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峰
(山東省萊州市曲家畜牧獸醫站261400)
實現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
郭曉峰
(山東省萊州市曲家畜牧獸醫站261400)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傳統畜牧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我國傳統畜牧業正不斷向現代畜牧業升級。21世紀的今天,畜牧業轉型發展到了關鍵的時期,它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實現成功轉型的發展方向在哪里?文中提出建議。
畜牧業;傳統;現代;轉型升級;解決措施;問題;意義
就我國現狀分析,各養殖戶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大多是買賣關系,也就是說,企業與養殖戶之間還沒有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以及風險共擔的關系,更多的時候,兩者之間是獨立的,這是畜牧業產業鏈短、產業化程度低的根本,同時它還是畜牧業運行不夠規范、養殖戶自我服務能力弱的重要原因。總之,除了一些傳統的、舊式的活畜交易市場外,還沒有形成輻射面較廣的交易市場。
受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畜牧業大多是分散飼養、畜禽混養,這種現象大量存在,當某種傳染病發生的時候,管理員就很難防止交叉性的傳染,在不能控制病疫的情況下,這些病疫會不斷的擴散,最終影響的會是所有的畜禽,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養殖戶的利益,不利于農牧民效益的增收,也不利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眾所周知,養殖戶養殖畜禽的目標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為了提高自身利益,部分養殖者會采取不恰當的飼養方法或者是手段等生產不符合相關規定的畜產品,這些產品可能會含有毒素,嚴重威脅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并影響消費者的心理。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發生,比如“三鹿奶粉”、“有色饅頭”等,這些產品在生產、流通以及加工的環節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隱患,由此可見提高畜牧業生產要求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我國商品糧生產基地數之不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區,因為農區有著豐富的資源比如農作物副產品、秸稈等,這些資源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飼養原料。我國農區面積很大,不同的地區又有著不同的飼養方式,本文就中、東、西部分別展開論述。
我國東部地區有著天然的優勢,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這是現代畜牧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一直以來,東部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畜產品出口基地,在這里,畜牧業能夠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但東部地區也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要不斷加快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傳染病可能帶來的損失,同時,它還有利于樹立標桿作用,引導和帶動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展開類似的建設;其次,要加強對獸藥以及飼料添加劑的管理。在我國,很多生產者沒有樹立起相關的質量標準意識以及安全意識,對于獸藥以及飼料添加劑中存在的化學物質或其他有害毒品,養殖者通常會選擇不聞不問;再次,加強畜產品全程質量控制,確保生產出來的產品無公害、綠色、有機;最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讓畜產品能夠通過“綠色通道”出口出去。
眾所周知,中部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這里有著大量的草山、草坡,同時還有豐富的飼料資源,在不斷的發展中,中部地區已然成為國內畜產品需求的主力軍,但我國中部在產業化發展水平以及生產方式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要想真正意義上的做到“農牧有機結合型”,還需做到以下幾點:
(1)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如秸稈、飼草等,促進傳統畜牧業向節糧型畜牧業的轉變,這是資源合理化利用或者說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核心,同時它還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
(2)不斷加大對散養農戶養殖設施的改造,中國有這么一句古話:“眾人拾柴火焰高”,就單個養殖戶而言,他們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改善這些散養農戶的養殖設施無疑會影響畜牧業的轉型升級。
(3)重點抓好散養農戶中的疫病防疫問題。散養農戶大多沒有專業的知識,對于疫病防疫的相關知識他們也是知之甚少,為此我們必須大力提高基層獸醫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一是要不斷加大龍頭企業的引資力度。對于那些散養的或者是小規模的養殖戶,要激勵并支持其不斷的擴展經營范圍,只有實現不斷的強強聯合或者是優勢互補,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共同進步,才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找到自身的立足點;二是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革、產品更新。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畜產品龍頭企業的發展是提高畜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也是提成畜產品檔次的關鍵;三是要不斷的引導現有畜產品在加工、流通方面的改造,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糾正這些問題,最終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首先,相關的養殖戶必須改變自身的養殖觀念,對于那些錯誤的、不利于畜牧業發展的養殖模式,應堅決摒棄,同時要抓好良種培育以及飼料供給工作,積極改變不利于畜禽生活的一系列飼養狀況,這是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基礎;其次,按照政府以及相關政策要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快規模化、集約化以及標準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