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拉赫(四川省美姑縣農牧局 616450)
美姑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圈養試點的建議
馬吉拉赫(四川省美姑縣農牧局 616450)
本文對于美姑山羊的品種選育和雜交改良美姑縣本地山羊進行了簡述,對于美姑山羊產業化發展提出了一些舉措,并預估了資金預算及項目效益。
品種選育;發展舉措;效益
美姑山羊具有高繁殖力、且生態適應范圍廣、性情溫順、宜圈養、前期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等優點,是十分優良的地方山羊品種,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美姑山羊的繁殖性能進一步得到提高。要完善選育相關資料和美姑山羊的保種選育體系,力爭到2015年通過國家品種命名。
(1)成立縣、鄉、村各級項目領導小組,負責經費的爭取和落實,組織領導和協調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督導檢查項目的落實與實施進展情況,制定有關激勵政策和落實獎勵制度。
(2)落實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把美姑山羊產業化項目納入政府的目標管理內容,根據當地的羊群分布情況,將項目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鄉、村干部和包鄉技術人員,任務完成情況與年度考核、工資、獎金和下鄉補助掛鉤。對在項目建設中搞得好的,政績突出的先進人物要進行表彰獎勵。
(3)由縣畜牧局負責培訓鄉級技術員和村級項目負責人的培訓,由鄉級技術員和村級項目負責人負責培訓項目農戶。
(4)項目所在鄉要把美姑山羊產業化發展作為群眾增產增收的主要項目來抓,由一把手負責此項工作,所在村支部、村委會、養羊協會、村項目負責人要積極配合縣畜牧局和鄉政府齊抓共管搞好此項工作。
(5)建立科技人員下鄉包村制度。畜牧局科技人員按業務水平、工作能力、職務、技術職稱等每人承包2~3個鄉項目的實施,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技術指導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6)淘汰處理本村所有土種公羊(山羊)。
(1)在項目區大力宣傳和推廣美姑山羊的養殖效益和技術知識,使農戶認識和接受美姑山羊養殖項目。加強培訓技術人員,提高其技術水平,增強其工作責任心。
(2)優化羊群結構和優秀母羊的比例,加強妊娠母羊的護理和后代羊培育,推廣種羊及育成羊的補飼技術。
(3)加強草場建設與改良,搞好越冬貯草、青貯氨化飼料的工作。嚴格獸醫衛生制度,建立羊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防治程序。
(4)建立種公羊配種使用及后代測定記錄,本地公羊和不合格公羊要做到100%的處理,制定種公羊定期調換技術措施。
(5)制定后備種羊選育標準,確定年度選育測定數量和選育強度,對核心群種羊按選育標準實行適時調整,確保美姑山羊的選育進度。
(6)畜牧局負責在每個項目實施點培育一名村級畜牧獸醫技術人員,負責對該村美姑山羊生產項目中的技術服務,主要監督美姑山羊飼養技術規范的實施,協調解決實施中的技術問題,開展美姑山羊的疫病防治、不合格公羊的處理、配套的圈舍修建或改造、牧草種植、種羊的管理和調劑、信息傳遞等工作。
本項目經預算需要每年投入資金60萬元。
(1)美姑山羊雜交改良本地山羊工作52萬元。公羊550只×800元/只=44萬元;改良所需藥品及器械3萬元;培訓及工作經費5萬元。
(2)種草圈養美姑山羊示范項目8萬元。基礎母羊補助:20戶×5只/戶×400元/只=4萬元;圈舍補助:20戶×1000元/戶=2萬元;圍欄種植多年生牧草補助:20戶×200元/戶=0.4萬元。
(3)其他1.6萬元。
政府每年安排支農資金30萬元用于發展本項目,同時縣畜牧局也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
(1)改良項目按母羊提高50%的繁殖率計,2008年改良2萬只母羊可增產羔羊1萬只,每只按350元計,年可增產350萬元左右,2010年,年可增加產羔35萬只,年增產1000萬元左右。
(2)種草圈養美姑山羊示范項目,20戶農戶飼養的100只母羊,年能出欄后代羊300只,每只按400元計,年可創收12萬元。
(3)對項目實施村和美姑山羊基礎較好的村跟蹤技術服務工作,通過美姑山羊科學養殖配套技術的推廣,被服務的村美姑山羊生產性能得到提高,在提高本村養殖效益的同時,為改良區和推廣區提供優秀的美姑山羊種羊,共同提高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