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萍
關于纖溶酶治療進展型腦梗死臨床研究
沈萍
目的探討纖溶酶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74例進展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7例。對照組患者采用丹參﹑腦組織液及胞二磷膽堿等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纖溶酶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89.19%)高于對照組(70.2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展型腦梗死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纖溶酶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值得臨床推廣。
纖溶酶;進展型腦梗死;臨床效果
腦梗死是臨床上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 傳統的抗血小板聚集﹑擴血管及擴容等治療方法雖然能取得顯著的短期效果,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本院對收治的進展型腦梗死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纖溶酶進行治療, 發現臨床效果良好,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間收治的74例進展型腦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中的相關診斷標準, 且均經CT檢查證實, 所有患者均在發病<72 h接受治療, 其中男43例, 女31例, 年齡61~83歲, 平均年齡(61.7±7.3)歲。排除嚴重肝﹑腎﹑心并發癥患者以及大面積腦梗死﹑出凝血機制障礙等患者。將7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丹參﹑腦組織液及胞二磷膽堿等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纖溶酶100 U+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治療, 1次/d, 同時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降壓﹑脫水等對癥治療。2周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在治療前后分別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變化情況進行判定。療效判定標準:①基本治愈:經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 病殘程度為0級;②顯著進步:經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 病殘程度為1~3級;③進步:經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④無效:經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基本未改善甚至增加。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基本治愈12例(32.43%),顯著進步14例(37.84%), 進步7例(18.92%), 無效4例(10.81%),臨床總有效率為89.19%;對照組患者基本治愈6例(16.22%),顯著13例(35.14%), 進步7例(18.92%), 無效11例(29.73%),臨床總有效率為70.27%;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變化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9.74±6.12)分, 治療后為(9.43±5.23)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9.89±7.45)分, 治療后為(12.57±5.83)分, 兩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依據腦缺血病理生理改變的特征, 早期血流量減少是誘發腦組織損傷的關鍵因素, 如何有效恢復血流主要取決于有效側支循環及血管再通[2]。腦梗死治療的主要原則就是及時將腦缺血再灌注進行恢復, 以緩解腦組織缺氧缺血導致的腦細胞損害, 最終達到神經功能恢復的目的。溶栓治療是腦梗死治療的首選方法, 由于受到禁忌證及時間窗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很多患者錯失了最佳的溶栓治療時間[3]。在發生腦梗死之后的短時間內梗死區域的神經細胞就會出現壞死的現象,而在中心區域周圍的半暗帶區神經細胞盡管可能發生功能障礙, 但在缺血狀態下的細胞本身卻是存活的。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內恢復區域供血, 則能夠有效恢復受損的神經功能, 減輕后遺癥的出現[4]。
纖溶酶是一種單鏈型金屬蛋白酶, 其具有較強的活性,能夠直接降解機體中的纖維蛋白與纖維蛋白原, 并且對血栓中纖維蛋白能發揮特異的親和力, 其能夠與血栓的纖維蛋白發生直接作用, 從而將纖維蛋白溶解成E﹑D﹑Y﹑X等可溶性片段[5]。此外, 纖溶酶還能夠有效抑制病死灶周圍的血管血栓的形成, 從而建立出良好的側支循環。纖溶酶不僅能有效消除纖維蛋白及纖維蛋白原, 對纖溶酶原不會產生活化作用, 并且也不會對其他血小板膜與凝血因子產生水解作用,因而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6]。因此, 采用纖溶酶對進展型腦梗死進行治療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兩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進展型腦梗死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纖溶酶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值得臨床推廣。
[1]李子淵,王翔.纖溶酶聯合治療進展型腦梗死患者的療效觀察.熱帶醫學雜志, 2012,12(8):1004-1006.
[2]方璟,陳路,趙亞洲,等.丁咯地爾聯用纖溶酶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療效觀察.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卷, 2010(4):39-41.
[3]陳峰,胡連根,章小穩.疏血通針聯合低分子肝素鈣﹑纖溶酶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研究.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0(29): 78-81.
[4]張寶鈞,陳峰. 巴曲酶注射液聯合纖溶酶治療急性進展型腦梗死的療效.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1, 51(3):102-104.
[5]熊世才.奧扎格雷鈉聯合纖溶酶治療急性進展型腦梗死療效分析. 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27):27-28.
[6]王海濤,田洪濤.纖溶酶聯合馬來酸桂哌齊特治療進展型腦梗死. 中國康復, 2011, 26(2):124-1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98
2015-07-21]
451100 新鄭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