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拴明(甘肅省寧縣畜牧獸醫局 745200)
夏季高溫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及預防
楊拴明(甘肅省寧縣畜牧獸醫局 745200)
高溫制約著夏季豬生產的正常進行,文中分析高溫對母豬受胎率、妊娠母豬的危害和易多發疾病等對豬生產的危害,提出防治對策。
豬;高溫;受胎率;妊娠;流產;疾病預防;技術措施
豬屬于常年繁殖動物,目前的規模化養殖場(戶)對飼喂的種豬均進行了必要的選種和選育,并且進行了有目的的定向培育,使得種豬的繁殖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在夏季高溫季節里,豬的生產性能明顯的低于其他季節,嚴重地影響了養豬業的經濟效益。
夏季高溫時,種豬的營養量攝入不足;精子的活力與溫度成負相關;并且運動量減少;使豬的生產能力受到了制約,這樣就嚴重的影響了整個生產環節。
炎熱季節豬的采食量、活動量相應下降,母豬的繁殖所需要的能量攝入不足。可以導致母豬的發情、排卵規律紊亂,甚至發生不發情等現象。維生素A、D、E、C、B2、葉酸和礦物質中的鈣、磷、鐵、鋅、銅、錳、硒都是妊娠母豬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炎熱季節維生素很容易破壞,導致攝入不足。
公豬的精子活力與環境溫度成負相關,環境溫度越高,精子的活力越低。夏季高溫公豬遭受熱應激,會明顯降低精液品質,甚至發生嚴重的死精。在一般情況下,豬的睪丸溫度比體溫低約4~5℃,但是,一旦溫度引起睪丸溫度升高,就成為繁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環境溫度35℃下飼養的公豬與15℃下飼養的公豬相比,前者射精量下降8.6%,精子數量下降11.5%,受胎率下降13.3%。高溫也會影響公豬的性行為,降低性欲。
運動不足是與夏季天氣炎熱有關,種豬的運動量相對減少,加上目前一些養豬場對種豬使用限位欄飼養,運動量更顯的不足。公豬運動量過少,會導致精子活力下降,直接影響母豬受胎率;母豬運動量不足,會影響母豬的正常發情排卵,同時也會影響母豬四肢乏力而影響配種受孕。
高溫時母豬容易流產是因為妊娠母豬受到炎熱應激的侵害,尤其受精卵在子宮附著初期還沒形成胎盤,缺乏保護。因此對外界條件刺激極為敏感。高溫帶來的熱應激嚴重影響母豬的受胎率、胚胎死亡率及流產率。尤其母豬妊娠初期的8d內和胚胎附著期的11~20d內,母豬最怕熱,哪怕只有24h的高熱,也會導致胚胎的早期死亡。而到懷孕100d的懷孕后期又處于最怕熱的敏感期。由于妊娠長時間受到熱輻射的高溫傳導刺激,使豬體溫升高,靠體溫調節中樞也難以維持自身的熱平衡。使豬的生理發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這種熱應激從而抑制了促黃體生成素的分泌和孕酮的分泌量減少,最終導致母豬流產。
進入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使豬的免疫機能下降,也是各類病原微生物開始繁衍猖獗的時期,各種動物疾病易發的關鍵時期。
非典型豬瘟會使豬的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母豬繁殖性障礙。母豬妊娠10d前感染,會導致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豬吸收,母豬出現返情或產仔數量減少;母豬妊娠10~5d感染,會增加死胎數量;妊娠中、后期感染,會導致產死胎、弱胎及胎兒產后生長發育不良;母豬產前一周左右感染,雖不影響仔豬的存活,但會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預防豬瘟應在后備母豬或母豬配種前15~30d免疫豬瘟疫苗,劑量為每頭母豬按2~4頭份注射。
細小病毒病會影響母豬的繁殖生產性能,它主要取決于母豬在哪個階段感染該病毒,一般會導致母豬不發情、不孕、流產、產死胎、弱胎、木乃伊以及導致母豬產仔數量減少等。空懷母豬感染后可影響母豬的正常發情,一部分母豬會出現持續性不發情;母豬配種初期感染后會導致母豬既不出現返情癥狀,也不懷孕產仔;母豬懷孕初期感染后會導致一部分胚胎早期死亡,并被母體吸收;母豬懷孕中、后期感染會導致一部分胎兒中途死亡,胎水被母豬吸收,母豬腹圍減小,或產死胎、弱胎、木乃伊或產少得可憐的幾頭仔豬。一般母豬在懷孕70d后感染該病,母豬雖可正常生產一部分仔豬,但通常仔豬帶病毒,并成為新的傳染源。預防細小病毒病一般在后備母豬或母豬配種前免疫細小病毒疫苗,每頭母豬2ml即可。對后備母豬應間隔3周重復免疫一次。
豬鏈球菌的感染占到豬發病率的80%,并且往往是出現多種細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可通過胎盤、消化道、呼吸道及吸血昆蟲傳播。各種年齡的豬均可發病,但敗血癥型及腦膜腦炎型多見于仔豬,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多見于中型大小的豬。病豬和帶菌豬為主要的傳染源,傷口為主要的傳播途徑。
做好夏季高溫的預防工作對豬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因素,從而保證了生產的平穩和胚胎成活率的提高。
在制作飼料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高溫對維生素的破壞和礦物質的缺乏。還應注意要對種豬補飼青綠飼料,以防飼料營養的片面,導致生產性能降低。因此要在炎熱高溫季節里提高飼料的營養濃度,保證營養的均衡可以預防豬采食量不足而導致能量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缺乏對生產造成不良影響。
精液的品質不良是導致夏季母豬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因素,所以要定期對公豬的精液品質進行檢查,根據精液品質的優劣,調整營養、運動和配種次數,以保證公豬的健康和提高受胎率,妥善安排公豬的飼喂、飲水、放牧、運動刷拭、日光浴和休息,使公豬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以增強體質合理的安排運動,提高配種能力。
母豬妊娠初的20d和妊娠后的30d都是妊娠發生死胚和流產的危險期,而最危險的是妊娠后的18d內。因此要引起十分的重視,不可大意,其實只要在這敏感期內強化防暑和降溫力度,就能保證妊娠母豬的安全生產。常用的預防高溫的措施就是隔熱降溫、遮陽通風等。
大熱天飼養妊娠母豬,應把注意力集中于妊娠最初的8d內,這階段是受精卵著床和形成胎盤的主要階段,應重點保護胚胎的發育和預防流產。因此,在母豬妊娠的20d內和產前30d內,要加強營養,提高營養水平,要滿足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營養需要。到妊娠后期,不僅要滿足營養需要,還要滿足數量要求,精料每日可加喂到24g。以滿足胎兒快速生長的需要,提高出生重。母豬受熱時不愛吃料,可合理安排喂料時間,增加喂料次數,提高采食量。除正常喂飼外,要在氣溫下降的早晚冷涼時,趁豬愛吃料的時候,適當加大喂量。早晚可吃下全天喂料量的65%以上。同時,要多喂含纖維素少的青飼料,不喂含纖維素多的粗飼料及米糠等飼料,以免增加體增熱對豬的危害。能量不夠用時,可加喂油脂3~5%,含有熱能高,但體增熱少,既增加能量飼料,又有降低熱應激的效果。夏季天熱,豬渴欲增加,飲水量大,應大量供給,自由飲用,滿足需要,喝冷水涼快,又有助于飼料的消化。尤其妊娠后期,消除機械性刺激,防止滑跌、擁擠、跑跳。切忌打豬、追趕、驚嚇,以免造成流產。
懷孕后的母豬,對環境的突然變化尤為敏感,無論運動、采食、抓捕、過熱等,都是不良的應激和刺激,都有可能使孕豬流產,必須建立正常的生活規律,不可打破。孕豬不能大幫轟,要單圈、單管、單喂,防止豬互相咬斗引起的流產。
楊拴明(1985.5-),男,甘肅省鎮原縣人,大專,主要從事家畜改良、動物疫病防治、牧草種植等科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