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慧
106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
張智慧
目的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106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53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53例實施手術綜合干預護理, 比較分析不同護理模式實施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血壓、心率等不良狀態(tài)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效果良好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癌患者圍術期實施護理干預措施, 護理實施效果顯著, 有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
乳腺癌;臨床護理
乳腺癌為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 臨床統(tǒng)計表明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 患者因長期遭受疾病折磨, 加上外科手術給患者造成的心理以及生理創(chuàng)傷都或多或少影響患者身體的恢復[1]。為了促進乳腺癌患者身心健康的早日恢復, 本次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實施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6例, 年齡22~70歲, 平均年齡(46±4.0)歲, 住院時間16~58 d。腫瘤直徑2.3~4.3 cm, TNM分期:Ⅰ期30例,Ⅱ~Ⅲ期46例, Ⅳ期30例。左乳癌50例, 右乳癌56例。手術類型:乳腺擴大根治術34例, 乳癌根治性切除術40例, 乳癌改良根治術32例。所選取患者術后經(jīng)病理診斷均確診為乳腺癌。10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結合實施手術綜合干預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干預 醫(yī)護人員在術前有必要明確患者的心理情緒, 并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告知患者麻醉以及手術實施的具體方法, 讓患者平復心情, 有利于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同時還應做好相應的保暖工作, 防止患者呼吸道受到感染, 給予患者實施有效的排痰方式, 可有效防止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需要植皮患者, 需對供區(qū)皮膚進行清潔消毒處理, 留作備用。
1.2.2 術中護理干預 巡回護理人員在術中要耐心與患者進行交談, 以親切語言關懷患者, 讓患者心情放松, 并綜合考慮患者的心理變化, 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 有利于手術的成功進行。
1.2.3 術后護理干預 患者術后醫(yī)護人員每間隔20分鐘對患者進行一次巡視觀察, 觀察患者的意識以及身體狀態(tài)恢復情況, 并詳細記錄患者每小時的血氧飽和度以及生命體征變化, 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醫(yī)師。術后8 h內, 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半臥體位, 促進患者正常呼吸恢復, 并對患者進行引流治療。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加強探視, 明確患者術后傷口愈合情況以及身體恢復情況, 是否并發(fā)感染, 并了解患者的飲食。同時, 也可與患者進行交談, 了解患者對手術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意見, 便于后期進行調整改善。
1.2.4 術后并發(fā)癥護理 為了保證患者身體早日恢復, 術后有必要對患者身體恢復情況進行隨訪觀察, 并對患者術后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實施相應的護理。術后1 d內, 切口多會表現(xiàn)為劇烈疼痛, 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擔憂的心理情緒, 甚至一些患者會過分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 而表現(xiàn)為絕望恐懼, 這些不良的心理情緒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身體的恢復。因此, 術后醫(yī)護人員應有針對性給予患者實施疼痛護理, 若疼痛難以忍受, 可以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治療;上肢護理:術后3 d內, 可指導患者適當進行手指活動以及側前臂腕部活動, 在7 d內指導患者患側輕微45°制動內收, 但應叮囑患者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患肢。平臥時, 應適當將患肢抬高, 下床活動時需借助吊帶托扶;引流管護理:醫(yī)護人員有必要詳細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引流管的作用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護理, 必須妥善固定引流管, 保證引流的順暢。患者臥床時, 需固定于床旁;起床時, 需固定在上身衣服中, 防止引流管出現(xiàn)堵塞、扭曲、牽拉等, 可保證有效吸引負壓。每隔1 h,需要逆向患者引流管, 可有效防止皮下積液和積血, 不利于傷口的早日愈合。同時也應注意觀察引流的具體量和性狀。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2]觀察指標包括:手術期間疼痛反應、情緒、并發(fā)癥、脈搏、血壓、心理調整等。每個項目設置三個等級, 滿分18分, 具體的護理效果評分等級為:效果差為0~5分, 一般為6~11分, 良好為12~18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率、血壓、焦慮情況 對照組53例患者中, 正常21例, 緊張焦慮32例;心率正常25例, 起伏波動28例;血壓正常24例, 波動29例;觀察組53例患者中, 正常35例, 緊張焦慮18例;心率正常30例, 起伏波動23例;血壓正常38例, 波動15例, 研究表明,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血壓、心率等不良狀態(tài)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效果評價 對照組患者效果良好14例(26.4%),一般32例, 差7例, 觀察組效果良好32例(60.4%), 一般17例,差4例, 觀察組患者的效果良好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據(jù)統(tǒng)計, 乳腺癌疾病的發(fā)生率不斷增加,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為了有效治療乳腺癌, 臨床主要采用外科切除手術治療, 但實施外科手術不僅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 同時也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3]。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成功治療乳腺癌疾病, 又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是當前臨床治療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本次研究中,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 考慮在患者圍術期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 不僅要求醫(yī)護人員具有高水平的護理知識技能, 同時還要求醫(yī)護人員掌握扎實的心理護理技巧, 給予患者的必要的健康指導, 同時針對性輔導患者,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早日恢復[4]。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實施護理后, 患者的焦慮、血壓、心率等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的效果良好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乳腺癌患者圍術期實施手術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有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
[1]李興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皮下積液的預防及處理.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6):140-141.
[2]閆文霞 .化療間歇期延續(xù)護理在乳腺癌術后患者留置PICC的應用.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12):1614-1615.
[3]于美紅.38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4):360-361.
[4]肖妤, 胡綱, 高楊楊. 中藥治療晚期乳腺癌現(xiàn)狀及質量評價.河南中醫(yī),2014,34(7):1415-14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37
2014-12-01]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