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先
(重慶市巴南區李家沱街道獸醫站400054)
淺析奶牛繁殖障礙性疾病的防治
田云先
(重慶市巴南區李家沱街道獸醫站400054)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在養殖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疾病困擾養殖戶。常見的繁殖障礙性疾病是奶牛養殖中的比較常見的疾病,本文對其發病的臨床表現進行分析并找到合理的防治方法,通過常見的幾種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病情況處理,從而得到如何防止奶牛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繁殖障礙性疾病。
奶牛養殖;繁殖障礙性疾病;防治方法
奶牛養殖中經常會發生繁殖障礙性疾病,養殖戶一般都是在發現奶牛不繁殖時,才會懷疑奶牛得了繁殖障礙性疾病,因此在養殖過程要特別關注奶牛的表現,從而盡早的發現該病。在牛的養殖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牛細小病毒病、牛生殖道彎曲病菌、牛布魯氏菌病、牛Q熱等,本文對這幾種疾病的發病的臨床表現以及防治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而得到一個更好更有效的控制奶牛養殖中出現的繁殖障礙性疾病。
奶牛在養殖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幾種繁殖障礙性疾病主要有牛細小病毒病、牛生殖道彎曲病菌、牛布魯氏菌病、牛Q熱等。不同的疾病臨床表現不同。
牛得了牛細小病毒病后,就會出現妊娠母牛發生死產或流產等現象,而且會出現腹瀉、嘔吐及消化不良等癥狀。而且這種疾病發病快,一年四季均會發生,死亡率極高,因此得了這種疾病應該及時治療,不及時隔離治療就會導致大范圍的牛群犯病。
牛患上了這種疾病,前期是看不到明顯的癥狀,只有發生到急性期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但這時治療要及時,此病在出現嚴重的癥狀后又轉變沒有癥狀的狀態。牛得了此病就會懷孕6個月左右出現流產現象,這樣就會導致牛不再生育,而且還會伴有其他疾病。
此疾病是發生比較廣泛的一種疾病,幾乎全世界有養殖奶牛的地方就會出現這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傳染途徑比較多,被傳染后就會導致母牛流產,公牛出現生殖器官的炎癥,這種疾病主要表現在患病牛出現在母牛和公牛的生殖器官上,從而使患病牛不能正常配種。此病主要通過皮膚、呼吸道等進行傳播,牛的生存環境太差會加重此病的發生。
患上此病后表現不明顯,而且這種疾病可以在不同動物中傳播,而且也會傳染人類,因此此類疾病的發病很廣泛,得了此病的牛就會表現為發熱,從而導致流產,對牛的生殖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昆蟲是此病的傳播介質,昆蟲可以將此病的病毒進行傳播,不僅在牛群之間還會在其他牲畜及人類進行傳播。
對發病的奶牛進行隔離,防治帶病的奶牛進入正常牛群;對于一些初產的母牛進行身體的檢疫后再進行配種,如果發現發病立刻進行相應的治療,防止再進行傳染。進行母牛的配種前30d,肌肉注射牛細小病毒滅活疫苗2ml,7d后再注射2ml,15d后方可配種;對發病的奶牛進行治療外,還要對患病的牛棚進行消毒處理。應用血清學方法對全群牛進行檢查,檢出的陽性牛要堅決淘汰,以防疫情進一步擴展[1];與此同時,對牛群進行緊急疫苗接種。
牛群發生此病后要禁止配種,同時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主要使用紅霉素或四環素進行抗菌治療患病母牛和公牛的生殖器官,連續治療5d。對帶病的牛群進行消毒處理,病牛進行藥物治療,完全治愈后3個月再進行配種。
首先給牛群進行定期檢疫,檢疫后3年后發現陽性反應要及時淘汰病牛,防止傳染;牛19號布魯氏菌苗進行定期免疫接種,發現病牛及時處理消毒。對發病的牛群進行消毒主要采用陽光、紫外線、干燥、高溫、蒸煮等方法,殺滅細菌和病毒[2]。對發病的牛進行用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母牛和公牛的生殖器官,治療好后再進行配種。
因為此病可以在人畜身上均發生,因此在防治上,注意隔離患病的牲畜與人,并對牲畜居住的地方進行消毒處理;對接觸過發病牲畜的人進行隔離,防止人再傳染給牛等牲畜;對接觸過患牛的其他牛進行接種,減少發病率;對牲畜周圍的環境進行凈化,防止一些昆蟲的數量,減輕昆蟲的傳播,消滅昆蟲,減少傳播的介質。對發病的牛及其他牲畜及人要及時進行治療防止再度傳播[3]。
奶牛養殖中出現疾病是很正常的事情,要對不同疾病的表現進行鑒別后再進行對癥下藥是保證此病不再傳播的基本方法,因此在防治奶牛養殖中的常見繁殖障礙性疾病要明確每種疾病的臨床表現。
[1]肖永超.五種繁殖障礙性牛病的臨床診斷與防治分析[J].畜禽業,2014(10):65.
[2]梁小軍.奶牛繁殖障礙的現狀、危害和病因分析及防治對策的思考[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2(2):56-58.
[3]馬德禮.奶牛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病因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3(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