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颯
依托咪酯持續輸注用于全身麻醉誘導和持續輸注維持的臨床效果
王颯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持續輸注用于全身麻醉誘導和持續輸注維持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進行普外手術治療患者70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5例。兩組患者常規麻醉誘導后, 給予對照組異丙酚維持, 給予研究組依托咪酯維持。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前、手術結束時、術后24 h、術后48 h的血清皮質醇濃度, 并分析對比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與麻醉前對比, 兩組患者的血清皮質醇濃度都有所下降, 研究組下降更為明顯(P<0.05)。在48 h后可恢復正常。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依托咪酯持續輸注用于全身麻醉誘導和持續輸注維持的臨床效果要優于異丙酚, 且不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 可在臨床廣泛應用。
依托咪酯;持續輸注;麻醉誘導
依托咪酯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 它屬于一種非巴比妥類靜脈麻醉藥, 具有作用時間短、恢復快速又平穩、起效快等特點。可以抑制患者的腎上腺皮質功能, 但是會提高死亡率。關于該藥物在臨床上是否能用于長時間麻醉的問題, 還存在著一定爭議性。當前, 關于該藥物長時間應用的研究和文獻都比較少, 本文主要是以70例普外手術治療患者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 觀察依托咪酯對于腎上皮質功能的抑制程度以及術后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探究依托咪酯是否在長時間麻醉方面具有安全性, 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到本院進行普外手術治療患者70例, 其中男36例, 女34例, 年齡最大72歲, 最小29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常規麻醉誘導后, 給予對照組異丙酚維持, 給予研究組依托咪酯維持。試驗的藥物由一名不知道具體分組的麻醉醫生來進行配置, 二者都使用20 ml的空針來盛裝, 且標記為甲、乙, 在每毫升的藥物里都會含有10 mg的異丙酚或者是 2 mg的依托咪酯。所有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后, 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 并開放其右上肢靜脈, 注射10 ml/(kg·min)的乳酸鈉林格液, 再開放患者的左上肢靜脈, 進行靜脈采血[1]。在插管之前, 給予患者咪唑安定0.05~0.1 mg/kg, 在插管前3 min給予芬太尼3~5 μg/kg, 在插管前2 min給予維庫溴銨0.1~0.2 mg/kg, 在插管前30 s給予藥物試驗0.15~0.2 ml/kg, 在60 s內注射完畢。等待患者的意識完全消失, 肌肉松弛后對其進行氣管插管, 并給予機械通氣,其中潮氣量為±8~10 ml/kg, 呼吸的頻率為10~12次/min, 把PETCO2維持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在麻醉過程中, 給予瑞芬芬太尼0.1~0.4 μg/(kg·min)。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芬太尼1~2 μg/(kg·min), 維庫溴銨1~2 mg, 按照患者的生命體征來調整輸入注射速率, 保持腦電雙頻指數(BIS)保持在45~60之間。在術前30 min停用肌松藥, 在術前5 min內停用實驗的藥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麻醉前、手術結束時間、24 h、48 h的血清皮質醇變化情況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出現不良反應的例數/總例數×100%。術后肌顫發生率=出現肌顫例數/總例數×100%。術后躁動的發生率=術后出現躁動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血清皮質醇濃度比較 對照組和研究組在麻醉前、手術結束時、24 h、48 h的血清皮質醇濃度分別為(371.2±181.8)nmol/L和(326.8±153.7)nmol/L;(313.2±179.2) nmol/L和 (129.8±84.1)nmol/L;(509.8±175.9)nmol/L和(410.1±189.4)nmol/L;(498.2±175.8)nmol/L和(452.3±238.7) nmol/L, 與麻醉前對比, 兩組患者的血清皮質醇濃度都有所下降, 研究組下降更為明顯(P<0.05)。在48 h后可恢復正常。
2.2 兩組患者術后出現不良反應對比 在對照組中, 術后出現惡心嘔吐10例(28.6%), 術后出現肌顫0例, 術后出現躁動0例。在研究組中, 術后出現惡心嘔吐12例(34.3%), 術后出現肌顫2例(5.7%), 術后出現躁動2例(5.7%)。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上, 依托咪酯是一種常用的靜脈麻醉藥物, 由于它具有抑制人體腎上腺功能的作用, 為此, 經常被用于短小的操作和麻醉誘導。近年, 隨著對該藥物研究的不斷深入,該藥物用于麻醉誘導呈現增多的趨勢[2]。以上的數據結果證明, 在給予患者分別使用兩種不同的藥物維持后, 兩組患者的血清皮質醇濃度都均有所下降, 但是對照組的血清皮質醇濃度仍然要高于研究組。兩組患者的血清皮質醇濃度在術后第1天, 術后第2天逐漸升高, 甚至還要高于麻醉之前的水平,對照組的血清皮質醇濃度還要高于研究組。由此可以證明,依托咪酯在抑制患者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要優于異丙酚。
依托咪酯具備有心血管穩定性, 尤其是在危重以及老年患者的麻醉誘導方面, 更是具備有其他藥物無法比擬的優點,尤其適合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麻醉誘導[3]。在很多文獻中證明了, 對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后, 患者并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定期對患者的血清皮質醇濃度檢測, 在必要時候給予他們補充維生素C, 依托咪酯還是可以用于安全麻醉。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對于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的患者,在使用該藥物時特別的謹慎。
[1]周金鋒, 王朋, 類維富.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術患者全身麻醉的臨床觀察.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1, 27(4):120-124.
[2]王天德.依托咪酯用于老年及危重病人全麻誘導的臨床觀察.山西醫藥雜志, 2014, 33(3):130-136.
[3]于代華, 柴偉, 姚立農, 等.國產依托咪酯在全麻誘導和維持中的應用.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0, 26(5):156-15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107
2015-06-11]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