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媛(陜西省靖邊縣黃蒿界鄉畜牧獸醫站 718500)劉歡(陜西省榆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19000)
豬瘟的防治
高媛媛(陜西省靖邊縣黃蒿界鄉畜牧獸醫站 718500)劉歡(陜西省榆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19000)
盡管我們畜牧獸醫部門每年都在預防注射豬瘟疫苗,但是在我們地區豬瘟還是養豬業的最大殺手,嚴重威脅著養豬業發展,也給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豬瘟:俗稱“爛腸病”,是一種由豬瘟濾過性細小病毒引起的,在臨床發病過程中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
豬瘟病毒屬黃病毒科、瘟病。
該病發生于亞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主要通過接觸、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健康豬,一旦感染發病,愈后帶毒和潛伏期帶毒病豬是最危險的傳染來源。
由豬瘟病毒引起發病,臨床呈急性、敗血性變化,實質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則呈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后期常伴有副傷寒及巴氏桿菌病。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母豬、野豬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臨床上較難控制,治療效果不理想,就算治愈好了,也可能成為帶病毒豬,感染其他健康豬,病死率相當高。
有的豬場病豬常物明顯癥狀,豬突然死亡;有的潛伏期一般為1~3天,體溫升高40~42℃,呈現稽留熱,精神沉郁、怕冷、嗜睡、喜臥、弓背、寒顫、行走搖晃。食欲減退或廢絕,喜歡飲水,有的發生嘔吐。結膜發炎,流膿性分泌物,鼻流膿性鼻液,便秘腹瀉交替發生,糞便惡臭,帶有粘液或血液,病豬的鼻端、耳后根、腹部及四肢內側的皮膚等處出現針尖狀出血點,指壓不褪色,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常以大葉性肺炎或壞死性腸炎死亡。
多發生于斷奶后的仔豬及年輕豬,表癥輕微,不典型,病情緩和,病程較長,體溫40℃左右,呈短暫發熱,食欲時好時壞,病豬十分瘦弱,致死率較高,也有耐過的,生長發育嚴重受阻呈僵豬。
對于豬瘟的治療防重于治,一旦發病臨床上束手無策,沒有特效藥,只好進行對癥治療和預防繼發感染。
每年春秋兩季必須做好預防接種,只要疫苗質量保存好,新鮮疫苗及時接種,劑量偏大,做到一頭不漏,一次性徹底免疫,效果非常好。發現有可疑豬只發病,對周邊豬群或各戶豬進行急性豬瘟疫苗主動免疫,迅速進行全豬群的緊急豬瘟疫苗接種,免疫的劑量要大,每頭用量在6~10頭份以上,這個措施在臨床上還是比較理想。
因為在豬瘟發生后,抵抗力下降均多繼發其它細菌病,在緊急免疫的同時,應該同時用抗生素進行豬瘟的并發癥的對癥治療,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出現高熱現象的病豬,應該使用氨基比林、安乃近、柴胡、雙黃連等注射液進行退熱治療。
維生素類制劑進行輔助治療效果很好,可以增強病豬的體質,能促進病豬病情的恢復。在臨床用維生素C、維生素B族或黃芪多糖、氨基糖和一些酶類激活制劑等營養輔助治療效果較好。
敗毒散、清熱解毒散等飲用一周效果也不錯。
作者在近幾年的臨床實踐中,在豬瘟防治上總結出的經驗,不妨同行也試試。制定科學合理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密度;定期病原血清檢測陽性豬,凈化種豬群;堅持自繁自養;對體弱豬只提早進行營養補充,提高抗病力;發病豬緊急接種,配合營養療法可取得很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