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會議紀要
由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主辦,延慶縣人民政府承辦,以“馬鈴薯產業與現代可持續農業”為主題的2015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于7月25~27日在“中國夏都”——美麗的延慶縣舉行。出席本屆大會的領導有農業部副部長、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屈冬玉,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翟虎渠,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國際馬鈴薯中心主任魏蓓娜,世界馬鈴薯大會公司董事局主席湯姆森,北京市農委主任孫文鍇,北京市延慶縣縣委書記李志軍,以及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文華、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廳副廳長賴偉利、甘肅省農業廳副廳長楊祁峰、貴州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黃俊明等部分主產省區市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
國內外馬鈴薯專業人士及重要客商、企業家代表等嘉賓1000余人參會,參加學術交流的注冊代表989人,其中來自高等院校的160人,科研單位的426人,管理部門的65人,企業的291人,其他47人。國內與會代表來自30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國外參會代表來自荷蘭、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新西蘭、加拿大、突尼斯、新加坡9個國家的企業。
在開幕式上,屈冬玉主任委員、李志軍書記、湯姆森主席和魏蓓娜主任分別致辭。屈主任指出,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要穩定消費群體,走消費引導的路子,馬鈴薯主食化就是消費引導。
圍繞本次大會主題,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研究員做了“馬鈴薯種質資源重要性狀基因挖掘及利用”的大會報告,介紹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馬鈴薯抗病、抗旱、耐寒資源評價和重要基因挖掘等領域的研究進展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的羅其友研究員分析了2014年中國馬鈴薯產業形勢和2015年的發展趨勢。甘肅省農業廳楊祁峰副廳長的報告展示了甘肅省在馬鈴薯旱作節水生產方面的巨大成就。三位國際專家分別介紹了“CIP在中國的研究情況進展”、“CIP未來十年的研究重點”和“促進馬鈴薯在荷蘭傳統主食中的利用”。另有三位國內專家分別就中國馬鈴薯種薯質檢工作、馬鈴薯連作障礙和企業發展之路進行了報告。
本次大會就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栽培管理和產業開發3個領域進行了專題研討,有20余位代表做了專題報告,近900名代表圍繞各領域的發展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代表們還參觀了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雪川農業股份發展有限公司和弘基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及加工廠,以及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和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總部。
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舉行了全體會議,傳達了中國作物學會文件,通過了專業委員會的年度財務報告,公布了2015年中國馬鈴薯大會突出貢獻獎獲獎單位和年度優秀論文評選結果,增選了專業委員會委員和團體會員單位。確定了下一屆中國馬鈴薯大會將于2016年7月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行,會議的主題是“馬鈴薯產業與中國式主食”。
本次大會,在承辦單位延慶縣人民政府的精心準備以及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會議的各項議程,取得了圓滿成功。
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
2015年7月27日于北京市延慶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