萬元。1年養豬可以得到31.6萬元,再去掉貸款利息6~7萬多元,臨時雇傭人員費用4萬元,疫苗費用3萬多元、電費4.6萬多元、材料、工具、生活費用等開支,養豬純利收入在5萬元左右(疫苗用量較大,從豬出生到成豬有10多種疫苗要打,僅疫苗一項按規定打完要投入3萬元,免費的只有3項。)
唐某感嘆:老倆口起早貪黑的干,1年到頭忙,到頭來卻掙不了幾個錢,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啥活都要自己干。
個體母豬養殖母豬10頭以下的有1000多戶,少則1~5頭不等。調研楚村鎮富樓村趙某為例:飼養5頭母豬,憑經驗養豬20多年,是年年都死豬,年年都要花錢給豬治病,近幾年母豬共產豬仔80頭左右,可賣到10多萬元,除去疫苗2千多元,飼料6萬多元,再除去給生病豬打針治療,1年下來也只落個2~3萬元。
趙某感嘆:擔心的是豬病,市場行情,價格不穩定,資金周轉慢,貸款利息太高,利潤少,有點劃不來。
問題:小型養豬人掙不多錢,慌、忙、累、操勞、起早貪黑,為什么還要養?
首先養豬給他們帶來了經濟收入,提高了生活質量,比閑著強,比外出打工顧不了家要好,自己生產的農作物飼料減低了養豬成本,相對增加了利潤,有幾頭豬養著總還是有收入的希望。
(1)資金周轉困難,貸款利息太高。京徽蒙的慕經理也道出了貸款數額大,要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利息的苦衷,京徽蒙所建物不能做貸款抵押,影響貸款額度;中型養殖戶唐某講述了前兩年買飼料高貸款利息的難處,利息高到1.5分多。小型養豬戶因利潤低付不起工人工資,基本上都是自己干。
(2)疫苗種類太多,用量大,支付疫苗費用總數額大,免費的只有3種(口蹄疫、藍耳、豬瘟),個人購買疫苗包括如圓環病毒、大腸桿菌、偽狂犬、豬傳染性腹瀉-胃腸炎二聯等。
如京徽蒙大片用地,而在大棚式集中用地時,存在著墳地難以協調搬遷的問題,影響了土地連片,影響農業大棚搭建規模性用地,影響整體建設。
大型綜合性養豬場對廢物處理和再利用,已基本上符合要求,有糞便處理池和沼氣池,而有些中小養殖戶很難做到,豬糞隨地都是,嚴重影響和污染了環境。
缺少焚燒處理器具,病死豬無法科學處理易造成疫病傳播,人畜共患傳染疫情傳播,死豬同時污染環境。
受市場物價的影響,疫情傳播的侵害,許多中小型養豬戶的抗風險能力較差,因受沖擊虧本,還不起信貸,欠債累累而倒閉問題。
設立養豬模式,按養母豬大(100頭以上)、中(50~100頭)、小(10~50頭以下)、散養(10頭以下)4種類型,設計出規范的不同規模的養豬場所,規范圈舍模式,糞便處理設施要求等。
由畜牧獸醫局設計制定標準,免費設計統一圖紙,為中小型及散養戶,設計出科學環保的圈養豬舍,徹底解決豬糞污染,豬糞再利用問題。
目前國家政策是扶優扶強,對適度規模養殖戶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對中小規模養殖戶無扶持或很少扶持政策。
建立中小型散養戶與京徽蒙龍頭企業的養殖技術指導和培訓關系,充分發揮合作性或協會的作用,形成連片,降低養豬成本,提高養豬利潤。
以工業返輔農業為依托,鼓勵廠礦企事業投資,引進大企業老板參與養豬投資,呼吁社會資金參與進來,招商引資,建立養殖基金專款,建立股份制投入機制,采取投資享受分紅,誰投資誰分紅的管理辦法。
由于豬疫苗種類多,投入較大,養豬人投入較大成本給豬打疫苗。為減少養豬成本,建議以補償方式報銷,按豬的頭份數和所用的疫苗數設立補償規則,憑購疫苗發票、清單,給予補貼式報銷。降低養豬成本,減少養豬戶負擔。
依托京徽蒙等大型企業建設生豬無害化處理中心,建1個焚燒爐,讓蒙城縣病死豬能得到及時處理,不再為病死豬無法處理而擔憂,徹底切斷傳染源,減少疫情傳播,減低社會危害。
養豬實行網絡化管理,網絡學習培訓養豬技術,動態掌握蒙城縣養豬管理,網絡中心設在畜牧主管單位。把養豬、預防、銷售、市場行情信息、政策優惠待遇等,通過網絡平臺服務渠道來共享。
由政府幫扶建立大型綜合性肉聯加工廠,生產生、熟肉食品,精細加工包裝,乃至出口,外聯各大城市銷售肉加工產品,幫扶養豬戶聯絡銷售市場。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養健康豬,吃安全肉。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我國已成為肉、禽蛋類產量和需求量的大國,肉類、禽蛋類人均消費量大于世界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平均消費水平相當。因此,借此大好時機,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京徽蒙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養豬業為龍頭,畜牧獸醫局為保障,積極推廣科學養豬技術,大力扶持中小養豬戶,普及科學生態養豬知識,蒙城縣要成為科學生態養豬大縣,號召蒙城縣人民,全面立體化的開展轟轟烈烈的養豬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