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黎莉
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
陶黎莉
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 針對危險因素提出預防對策。方法對517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分析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并制訂預防對策。結果517例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69例, 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3.35%。其中感染發生率較高的部位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其次為胃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及口腔黏膜感染。將69例發生醫院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分泌物標本送檢, 共分離出病原菌85株, 其中革蘭陰性桿菌52株﹑占61.18%, 革蘭陽性球菌19株﹑占22.35%, 真菌14株﹑占16.47%。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年齡﹑病程﹑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糖尿病并發癥情況﹑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抗生素的使用情況。結論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較高, 對易感因素給予預防和控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糖尿病;醫院感染;因素;預防對策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患者在長期高血糖狀態下容易導致防御功能紊亂及一系列的生化代謝, 使機體免疫功能出現減退,患者易發生醫院感染, 增加了治療難度[1]。然而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感染, 機體處于應激狀態使血糖引起波動, 勢必增加血糖控制難度。為降低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了解和掌握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和危險因素, 為預防和控制糖尿病醫院感染發生提供科學依據, 現對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17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17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1型糖尿病45例﹑2型糖尿病460例﹑妊娠期糖尿病12例, 男296例﹑女221例,年齡27~79歲, 平均年齡(56.7±7.1)歲, 住院時間7~85 d, 平均住院時間(24.7±20.9)d, 入院時空腹血糖值為7.1~23.2 mmol/L,平均空腹血糖值(12.5±3.3)mmol/L, 醫院感染的發生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診斷標準[2]。
1.2 調查方法 對517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制訂統一的調查表格, 表格內容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空腹血糖值﹑HbA1c水平﹑糖尿病并發癥情況﹑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抗生素的使用情況﹑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種類。
2.1 517例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69例, 占13.35%, 發生率較高的部位為呼吸道感染28例, 占40.58%﹑泌尿道感染19例, 占27.54%, 其次為胃腸道感染11例, 占15.94%﹑皮膚軟組織感染8例, 占11.59%﹑口腔黏膜感染3例, 占4.35%。
2.2 將69例發生醫院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分泌物標本送檢,分離出病原菌85株, 其中革蘭陰性桿菌52株﹑占61.18%,革蘭陽性球菌19株﹑占22.35%, 真菌14株﹑占16.47%。
2.3 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年齡﹑病程﹑空腹血糖值﹑HbA1c水平﹑糖尿病并發癥情況﹑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抗生素的使用情況, 與性別無關。
糖尿病患者為醫院感染的高發人群, 因樣本數量﹑地區不同其發生率有所差異,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院近兩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為13.35%, 顯著低于其他報道,可能與患者本身的病情輕重和治療措施等有一定的關系[3,4]。本研究顯示, 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部位依次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及口腔黏膜感染。將其分泌物標本送檢, 共分離出病原菌85株, 其中革蘭陰性桿菌52株﹑占61.18%, 革蘭陽性球菌19株﹑占22.35%, 真菌14株﹑占16.47%, 以肺炎克雷伯桿菌﹑大腸埃布菌﹑表皮葡萄球菌﹑假絲酵母菌屬為主。
對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高齡﹑病程長﹑空腹血糖值過高﹑HbA1c水平過高﹑有糖尿病并發癥﹑存在侵襲性操作﹑住院時間長﹑抗生素的使用為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依據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 制訂如下預防對策:①保持患者樂觀向上的心態, 定期開展糖尿病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正確用藥﹑對飲食的控制﹑對低血糖等癥狀的處理﹑運動方式﹑糖尿病并發癥的危害﹑定期血糖監測等相關知識。②控制血糖<10 mmol/L, 控制HbA1c<8%以下[5], 密切監測血糖, 預防糖尿病的各種并發癥。發現問題及時檢查, 早診斷﹑早治療。③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消毒隔離制度, 醫療器械及物品定期清毒, 且必須消毒徹底, 規范洗手制度。盡量避免或減少侵襲性操作次數﹑縮短侵襲性操作時間和住院時間, 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④合理應用抗生素, 避免預防性或長時間應用抗生素, 禁止小量長時間應用抗生素, 避免引起菌群失調。
總之, 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較高, 對易感因素給予預防和控制, 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1]陳秋霞, 李小紅, 魏紅. 44例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6):1300-13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華醫學雜志, 2001, 81(5): 314-320.
[3]王利芳.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12):2563-2564.
[4]王素琴. 282例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臨床醫藥實踐, 2012, 21(7):531-532.
[5]毛齊彬, 錢小毛, 李成江.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征與危險因素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15):3166-31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59
2015-07-31]
110000 沈陽市第九人民醫院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