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平(河南省南樂縣畜牧局 457400)
疫病防治在適度規模養牛中的問題
王雅平(河南省南樂縣畜牧局 457400)
疾病防治在適度規模的牛養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減少牛罹患疾病的可能并促進養殖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但在目前的牛養殖中,往往存在因人們的認知偏差及環境設施不佳等使得疾病防治不到位的問題。為此,必須對該狀況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對策進行改善,使得疾病防治效果更佳。
疾病防治;牛養殖;問題分析
隨著牛養殖事業的不斷發展,對牛疾病的防治工作顯得愈發重要。目前養殖戶多采取適度規模養殖,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牛疾病發生的可能,但仍在防治理念、管理方法、飼料使用等多方面存在問題,阻礙著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1]。長此以往,會大大影響養殖業的發展,不利于國家經濟的建設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
在適度規模養殖牛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傳染病發生的可能,如口蹄疫、結核病等[1]。其中,若發生口蹄疫迅速會在短時間、較大范圍內傳播,且極易致使牛死亡,危害程度較重。所以,養殖人員應該通過科學手段對口蹄疫之類的疾病做好防治工作。
普通病主要有感冒、腸胃炎等。在適度規模牛飼養中,普通病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其原因在于季節變更、飼料飼喂不當等。如果牛罹患普通病導致體力虛弱,則更容易發生傳染病,使后果進一步惡化。因此,養殖人員不可忽視對普通病的防治工作[2]。
在目前很多農村養殖戶中,往往不采用人工配種,而進行普通配種。這樣一來,如果在普通配種中不注意衛生防護,易損害牛生殖器官、且可能發生感染,發生產科疾病。比如,子宮內膜炎等等。在這個時候,如果養殖人員治療技術差會使得牛有產科疾病等問題經常發生的可能。
牛群過于密集會有寄生蟲病發生的可能。但目前的牛養殖工作缺少有效的寄生蟲病防范措施,也會影響著牛的健康生長。
2.1.1 建設良好飼養環境
首先,良好的衛生狀況是牛得以健康生長的基本條件;其次,若因不良環境導致病原體的滋生會有傳染病發生的可能[3]。因此,做好牛飼養工作,抓好衛生工作:第一,及時更換飼料;第二,抓好牛舍衛生;第三,在必要時候消毒。
2.1.2 科學飼喂
在對牛進行飼喂時候,要因季節不同而不同。在季節交替的時候,應做好飼料更換,防止牛因食用飼料不合適導致疾患發生。同時,在制作飼料的時候,要根據牛的身體狀況來配置適合其生長的飼料。
2.1.3 科學的放牧和補飼
對牛進行養殖的時候,放牧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在放牧的時候,要對牛的大小、性別等個體因素及牧草的種類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如果進行放牧,仍然無法使牛生長的營養狀況達到最佳,應適時加以補飼。
2.2.1 疫苗的規范使用
因疫苗作為生物藥品的特殊性,其購買及使用量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特別要注意的是,使用中必須按規定量注射疫苗,不得隨意改變用量。同時,注射疫苗時候,對有病牛適量注射、建立檔案并嚴格根據相關制度進行管理,對健康牛防疫的工作要到位。
2.2.2 制定合理防疫制度
第一,牛場位置要盡量設置在人員稀少、環境佳的地方,并在入口要有消毒池對所有人進行消毒、且消毒液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配置;第二,為防止傳染病發生的可能,對工作人員要進行規范化管理,要求他們必須身體健康、穿著工服時候才可入場[3];第三,杜絕牛與其他動物一同飼養。
2.2.3 規范保健品使用
保健品對防止牛疾病發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對一些藥物無法治療的疾患可以有效緩解。但是,若牛食用較多生化制品,會影響牛肉質量,不利于人們的健康飲食。因此,要適當使用保健品,并且在使用時候注意符合相關的藥品說明和使用規范,對劣質品不得采購。這樣,通過降低防患疾病發生幾率,減少了牛的不正常死亡,提高了牛養殖的生產效益。
2.2.4 消除認知誤區
目前的牛養殖戶多數為防止疾病發生的可能,過于重視對藥物、疫苗的使用,但在創建良好衛生環境及管理制度方面卻經常被忽視。長此以往,會大大阻礙牛養殖事業的發展。因為,使用藥物及疫苗僅僅是對疾病發生繼續防范,但不是長久之計。所以,要重視牛飼養的管理及衛生維護,根本上提高牛飼養的質量。
綜上,對牛養殖進行疾病防治要在管理措施和疾病防控兩方面同時入手,并在實踐中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采取對策。這樣才能使得防治效果達到更佳,提高牛肉質量和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促進人民生活的質量改善及國家經濟的良性發展。
[1]韓忠令.牛適度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治分析[J].當代畜牧,2014,12(1):26-28.
[2]張宇峰.哈爾濱市奶牛規模化養殖對策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3.
[3]岳宏.中國肉牛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1.
王雅平(1979.7-),女,助理獸醫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畜牧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