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明 雷映文(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麻石畜牧站 636729)
一例牛鼻出血的簡易治療與體會
池明 雷映文(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麻石畜牧站 636729)
牛鼻出血俗稱 “流紅汗”,中獸醫多叫鼻衄,臨床上多因為熱邪內侵或鼻道損傷引起。
通江縣麻石鎮某村民一頭5歲黃母牛,放牧中幾聲咳嗽、噴嚏后,鼻孔里流出大量鮮血,畜主立即求診,筆者前往。
該牛體況健壯,空懷未孕,毛色淡棗紅,左側鼻孔大量出血,血色鮮紅,鼻腔內無異物,只見流血,牛全身發抖,肌肉震顫,呼吸加快,體溫略高,因該牛舌不停舔動,故血流不止反加劇。
根據呼吸狀況、血液顏色及其中氣泡多少結合全身綜合癥狀推定為鼻出血即鼻衄,從而區別于肺出血、胃出血、炭疽等病。
即刻將該牛拴在陰涼安靜的地方,置于前高后低、將頭部略吊高。
為阻止牛舌繼續舔食鼻血,立即用山坡上干凈的青蒿葉堵住流血的鼻孔,同時可用寬布條纏住牛嘴筒。
用牛繩 “雙鼻鉗”式拴在樹上,讓牛鼻鏡緊靠樹干,保證其呼吸通暢,又不讓其舔動鼻孔。
隨后用冷涼水澆拍牛額頭、鼻腔、嘴筒等部位,并盡量保證牛只安靜,不要驚嚇、鞭打。
通過上述方法,觀察十余分鐘后,流血完全停止,方可去掉布條,慢慢抽出鼻孔填塞物,用干凈水洗掉血流污物,隨后讓牛飲糖鹽水?;蛭股僭S青草。
筆者從醫多年,面臨突發此類病僅數例,雖不多見,一旦發生,使畜主驚慌害怕,束手無策。究其原因,一是外界機械力刺激,損傷其鼻腔內血管,二是相關疾病繼發產生,導致血管脆弱性增強,咳嗽、噴嚏可致毛細血管破損出血。總之在治療上力求簡單易行,事半功倍。通過上述簡易方法的治療效果不錯,值得一試。
池明(1970.8—),男,四川省通江縣人,大專,獸醫師,主要從事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