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蕊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的臨床護理
付蕊
目的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48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的臨床以及護理資料。結果48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 經過救治及護理搶救成功45例, 死亡3例。結論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 要盡早發現心衰、及時搶救, 同時配合細致、全面的護理措施, 提高臨床療效,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患者死亡率。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臨床護理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中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缺氧、缺血性肺源性心臟病, 多見于老年患者, 最終導致右心室肥大、右心衰竭的心臟病, 并發癥多、死亡率高[1-3]。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 及時搶救, 同時配合細致、全面的護理措施, 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現將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 其中男28例, 女20例;年齡39~81歲, 平均年齡67.5歲。患者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20例, Ⅲ級18例, Ⅳ級10例。原發病:支氣管哮喘8例,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28例, 重癥肺結核4例, 支氣管擴張8例;18例患者病程在5年內的, 30例患者病程在5年以上。
1.2 救治措施 絕對臥床休息, 常規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多參數心電監護, 爭取時間及時搶救, 適度調整輸液速度,監測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情況, 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 嚴密觀察并記錄患者24 h出入量[4], 嚴密觀察用藥過程中的病情變化和用藥后的療效以及不良反應, 隨時調節用藥的劑量及靜脈給藥的速度。
1.3 護理措施
1.3.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富有同情心, 堅持以患者為中心,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 多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心理溝通, 以溝通來改善與患者之間的關系, 詳細介紹病情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盡可能消除患者的緊張、不安心理, 鼓勵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 使患者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5,6]。
1.3.2 基礎護理 保證患者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時間, 囑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 減少靜脈回流, 減輕心臟負荷。護理人員要做好口腔護理、褥瘡護理, 指導患者進食, 控制鈉鹽攝人,防止水鈉潴留, 囑患者進高蛋白、低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 指導患者遵醫囑按時服藥,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1.3.3 病情觀察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合并有心衰時,病情兇險, 發展快, 部分患者可出現猝死, 護理人員要加強責任心, 備好吸痰器、呼吸機以及搶救藥品及物品, 加強對病房的巡視, 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體溫、脈搏、呼吸的變化, 注意患者精神狀況、神志變化, 尤其注意患者有無呼吸困難、心季、胸悶、發紺等;呼吸深淺、頻率、節律的改變及缺氧癥狀;如果發現患者出現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興奮、煩躁不安等肺性腦病先兆, 及時匯報醫師并參與搶救。
1.3.4 保持呼吸道的暢通 給予患者持續低流量吸氧, 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定時進行翻身、拍背, 及時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痰液, 改善通氣功能, 提高患者血氧飽和度, 常規給予患者進行氧療, 保持呼吸道通暢。護理人員在患者吸氧同時注意觀察其口唇及末梢發紺情況有無改善, 觀察是否出現表情淡漠、嗜睡, 呼吸幅度、頻率減少等二氧化碳麻醉現象。
1.3.5 用藥護理 監測患者體內電解質、動脈血氣分析、肺功能, 根據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注意監測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情況[7];藥物應該現用現配, 注意須用避光注射器及避光延長管對藥物避光應用保存;注意觀察穿刺部位皮膚情況, 防止發生液體外滲, 出現藥液外滲時及時給予相應處理;密切觀察患者心衰控制情況, 隨時調節用藥劑量, 嚴密觀察搶救用藥過程中患者的病情變化, 隨時調節用藥劑量。
48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 經過救治及護理搶救成功45例, 死亡3例。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注意表現為心率加快、胸悶、少尿、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 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 需要加強觀察和護理, 加強對患者感染發生的預防和控制[8,9],對患者的臨床體征進行實時監測, 引導患者掌握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 加強對心衰惡化進行有效預防, 采取穩妥有效的護理方案, 做到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對癥用藥、科學護理,進而控制了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改善心肺的功能, 提高臨床療效,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降低患者死亡率。
[1]尤黎明, 吳瑛.內科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59, 61.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4, 36(2):8-17.
[3]黃新華, 陳德蘭.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護理.醫藥論壇雜志, 2003, 24(22):64.
[4]萬小兵, 陳宇潔, 陸海英.肺心病急發期并發低鈉血癥101例臨床分析.臨床肺科雜志, 2007, 12(8):859-860.
[5]江發英, 黃浩. 7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強護理的效果.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13, 22(5):522-524.
[6]戴曉斌.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護理療效觀察.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 (5):213.
[7]陳明菊.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觀察及護理.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34):256.
[8]趙云蘭.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58例臨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 2014, 3(5):75-77.
[9]蔡麗娟.慢性肺性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干預措施.醫學信息, 2013, 4(27):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172
2015-06-29]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