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軍
安定區淺山區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
康亞軍*
(定西市安定區種子管理站,甘肅定西743000)
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種植是指馬鈴薯種植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機械工具代替人畜勞作,以達到農機農藝完美結合的種植方式。該技術具有省時、省工、節種、節肥等優點,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是增加馬鈴薯產量的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在農村有限勞動力資源條件下,該技術近幾年來得到大力推廣,采用該技術比傳統的人畜農作勞動生產率增加25%~30%,示范區平均增產6 750 kg/hm2。
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
近年來,由于傳統的人工種植、收獲方式落后,需求勞動力多,規模小,效益低,嚴重制約馬鈴薯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農民經濟效益的持續增加。因此馬鈴薯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已成為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規模較小的馬鈴薯種植,建議選用山東青島洪珠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馬鈴薯種植機械。
1.12MB-1/2型大壟雙行馬鈴薯播種機
本機一次性可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起壟、鋪膜等工作,種子深淺、行距和株距均可調節。工作效率0.13~0.20 hm2/h。
1.22TD-S2型馬鈴薯上土機
本機在馬鈴薯播種后10~15 d在地膜上均勻上土,馬鈴薯不需破膜放苗而自動出苗,具有減少馬鈴薯青頭等優點。工作效率0.20~0.30 hm2/h。
1.31JH-100型馬鈴薯殺秧機
本機可一次性完成壟頂和壟溝的秧苗清理工作,并不傷害到馬鈴薯。工作效率0.27~0.30 hm2/h。
1.44U-90型馬鈴薯收獲機
本機收獲效率高、破損率低。工作效率0.23 hm2/h。
2.1選地
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壤土或沙壤土。馬鈴薯對連作反應很敏感,生產上一定要避免連作,當季要遠離茄科作物和開黃花的作物,如葵花、瓜類。
2.2選種
選擇高產、優質、抗性強及適宜的脫毒優質品種,如‘新大坪’、‘隴薯3號’、‘隴薯6號’、‘隴薯10號’、‘青薯9號’、‘冀張薯8號’和‘莊薯3號’等。
2.3整地
前茬作物收獲后盡早對土壤深耕35~40 cm,并用旋耕機將地整細整平,使之達到細、平、松、綿,創造肥厚疏松的土壤條件。
2.4施肥
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每生產1 t馬鈴薯塊莖需從土壤中吸收氮5.5 kg、磷2.2 kg、鉀10.2 kg,三者吸收比例為1∶0.4∶2。通過測土配方技術,確定各種肥料的比例,定量施肥,一般情況下,推薦施撒可富1 125 kg/hm2+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銨750 kg/hm2、尿素225 kg/hm2、硫酸鉀600 kg/hm2)。牽引播種機種肥可增加到750 kg/hm2,機械撒施三元復合肥750 kg/hm2,化肥旋耕前通過撒肥機施入土壤或播種時通過播種機施入土壤。
2.5切種與拌種
種薯出窖時應剔除病、爛薯,統一用公司購買的切刀切種,切塊時充分利用頂端優勢,螺旋式向頂端斜切,最后按頂芽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每塊種薯有1~2個健康芽眼,重量30~50 g,但是,切塊播種會給病菌入侵造成機會,如環腐病、黑頸病,可用0.5%高錳酸鉀或95%酒精給切刀消毒。為防止病毒傳播,提倡整薯播種。
種薯拌種通常采用:100 mL適樂適+30 mL高巧(亮盾)+1 kg水拌100 kg種薯,并用滑石粉拌一下種薯,陰干后播種,切塊種子必須晾干裝袋。
馬鈴薯機械播種可一次完成開溝、播種、施肥、起壟、鎮壓、壓埋滴灌帶等多項作業,該技術具有播種均勻、施肥均勻、株行距一致、鎮壓嚴密、出苗一致等優點。
3.1播種期與種植方式
4月20日至5月10日,采用一壟雙行種植。壟底寬70 cm,壟高20 cm,壟間距40~50 cm。
3.2播種深度與種植密度
種薯(30~50 g)播種深度控制在10~12 cm,微型薯播種深度控制在5~8 cm。種植密度可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和市場要求確定。一般以52 500~60 000株/hm2為宜。
3.3地膜覆蓋
選用95~100 cm寬的黑膜,鋪膜時要將膜拉緊、鋪直、蓋嚴,壓實,使地膜緊貼土壤表面,這樣才能達到土壤最佳增溫效果,同時易于頂膜出苗。為防大風揭摸,每隔10 m壓一土腰帶。
4.1覆土與除草
播種10 d開始覆土,覆土厚度2~3 cm。
一般在覆土后出苗前,用巴斯夫田普2 250 mL/ 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進行土壤封閉除草;在雜草2~4葉期,用杜邦寶成90~105 g/hm2或高效蓋草能600 mL/hm2兌水450 kg/hm2,進行田間噴霧施藥。同時,在馬鈴薯封壟前用中耕機進行中耕除草。
4.2灌溉
滴灌帶的壓埋和播種、覆膜一次性完成。在生長的不同時期,根據需水規律及時灌溉,同時進行追肥,施藥等作業。
4.3病蟲害防治
地老虎、金針蟲,尤其螻蛄等地下害蟲的防治可以通過藥劑拌種、撒毒土、隨滴灌帶澆水注藥等幾條途徑并用;出苗后40 d左右開始噴殺菌劑,大生、科佳、福帥得、金雷、克露、抑快凈和銀法利等殺菌劑交替噴霧防治。商品薯全生育期防治4~5次,種薯田全生育期防治6~8次,同時,選用啶蟲脒對蚜蟲進行全程防治。
收獲前10 d進行機械殺秧,當大部分莖葉由綠變黃、枯萎時,及時收獲,趕早不趕遲。
馬鈴薯入窖一周前用40%多·溴·福WP200倍液、3%噁霉靈·甲霜靈水劑、30%琥膠肥酸銅SC100倍液對窖體進行全方位噴霧處理。注意輕放,以防碰破薯塊;窖溫控制在2~4℃,濕度控制在85%~90%。
Potato Mechanization Planting Technology ofShallow Mountain Area in Anding District
KANGYajun*
(Anding Seed Management Station,Dingxi,Gansu 743000,China)
Fullmechanization ofpotato cultivation refers to that allthe aspects of potato production fully make use of machine tools instead of human and animallabor,having reached to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The technique has the benefits of time saving,labor saving,seeds saving,fertilizer saving,etc.,and provides a kind ofhigh-efficientplanting style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o increase production ofpotato.Under conditions of limited labor resources in ruralareas,the technique has been adopted widely in recent years.Compared to traditionalhuman and animallabor,its adoption increased 25%to 30%productivity and,on average,increased 6 750 kg/ha in demonstration area.
potato;fullmechanization;planting technology
S532
B
1672—3635(2015)04-0217-02
2014-12-24
康亞軍(1985-),男,本科,從事馬鈴薯良種繁育。
(Corresponding author):康亞軍,E-mail:adqsee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