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傳山
不同二線化療藥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
姚傳山
目的 探討單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賽二線化療藥物治療化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94例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7例。觀察組單用培美曲塞化療, 對照組單用多西他賽化療,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近遠期療效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68.1%與對照組63.8%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6個月、1年生存率46.8%(22/47)、29.8%(14/47), 與對照組40.4%(19/47)、23.4%(11/47)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白細胞降低率及脫發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小板降低、貧血、惡性嘔吐、皮疹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單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賽二線化療藥物治療化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較好, 培美曲塞引起的白細胞降低率及脫發發生率明顯低于多西他賽, 可以作為二線化療藥物。
培美曲塞;多西他賽;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臨床上非小細胞肺癌比較常見, 占肺癌總數的80%~85%[1],一部分患者化療后往往會復發, 對于復發或治療無效的患者需要采用二線藥物治療。本研究主要探討單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賽二線化療藥物治療化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并對兩者引起的不良反應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收治的94例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以上患者均符合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標準, 并經過病理學檢查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7例。觀察組男30例, 女17例, 年齡34~72歲, 平均年齡(44.3±3.8)歲;對照組患者男29例, 女18例, 年齡33~73歲, 平均年齡(43.9±3.5)歲, 所有患者均行吉西他濱+順鉑(GP)、長春瑞濱+順鉑(NP)等一線化療失敗。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單用培美曲塞靜脈滴注, 劑量為500 mg/m2,同時在給培美曲塞前1 d開始口服地塞米松, 4 mg/次, 2次/d,連續服用3 d, 給培美曲塞前第7天肌內注射1次維生素B121000 μg, 之后每3個周期注射1次。對照組單用多西他賽靜脈滴注化療, 劑量為75 mg/m2, 同時在給多西他賽前1 d開始口服地塞米松, 4 mg/次, 2次/d, 連續服用3 d。兩組都是21 d為1個周期, 治療共4個周期, 隨訪1年。
1.3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WHO實體瘤評價標準進行[2]。部分緩解:腫瘤最大直徑及最大垂直直徑的乘積縮小達50%, 其他病變無增大, 持續超過1個月。病變穩定:病變兩徑乘積縮小≤50%, 增大≤25%, 持續超過1個月。病變進展:病變兩徑乘積增大>25%。總有效率=(部分緩解+穩定)/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部分緩解8例, 穩定24例,進展15例, 總有效率為68.1%, 對照組患者部分緩解6例,穩定24例, 進展17例, 總有效率為63.8%,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遠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6個月、1年生存率46.8% (22/47)、29.8%(14/47)與對照組40.4%(19/47)、23.4%(11/47)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有11例(23.4%)患者出現白細胞降低, 22例(46.8%)患者出現血小板降低, 16例(34.0%)患者出現貧血, 22例(46.8%)患者出現惡性嘔吐, 7例(14.9%)患者出現脫發, 12例(25.5%)患者出現皮疹;對照組有24例(51.1%)患者出現白細胞降低, 20例(42.6%)患者出現血小板降低, 15例(31.9%)患者出現貧血, 20例(42.6%)患者出現惡性嘔吐, 16例(34.0%)患者出現脫發, 11例(23.4%)患者出現皮疹;觀察組患者白細胞降低率及脫發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小板降低、貧血、惡性嘔吐、皮疹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由于大氣污染、吸煙等因素的影響,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明顯增多, 由于臨床表現不典型, 確診時多數患者已經發生轉移, 所以化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研究發現, 鉑類+三代化療藥物的一線治療方案有效率僅25%~30%, 一線化療失敗后可以進行二線藥物治療。
培美曲塞是抗葉酸制劑, 能夠抑制胸苷酸還原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活性, 破壞人體正常代謝, 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3-5], 多西他賽是紫杉類藥物, 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和增殖。從本研究結果可知, 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6個月、1年生存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這兩種藥物療效均較好, 且療效無明顯差異, 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近[6-8]。關于兩種藥物的不良反應, 本研究發現, 觀察組患者白細胞降低率及脫發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血小板降低、貧血、惡性嘔吐、比較差異不明顯,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9]。
總之, 單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賽二線化療藥物治療化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較好, 培美曲塞引起的白細胞降低率及脫發發生率明顯低于多西他賽, 可以作為二線化療藥物。
[1] 趙琚.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中國基層醫藥, 2011,18(8):1045-1047.
[2] 彭麗萍, 張倞, 吳克雄, 等.培美曲塞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實用癌癥雜志, 2013, 28(3):295-297.
[3] 袁明, 沈偉生, 奚蕾.奈達鉑聯合復方紅豆杉膠囊化療方案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7例.世界中醫藥, 2013, 8(4):465-468.
[4] 朱強, 臧琦, 孟祥靖, 等.多藥聯合預防肺癌術后輔助化療中胃腸道反應的效果觀察.中國綜合臨床, 2012, 28(9):985-988.
[5] 郝學志, 張湘如, 胡興勝, 等.培美曲塞治療19例復發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國癌癥雜志, 2007, 17(7):575-577.
[6] 戴宏宇, 夏春偉, 陳文萍, 等.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賽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4):696-697.
[7] 張恒, 趙松.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30例分析.中國綜合臨床, 2010, 26(1):83-84.
[8] 束家和, 周榮耀, 吳麗英, 等.養正消積膠囊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5例臨床觀察.世界中醫藥, 2013, 8(4): 465-468.
[9] 鄭積華, 林金容, 謝波, 等.培美曲塞與多西他賽二線隨機分組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對比分析.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3, 20(5):368-3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11
2015-03-23]
473000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