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凱(云南省瑞麗市勐秀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78604)
動物皮膚瘙癢病的鑒別診斷與防治
李根凱(云南省瑞麗市勐秀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78604)
瘙癢是指患病動物自身皮膚上的一種主觀的癢感覺,它通過擦癢來緩解或解除某種刺激所致的皮膚上的不適感覺。它是獸醫臨床上,特別是小動物診療實踐中畜主最常反映的癥狀之一。在臨床上動物瘙癢動作常表現為患部皮膚處的舌舔、啃咬和摩擦。瘙癢性皮膚疾患由于是動物自身不斷造成的損傷,因而使其成為臨床治療中最棘手的綜合癥之一。筆者根據多年的治療經驗,對瘙癢病癥的病史調查、鑒別診斷及防治作一探述。
如食物的種類和組成、動物所處的環境,近來是否有暴露于有害物質之中的歷史,家中其他動物是否有皮膚病。在同一環境中,其他動物或人類是否存在瘙癢的現象,動物所處的環境是否有癢病、偽狂犬病流行等。這些資料對于鑒別診斷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每個病例與現有癥狀相關的特異性病史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皮膚原始的損傷部位及發生與發展的情況,瘙癢的嚴重程度、發病季節和對治療的反應等等。通過掌握皮膚最初發生損傷部位可初步做出診斷,如犬的癢病往往起始于耳部的邊緣,迅速發生的瘙癢更多地懷疑為源性過敏性皮炎或食物,藥物過敏等等。對抗生素治療有效,表明該病例類似于膿皮病。
輕度的瘙癢為變態反應或并發其他皮膚病等。劇烈的瘙癢為疥螨、癢病等。
患病動物年齡可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和鑒別診斷的依據。如臨床上常在幼犬發生皮膚疾病,有瘙源性變態反應性皮炎、癢病、伴有膿皮病、腸道寄生蟲所致的過敏反應等,而特異性反應,食物變向性反應和膿皮病則多見于成年動物。
動物品種越來越顯示出與某些皮膚病有密切的相關性。甚至有些皮膚病具有品種特異性。一些小型品種犬對特異性反應特別容易感染。性別與皮膚病的發生與性激素分泌失調相關。
變應性皮膚病或瘙源性過敏性皮炎在世界各地均有明顯的季節性。如馬拉色霉菌性皮炎多發生在濕度較高的季節。
臨床獸醫應注意觀察患病動物一般的行為舉止以及瘙癢的一些病史及癥狀。外寄生蟲病、膿皮病和皮脂溢癥是比較常見的瘙癢性皮膚病,而且它們的原發性病理損害是一致的。與此相反,變異性疾病和食物過敏疾病所致原發性的皮膚損害是很少見到的。瘙癢動物皮膚病變的分布情況以及主要病灶所處的位置特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出現食物或藥物以及環境和季節變化引起過敏性皮炎時,應及時查找過敏源。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動物發生過敏性皮炎的過敏源,才能有效地預防其過敏性皮炎的發生。
通過定期驅蟲和消毒殺滅寄生蟲卵。驅蟲后及時清掃糞便,通過糞便生物發酵而殺滅蟲卵,對圈舍徹底消毒來殺滅圈內蟲卵。
注意動物圈舍的清理衛生,保持通風和干燥,做好消毒滅源以防皮膚繼發入侵。另外,提供足夠的飼養能量,以保證動物的正常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采取對癥治療的原則:由食物、藥物引起的過敏性瘙癢病用抗過敏藥如撲爾敏、地塞米松等,由疥螨病引起的則用伊維菌素等,若繼發膿皮病,則加用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