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 楊麗芹(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675600)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綜合防控
楊聰 楊麗芹(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675600)
通過分析發病原因、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等,采用科學的診斷方法,在總結長期臨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為供廣大養殖戶提供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豬藍耳病;發病原因;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綜合防控;措施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一種急性高致死性傳染病。仔豬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育肥豬也可發病死亡,是整個養豬行業較為難治和威脅最大的豬病之一。
(1)豬高熱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PRRSV變異株引起的,由于藍耳病病毒能破壞豬的肺泡巨噬細胞,抑制豬的免疫功能,使豬容易繼發感染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包括豬瘟病毒、豬流感病毒、偽狂犬病病毒、豬圓環病毒、附紅細胞體、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等。
(2)飼養管理不當,主要表現為許多養殖散戶廄舍低矮不規范,舍溫高,通風透光散熱不良,廄內積糞厚,陰暗潮濕,高溫高濕,飼養密度過大,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不良。
(3)豬源流動性大,忽視了產地檢疫、運輸檢疫,為疫病傳播開了綠燈。
(4)養殖戶為降低成本,用最便宜的飼料或是已經有霉變的飼料,致使營養供給嚴重不足,豬群免疫力嚴重下降。有些飼料中重金屬鎘、鉛、汞、砷等超標,也引起豬嘔吐、貧血、淋巴細胞破壞、免疫力下降等癥狀。
(5)忽視豬場保健、免疫程序不規范,沒有嚴格合理的藥物、疫苗保健程序,母豬產前和產后、仔豬斷奶前后的定期投藥和消毒、驅蟲沒有做好。
本病無明顯季節性,各年齡的豬均可感染,尤其是繁殖母豬與仔豬感染率高?;疾∝i和帶毒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空氣、等多種途徑傳播。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形勢相當嚴重,尤其是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等,往往導致大批豬發病死亡。
體溫41~42℃,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流鼻涕、眼睛有膿性分泌物,皮膚充血或出血等敗血癥狀,就是常說“藍耳”。
妊娠母豬發生流產、早產、產死胎或木乃伊(黑胎);患過病的母豬表現為不發情、發情不正?;驅遗洳辉?;懷孕母豬常表現為比較集中的流產現象。
在豬群中常與其它病原交叉感染,表現為呼吸道疾病綜合癥。豬只感染藍耳病毒后2~4周出現呼吸障礙癥狀,發病率可達20~80%。斷奶仔豬感染后出現典型的呼吸困難(腹式呼吸表現非常明顯)、生長緩慢,日齡越小呼吸道疾病越嚴重,死亡率也越高。
病死豬尸體很快膨脹如鼓,四肢撐直,耳及腹下、后軀紫紅色,鼻孔有泡沫。高溫天氣死亡的尸體很快腐臭。剖開腹腔腐臭味濃,空腸充滿氣體;胸、腹腔有大量黃色積液和纖維素性滲出物,呈多發性、漿液性胸膜炎、腹膜炎;皮下、扁桃體出血點;部分胃出血水腫、潰瘍、壞死變黑;大、小腸嚴重出血;脾臟出血有梗死灶;腎腫大、土黃色、質脆、腎包膜易剝離、表面出血斑點;膀胱有出血點;肝臟腫大、有出血點;氣管、支氣管內充滿泡沫;肺臟水腫、彌漫性間質性肺炎、肺呈大理石樣變;心臟有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切面濕潤,呈灰白或灰黃色。
根據發病特征、流行病學分析、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做出初步疑似診斷,但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藍耳病病毒分離與鑒定為陽性,藍耳病病毒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為陽性方可確診。
選擇疫苗時,種豬場和健康清凈的陰性豬場應選用藍耳病滅活疫苗,發病場或暴發過藍耳病的豬場應選用藍耳病弱毒疫苗;種豬用藍耳病滅活疫苗,斷奶仔豬和生長豬用藍耳病弱毒疫苗。另外,弱毒疫苗只能用于保育豬和育肥豬,只有特別情況下用于種豬,仔豬在哺乳期一般不提倡用弱毒疫苗,免疫時要考慮與其它疫苗的間隔時間。弱毒疫苗免疫時要做好豬群的衛生管理和保健,滅活疫苗主要用于種豬群,首次應用該苗的豬場必須進行間隔3周的兩次基礎免疫,免疫時要足量免疫。在平時生產管理中,結合豬場實際情況,加強豬瘟、豬藍耳病、偽狂犬、豬流感、豬肺疫、支原體肺炎、萎縮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
應盡量自繁自養,嚴禁從疫區引進種豬、商品豬。實行全進全出飼養模式,各階段豬轉出后徹底消毒所在欄舍,空置2周以上再進新豬。新購進的豬要隔離觀察。對發病豬群進行封群,嚴格隔離封鎖。
集約化養殖,養殖密度要適中,高溫高濕季節做好通風降溫,減少有害氣體對豬呼吸道的影響;保持清潔衛生,做到飲水潔凈,無污染,豬的糞尿應及時清除;不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注重平衡營養,滿足機體對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要,特別是飼養中要添加維生素A、C,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增強豬群的免疫力;盡量減少應激。
豬藍耳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可通過糞、尿及腺體分泌物散播病毒。因此,每周至少帶豬消毒1~2次,當周邊有疫病流行時帶豬消毒每周應增至2~3次。加強人員、車輛、場地和用具等管理,切實做好消毒工作。
定期對保育豬和育肥豬進行血清學檢測,檢測病毒抗體。
確保發生疫情時,能夠及時診斷,防止疫情的擴散蔓延。對病死豬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
采用中西結合的方法,選取清熱宣肺的中草藥,如黃連、金銀花、大青葉、知母等;西藥治療可使用一些抗病毒類藥物,也可以使用γ-干擾素來提高治療效果。由于本病多為混合感染,故要聯合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噻吩、頭孢氨芐、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等。此外,對病豬注射高免血清或耐過豬血清有一定的療效。病豬高熱,導致采食量減少或廢絕,可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和口服補液鹽(葡萄糖20g、蔗糖40g、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以上為1kg飲水中的含量),以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