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秀
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性護理分析
周春秀
目的探討和分析預防性護理對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影響。方法52例腦血管介入術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2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預防性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結果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3.8%)顯著低于對照組(15.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防性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并且能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
腦血管介入術;下肢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
隨著社會水平的發展腦血管成為了國人致死的最主要疾病之一[1], 腦血管病是人類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 不僅給患者帶來無盡的痛苦, 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臨床中腦血管介入術雖然成功率高、創傷小、恢復快[2], 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很高。為了改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 應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 臨床實踐發現預防性護理能有效降低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3]。本研究選擇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進行腦血管介入術的52例患者, 旨在探討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應用預防性護理的影響,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進行腦血管介入術的5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腦血管疾病相診斷標準[4], 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26例。觀察組中男11例, 女15例, 患者年齡36~78歲, 平均年齡(56.4±7.2)歲;對照組中男12例, 女14例, 患者年齡39~75歲, 平均年齡(59.7±7.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腦血管介入術, 對照組術后進行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預防性護理措施, 具體方法如下:①加強巡視:注意患者術后下肢顏色是否發生變化, 以及其腫脹程度。告知家屬避免寒冷刺激, 注意保暖, 患者應食用含有纖維素的食物, 每天進行排便。②保護下肢血管:避免患者術后下肢輸液, 避免或減少患者使用對血管由刺激性的藥物。③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患者應采取平臥位, 術后醫護人員與家屬應定期為患者擠壓目魚和腓腸肌。醫護人員應仔細觀察患者下肢疼痛情況以及檢查患者肢動脈的搏動情況。④健康教育:術前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以及家屬術后的注意事項, 并且制定嚴格的活動計劃。并且應該告知患者術后在床上活動幅度不宜過大,嚴格查體。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6個月, 統計兩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干預后, 觀察組1例患者下肢發生靜脈血栓, 發生率為3.8%, 對照組4例患者發生下肢靜脈血栓, 發生率為15.4%,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26例患者滿意, 滿意率為100.0%, 對照組20例患者滿意, 滿意率為76.9%,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下肢靜脈血栓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 是患者勞動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險[5]。下肢靜脈血栓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靜脈, 甚至堵塞腎靜脈而引起腎功能衰竭從而威脅生命。而手術則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誘發因素, 患者由于長期臥床、反復穿刺, 加上藥物長時間刺激引起血管痙攣, 導致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的逐漸增加[6]。患者一旦發生下肢靜脈血栓, 不但會延長住院時間, 增加痛苦, 并且增加醫生工作負荷, 使醫患關系不和。醫院通常術后進行常規護理, 但常規護理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依然在增加。預防性護理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 能在最大程度上預防和控制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在多種角度上進行護理, 從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本次研究發現, 觀察組干預后下肢發生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為3.8%,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預防性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減少患者痛苦;在護理滿意度上,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100.0%, 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6.9%(P<0.05), 表明預防性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與家屬護理滿意度, 更好的解決了醫患關系。
綜上所述, 預防性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減少患者術后痛苦并且提高護理滿意度, 提升醫患之間的關系,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1]譚曉熙.心理干預對腦血管介入治療術后患者身心康復的影響. 中國民康醫學, 2015, 27(5):101-102.
[2]馬冬. 婦科盆腔炎圍術期預防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干預措施研究. 中國實用醫刊, 2015, 42(7):97-98.
[3]薛楠. 腦卒中患者并發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醫學信息, 2015, 28(6):121-122.
[4]吳曉芬, 徐小梅, 張鳴. 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性護理效果.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 8(3):89-90.
[5] 謝建強.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靜脈造影40例分析.江蘇醫藥, 2015, 41(1):109-110.
[6] 李紅杰, 王艷紅, 劉佳. 介入護理在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中國當代醫藥, 2015, 22(5):182-1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159
2015-06-15]
473000 南陽醫專一附院神經內科二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