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香
婦產手術損傷泌尿器官的臨床調查與分析
姚金香
目的 進一步分析婦科手術中造成泌尿器官損傷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對21例婦科手術中出現的泌尿器官損傷的臨床資料給予回顧性分析和對照研究。結果 在6327例婦科手術中,發生泌尿系統損傷21例, 發生率為0.33%。其中, 膀胱損傷12例, 發生率為0.19%;輸尿管損傷8例,發生率為0.13%;尿道損傷1例, 發生率為0.02%。結論 婦產科手術中一旦發生泌尿器官損傷立即給予處理, 可明顯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婦產科手術;泌尿器官損傷;并發癥
由于女性泌尿器官與生殖器官在解剖關系上比較密切,當女性發生生殖器官惡性腫瘤時很容易侵犯其周圍的泌尿器官, 造成兩個系統器官之間的解剖位置的變異及組織層次不清。所以, 在婦科手術中很容易造成泌尿器官的損傷。婦產科手術過程中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就是泌尿器官的損傷, 發生這類并發癥時如果處理不好, 輕者可引起尿液滲出、腹腔內感染及腎功能的損害, 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為了減少婦產科手術中此類并發癥的發生以及發生此類并發癥時能夠及時發現及處理, 盡可能地降低其危害, 本文對21例婦科手術中出現的泌尿器官損傷的臨床資料給予回顧性分析和對照研究, 進一步分析婦科手術中造成泌尿器官損傷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9月~2014年9月本院兩個婦產科進行各類型婦科手術共6327例, 有21例患者在術中發生了泌尿器官損傷, 患者年齡21~60歲。其中膀胱損傷12例, 包括開腹手術5例, 陰式子宮切除術3例, 腹腔鏡手術2例,陰道手術2例;輸尿管損傷8例, 包括腹腔鏡手術3例, 宮頸癌手術5例;外陰及經陰道手術1例。
1.2 研究方法 將婦科手術中出現的泌尿器官損傷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和對照研究的方法, 對患者的一般情況、診治情況、采取的手術類型、發生后的處理措施等進行調查研究。
2.1 發生率 發生泌尿系統損傷21例, 發生率為0.33%。其中, 膀胱損傷12例, 發生率為0.19%;輸尿管損傷8例,發生率為0.13%;尿道損傷1例, 發生率為0.02%。
2.2 損傷分類 13例為病灶侵犯周圍組織, 分離器官粘連時損傷膀胱及輸尿管;3例為術中由于膀胱充盈誤傷造成的;4例為腹腔鏡手術中雙極電凝鉗電凝時觸及膀胱壁或輸尿管造成小灼傷;1例為陰式手術造成尿道損傷。
2.3 損傷后的臨床表現 術中發現15例, 其中膀胱損傷8例, 輸尿管損傷6例, 尿道損傷1例。輸尿管損傷后主要表現為術中損傷部位有較多的滲出液出現;膀胱損傷后主要的表現是術中損傷處即刻有尿液外露;尿道損傷后主要的表現為手術野有尿液溢出。術后發現6例, 包括膀胱損傷4例,輸尿管損傷2例。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術后出現腎區疼痛、尿量減少、發熱、血尿、陰道排液及腰痛等癥狀, 一般發生在術后2個月以內。
2.4 損傷后的處理 發生在術中者視損傷情況結合患者身體狀況行膀胱修補術、輸尿管雙J管植入術或輸尿管膀胱再植術;發生在術后者一般行經B超檢查、膀胱鏡或輸尿管鏡檢查, 確診后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對應處理。
2.5 術后愈后情況 術中發現并及時給予處理者, 患者術后無不良情況出現;術后發現并處理者, 其中2例預后良好, 3例有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等泌尿系統感染癥狀, 1例因腎功能嚴重損害而被迫進行腎臟切除術。
3.1 膀胱損傷常見原因及如何防止 膀胱損傷是婦產科手術泌尿器官損傷較常見的部位, 多發生于膀胱后壁與子宮相鄰部位。常見原因是子宮頸肌瘤或婦科惡性腫瘤等, 導致盆腔解剖結構改變或盆腔器官之間相互粘連, 術中分離時很容易傷及膀胱;另外, 在行子宮切除時如果陰道壁分界不清或推開膀胱不夠, 在進行陰道斷端縫合時穿透膀胱壁, 均可出現膀胱損傷[1]。本研究12例膀胱損傷患者中, 最常見原因是盆腔粘連, 占其中患者的9例。對于這類患者在手術時要格外小心, 首先要清楚子宮與膀胱、尿道之間的解剖位置關系, 還要做到動作一定要輕柔;其次, 在進行陰式手術時,要貼緊子宮頸再上推膀胱, 也可以經子宮后方進入到腹腔中;最后, 在手術結束后更應仔細檢查各泌尿器官, 一旦發現有器官損傷應立即修補。
3.2 輸尿管損傷的常見原因及如何防止 文獻顯示輸尿管損傷為婦產科手術中最常見的, 輸尿管損傷常見原有以下幾個:①宮頸癌根治術時, 由于過度游離輸尿管造成了直接損傷, 因為輸尿管系膜上的營養血管受到損傷可引起輸尿管的缺血, 甚至壞死。另外, 系膜上的輸尿管神經損傷使輸尿管的蠕動減弱, 因尿液潴留輸尿管內導致內壓增大、缺血而形成尿瘺。②子宮體下端或子宮頸大肌瘤可使輸尿管向周圍移位, 術中很容易發生誤傷。③當術中發生大出血等意外時,慌亂大塊縫扎或鉗夾止血時也容易損傷輸尿管。輸尿管在婦產科手術中常發生的部位有兩處: ①輸尿管與髂內、外動脈交叉處;②子宮頸外2 cm處子宮動脈與輸尿管交叉處。當術后發現輸尿管瘺后立即放置輸尿管導管, 同時給予抗感染,大部分患者可自行愈合[2]。對于易輸尿管損傷的病例, 更應高度警惕, 在關腹前應仔細檢查輸尿管完整性、增粗情況以及蠕動情況是否良好, 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給予處理。
3.3 尿道損傷常見原因及如何防止 女性的尿道比較短,只有3~5 cm, 但由于其后壁與陰道前壁貼的比較緊, 所以在行陰道前壁手術時很容易損傷尿道[3]。本研究中有1例尿道損傷患者, 主要是因為誤認尿道憩室是陰道囊腫, 術中未給予處理造成的。
泌尿器官損傷是婦產科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 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或處理不當, 往往會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 作為1名婦產科醫師, 一方面務必要做到熟悉盆部解剖的解剖結構, 尤其是泌尿器官與生殖器官之間的位置關系, 特別是由于惡性腫瘤導致各器官之間發生粘連時;另一方面, 手術醫生要對泌尿器官的損傷高度警惕。只有這樣, 才能避免或更大限度地減少婦產科手術對泌尿器官的損傷。
[1] 鄭克俊.婦產科手術損傷泌尿器官的臨床分析.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4):10, 11.
[2] 梁強枝, 何志新, 彭曉東, 等.婦產科手術損傷泌尿器官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3(17):463-464.
[3] 蔣洪青.45例婦產科手術損傷泌尿器官的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30):116-1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83
2015-03-12]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