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麗 高幸福(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老寨鎮獸醫站 272341)
關于農區養羊的思考與建議
劉秀麗 高幸福(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老寨鎮獸醫站 272341)
在農區,由于缺乏放牧條件,長期以來多以小群放牧、半飼半牧飼養方式為主,這些養殖方式雖然成本低,但是生產規模小,產出率也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且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與當代建設生態型社會要求極不適應,建議采取全局發展的觀念,運用科學技術手段進行改進。
農區養羊;規?;?;生態養殖;思考建議
養羊經濟效益好,行情較穩,飼養量逐年擴大,已成為我國牧區、半牧區及農區群眾主要選擇項目之一。利用農作物秸稈發展農區規?;B羊是我國廣大農民或企業不錯的選擇。
對于繼續投資養羊業生產的農戶、合作社或企業來講,在從事該產業之前,進行市場調查、做好規劃等工作十分重要。要發展規?;?、標準化養羊,依法選擇羊場位置,按照標準化要求建設。確定適宜的養殖規模,可根據資金投入數量、飼料資源情況、建場面積大小、計劃生產目標等條件決定。
按照飼養規模規劃建設羊場。一般應因地制宜,選擇避風向陽及位置較高的地方,出入口設有消毒設施。養羊場不宜和其他動物聯合飼養,以防止疫病交互傳染。生產區、生活辦公區要分開,凈道、污道要分開,還要建設飼料、設備儲藏及糞污處理等設施。對繁殖羊來說,要建設足夠的運動場,運動場略帶傾斜。每棟羊舍建筑面積依據規模大小和地勢環境而定,面積按預定的生產規模計算,每只羊(適繁母羊和種公羊)需1.2~1.5m2。羊床用木條或竹片構筑,木條或竹片間距1.5~2cm,羊床與地面距離為1~1.5m,以利糞便漏下和便于清掃。
羊的粗飼料主要是指成熟后的農作物秸稈、秕殼等。粗飼料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羊的采食量和健康,一般應低于30%,有條件的要進行氨化、堿化等處理。在青料旺季,用不完的青料應制作成青貯料,以備淡季使用。紅薯藤、花生藤、蔬菜葉、野草、樹葉等營養較高,都可利用,飼喂量可占飼料總量的80~90%。圈養羊還應補充一些精料,尤其是幼羊和懷孕、泌乳母羊以及種公羊、出欄前的肉羊等更應補充。精料中一般谷物類占40~60%、蛋白類占10~25%、糠麩類占20~30%、礦物質占3%,尿素可添加到1%。飼喂時宜先粗后精、先干后青。降低飼養成本,采用種草養羊和青貯技術,可確保飼草成本降低。另外微貯、氨化、堿化等是降低飼草成本的關鍵技術。
規模養羊要立足自繁自養。選擇優良品種,因地制宜地選擇體型大、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肉質好的優良品種。一般采用本地羊母本與外來優秀父本雜交生產肉羊的方式。近幾年,針對山、綿羊品種存在的問題,引進世界一流肉用山羊品種波爾山羊和當地山羊雜交,雜交一代3~9月齡體重是當地羊同期體重的1.9~2.0倍;引進的肉用綿羊無角陶塞特、夏洛萊和小尾寒羊雜交,雜交一代除繁殖率高、生長速度快外,6月齡凈肉率比小尾寒羊提高15.6%,兩種雜交模式的推廣,飼養效益均比過去提高,使規?;⒐S化養羊有了可能性。
建設和購置必要飼養管理設備、設施,有條件者盡量實行微機化和機械化生產管理,例如飼料粉碎和攪拌、自動送料、糞便清除等。加強日常管理,一般情況下要求要合理搭配飼料,將草料放入飼槽和草架,任羊自由采食,堅持定時定量給料,做到量少次多,一般1d添草3~4次。日常保持清潔充足的飲水供應。
合理組群。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把不同年齡、不同品種、不同體況的羊分舍飼養,設立專門的產房、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和病羊隔離舍等,并配以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懷孕羊、體弱羊、幼小羊應加強管理,種公羊在配種季節須增加精料的用量,用于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后7~21d內去勢,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質,并使之性情溫順,便于管理,快速育肥。
種羊編號,防止近交造成兩率降低;合理分群,防止母羊懷孕后互相頂撞而流產造成兩率下降;羔羊保育,如人工哺乳、保暖等;冬季補青,如補充胡蘿卜、南瓜等,使羊吸收適量維生素確保羊繁殖率提高及羔羊健康,從而提高繁殖成活率;減少母羊群中空懷母羊比例,空懷母羊的比例提高則意味著飼養成本提高,效益下降。避免近交濫配,定期從外地調換種公羊,給種用的公、母羊戴耳號和編制配種檔案,詳細記錄配種羊的編號、配種時間、配種方式和產羔情況,有計劃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親繁殖引起的品種退化。條件具備的地方應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進行配種。
積極貫徹 “防重于治”的方針,從外地引種時,要避免從疫源地引種。做好日常免疫接種、消毒滅源、藥物保健、隔離觀察、無害化處理等綜合性防治措施。保證環境衛生,每天清掃羊舍,清洗料槽、水槽。填平羊舍周圍及運動場上的積水洼地,使排尿溝流暢,不積尿水。羊舍要定期消毒,定期交叉輪用10~20%生石灰或30%的熱草木灰水等消毒圈舍和用具。
加強羊痘、羔羊痢疾、羊大腸桿菌病、羊腸毒血癥、羊炭疽、羊口蹄疫、傳染性眼角膜結膜炎、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病的預防接種及綜合防治工作。杜絕或減少外來人員進入場地,羊場入口設消毒池和配備消毒設施設備。建立切實可行的免疫程序并遵照執行。購買疫苗要到具備運輸、保存條件較好的廠家、經銷商或畜牧部門購買,確保所購疫苗質量。
標準化羊場需要制定的制度主要有:生產管理人員責任制度、安全生產制度、作息制度、防疫消毒衛生制度、飼草飼料儲存管理及使用制度、飼養管理制度、獸藥使用及管理制度、休藥期制度、引種及產品銷售制度、疫情及疫病報告制度、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制度等。
做好檔案建設及記錄工作。檔案建設與管理非常重要,必須給與充分重視。羊場要建設檔案室或配備檔案櫥,專人管理。及時做好飼養記錄、繁殖記錄、飼料使用記錄、獸藥使用記錄、防疫消毒記錄、疾病治療記錄、病死畜處理記錄,引種及產品銷售記錄、外來人員出入場記錄等。
羊是自然界生物鏈中的重要環節,它可以吃草(野草、牧草及農作物秸稈等)進行生物性消化吸收,然后一部分轉化為羊產品(羊肉、羊毛等),另一部分則以糞尿的形式排出體外。糞便及尿液利用得好,可對自然界產生好的作用,如果控制不當也可帶來污染等副作用,如污染環境和疾病傳播等。羊糞尿是優質農家肥,可有效利用,提高綜合效益,例如將羊糞尿發酵后用于農作物、蔬菜等施肥或生產有機肥、沼氣等,尤其利用牛羊糞尿生產沼氣技術已在我國各地進行推廣應用,效果很好。
目前國家及有關地方部門制訂了許多標準化羊場建設要求,務必遵守。要建立官方獸醫監管機制, “對不合格養羊企業和產品堅決說不”,對重點養羊企業和區域的環境條件、設施設備及技術水平要進行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污染和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受理處理環境污染和不合格產品投訴。建立健全技術服務體系,推廣科學、先進的養殖模式、經驗和技術,對先進型企業給予政策性支持,促進養羊業健康發展,提高養羊業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保護農區生態環境條件下,確保生產優質羊產品供應市場。
劉秀麗(1980.7-),女,山東省魚臺縣人,大專,畜牧獸醫專業,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健康養殖與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