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群
血HCG大于2000 mIU/ml異位妊娠患者藥物保守治療成功2例
容群
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異位妊娠;保守治療
輸卵管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 即使在基層醫院,也時常會遇到異位妊娠患者, 而目前由于醫學科學的發展,各種檢測手段的應用使得異位妊娠在早期得以診斷, 選擇保守治療的患者也在增多。作者在2014年曾經治愈了2例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 mIU/ml的異位妊娠患者,治療方案為甲氨喋呤0.4 mg/(kg·d)聯合米非司酮100 mg, 2次/d, 肌內注射, 5 d為1個療程, 現報告如下。
病例1:患者, 女, 22歲, 因“停經52 d, 不規則陰道流血16 d?!庇?014年5月22日9:49入院。平素月經規律,孕4產2, 人工流產1次, 順產2胎。既往史、家族史均無特殊。入院時查體:體溫(T):36.7℃;脈搏(P):81次/min;呼吸(R):19次/min;血壓(BP):113/64 mm Hg(1 mm Hg=0.133 kPa);體質量(WT)65 kg。心肺聽診未聞異常。腹軟, 下腹無壓痛、反跳痛。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 陰道通暢, 見少量暗紅色血性分泌物, 宮頸光滑, 無抬舉痛, 宮體后位, 常規大小, 無壓痛,雙附件未觸及明顯包塊, 無壓痛。2014年5月22日本院B超顯示:子宮常大, 宮內未見孕囊、雙附件未見明顯異常。盆腔積液15 mm。孕酮25.12 nmol/L, 血HCG:3532.0 mIU/ml, 血常規、凝血四項、肝功能、腎功能等結果未見異常。診斷:異位妊娠?;颊咭笏幬锉J刂委? 遂予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聯合治療, 并告知患者保守治療失敗可能, 必要時改手術治療。5月27日復查孕酮18.79 nmol/L、血HCG:3415.0 mIU/ml。肝腎功能未見異常。B超:左側附件異?;芈晠^(35 mm×28 mm, 盆腔積液。子宮及右側附件區未見明顯異常。5月28日重復用甲氨喋呤1次。5月31日復查孕酮:6.40 nmol/L, 血HCG:1182.0 mIU/ml。6月4日復查孕酮:8.2 nmol/L, 血HCG:299.51 mIU/ml, 血常規、肝腎功能結果大致正常?;颊哂?月5日要求出院, 6月21日回院復查血HCG:3.55 mIU/ml, 孕酮:1.39 nmol/L。
病例2:患者, 女, 24歲, 因“停經47 d, 陰道少許血6 d,下腹痛1 h。”于2014年6月26日20:11入院。孕3產0, 人工流產1次, 2013年5月因“異位妊娠”在本院行腹腔鏡下右側輸卵管切開取胚+左側輸卵管造口術。既往體健, 2008年因腎結石行“碎石術”;2012年7月因“不孕癥”行輸卵管通液術, 2013年5月因“異位妊娠”在本院行腹腔鏡下右側輸卵管切開取胚+左側輸卵管造口術。入院時體檢:T:36.6 ℃;P:83次/min;R:20次/min;BP:113/69 mm Hg;WT:54 kg。心肺聽診未聞異常。腹軟, 下腹部壓痛, 以右下腹壓痛明顯, 無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 移動性濁音陰性。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 陰道見少量暗紅色血液, 宮頸光滑,血污, 抬舉痛明顯, 宮體后位, 常規大小, 輕壓痛, 右側附件區壓痛明顯, 無反跳痛, 左側附件區輕壓痛, 未捫及明顯包塊。2014年6月23日本院B超示:子宮后位, 宮腔內未見典型孕囊回聲, 雙附件區未見明顯異常。子宮直腸窩未見液性暗區。血HCG:3492 mIU/ml, 孕酮:26.61 ng/ml。入院后血常規、凝血四項、肝腎功能結果大致正常, B超示:子宮后位, 大小正常, 宮腔內見20 mm×20 mm不均勻回聲區, 右附件區混合回聲團大小約28 mm×13 mm, 未排除異位妊娠,宮腔積液, 子宮直腸窩見液性暗區20 mm。心電圖結果正常。6月26日復查血HCG:2697.0 mIU/ml、孕酮:10.49 nmol/L。診斷:異位妊娠。6月27日患者及家屬商量后決定保守治療, 遂予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聯合治療方案, 7月1日復查孕酮:3.37 nmol/l, 血HCG:1001.00 mIU/ml, 7月4日復查血HCG:890 mIU/ml, 7月10日復查血HCG:548.33 mIU/ml, 7月17日復查血HCG:27.57 mIU/ml, 遂予出院, 7月24日患者回院復查血HCG:5.47 mIU/ml。
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包括手術保守治療和藥物保守治療, 異位妊娠保守治療指征[1]如下: ①無藥物治療禁忌證;②輸卵管妊娠未發生破裂;③妊娠囊直徑<4 cm;④血HCG<2000 mIU/ml;⑤無明顯內出血?;诖酥刚? 加上目前腹腔鏡手術的成熟及優越性, 臨床上對很多血HCG>2000 mIU/ml的患者, 選擇腹腔鏡手術保守治療逐漸成為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首選, 然而, 針對甲氨蝶吟與米非司酮聯用的強大效果, 作者在嚴格掌握保守治療適應證的基礎上, 適當放寬血HCG的值和包塊體積, 臨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2]。有報道顯示治療后18 個月累計妊娠率藥物保守治療和保守性手術分別為80%和73%, 高于根治性手術(患側輸卵管切除)的57%, 尤其是對有不孕因素如對側輸卵管異常, 藥物治療甚至比保守性手術更有效[3]。本文中2例異位妊娠患者的共同點是, 血HCG均>2000 mIU/ml, 住院治療期間生命體征一直平穩, 所以臨床上對于生命體征平穩的患者, 即使血HCG>2000 mIU/ml, 甚至腹腔內有少許出血, 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的溝通后, 仍可以嘗試采用藥物保守治療。
[1]謝幸, 茍文麗.婦產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59.
[2]吳曉華, 王輝. 高水平血β-hCG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臨床分析.四川醫學, 2009, 30(10):1630-1631.
[3]Bouyer J, Job-Spira N, Pouly JL, et al. Fertility following radical, conservative-surgical or medical treatment for tubal pregnancy:a population-based study. BJOG, 2000 , 107(6):7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147
2015-04-29]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南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